矿井通风复习计算题以及课后习题考试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矿井通风复习计算题以及课后习题考试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e29a80cc850ad02de8041cb

解:

Q?2Lu(tB?tf)

?0.52?100?12.2(35~25)

?6344w?6.344kwQe?N(1??e)N——供电设备实耗功率 kw

一个大型矿井,围岩的散热量可达数百万千瓦。 四、机电设备散热。

1.动力设备散热(电动机、变压器)

kw

?eNm——设备效率

2.蓄电池机车发热

QM?Nm?1.5kw——机车功率

kw

1.5——蓄电池化学反应发热的系数。 五、其它热源

1.煤壁氧化发热量

Q?q0vuLq0——折算到巷道风速近似可取3~4.6w/m2 2.人员发热量

0.8

v?1m/sw时单位面积氧化发热量。

Q?n?qn——人数

q

——每人发热量 推车 170~215w

搬运坑木 300~390w

29

3.地下热水散热 明 度— aet rvyo

Q??F(tw?t) 沟散热量

?W??6.16?5.V3W——热交换系数

——分别是水与空气的温度

F——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

wW:t4.局扇对风流的加热。 风流流过局扇的焓值的增量

??i

kj/kg

N——轴流式局局电机输入功率 kw M——风机风量 kg/s Hs——风机静压 pc

NHs?i??M1000????s?——空气密度 kg/m3

?s——风机静效率 ??0.6

风流通过局局的温升

?iN?t??cpM

cp——空气定压比热1.01

例 某掘进巷道局扇实测输入功率N=21.2kw,流量M=6.1kg/s 计算风筒内局扇前后风流的温差?t

解:

N21.2?t???3.44M?Cp6.1?1.01℃

30

第三节 矿井降温措施

一、通风降温

1.选择合的理风通系统,缩短进络网线 2.加大风速和风量

3.在条件适宜的工作面采用下行风

4.改U型为y型工作面通风或采用W型通风。 二、减少热源

1.入风巷尽可能布置在无氧化发热的围岩内。

2.在地温高时,新掘出的巷道,放热量大,可用隔热材料。 3.温度高的压气管或排水管应设在回风流中。

4.采区氧化发热严重的矿井,用全部充填法管理顶板,可减少采空区涌出的热量。 5.采用排水暗沟。

三、选择适宜的开采顺序

1.采区前进式,初期入风路线短,工作面后退式,可使巷道有较长的通风冷却时间。 2.综采面提高循环次数,增加产量,比提高工作面长度要好。 3.采用双巷掘进有利于降低井下气温(表10-12)。

第四节 矿井空气调节系统

上述各种降温技术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对热害严重的矿井应考虑采用机械制冷设备通来改善井下热环境。

矿井空调应看作是生产性空调

一、矿井空调系统基本类型(按制冷站的位置) 1.地面集中式(冷却矿井入风)图10-6

2.井下集中式和分散式(冷却 水平入风,或服务采区)图10-7、图10-8 3.井下移动式(主要用于高温严重的局部采掘地点)图10-9 二、矿井空调系统的组成

由制冷、传冷和排热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矿井空调系统一般存在三个循环回路 ①制冷剂循环回路 ②载冷剂循环回路 ③冷却水循环回路

矿井空调系统的六种基本类型

1.全部放在地面、冷却矿井入风称为地面集中式。 2.制冷机及排热系统在地面、空冷器在井下。 3.制冷机及空冷器在井下,只重地面排放冷凝热。 4.在井下排除冷凝热的系统。 5.混合式制冷空调系统。 6.矿用移动式空调机组。

三、机械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主要采用液体气比制冷法: ①蒸汽压缩式制冷

31

②吸收式制冷 ③蒸汽喷射式制冷

矿井空调主要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

一、理想制冷循环即逆卡诺循环,由二个定温和二个绝热过程组成。 四、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在下列给定条件下进行:制冷量计算步骤简列如下:

(1)每千克制冷剂的制冷量

(2)每千克制冷剂所担当的冷凝器热负荷

Q0、制冷剂的蒸发温度

t0、冷凝温度、过冷温度t?。

q0?i1?i4J/kgq?i2?i3W?i2?i1J/kgJ/kg

(3)压缩1Kg制冷剂蒸汽的功耗

(4)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q0i1?i4???wi2?i1

Gkg/h如果制冷剂的循环量为,则压缩机所消耗的理论功率。

G(i2?i1)N?(kw)63.6?10

常用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比值来表示实际制冷循环与理想循

环的接近程度,这个比值被称作为热力学完善度

????1?0

制取的冷量与所耗功率之比,称为制冷系数或能效比

矿井通风复习题及解答 一.名词解释

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汽的质量(kg/m3)(g/m3) 2.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fa与饱和湿度fs的百分比(fa/fs *100%) 3.空气的比容:单位质量空气所占有的容积(?=V/M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