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西南大学[1131]《微生物学》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6西南大学[1131]《微生物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73170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7a

(5)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通常压力为1.05kg/cm2,温度为121.3℃,持续15-30分钟。可杀死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该方法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物品的灭菌,如生理盐水.普通培养基手术器械等。

(6) 巴氏消毒法:加热61.1-68.8℃30分钟或者71.7℃15-30秒,可杀死物品中的病原菌和杂技菌,而不破坏物品的质量。如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82、试述真菌性疾病的几种形式。

答案:

不同的真菌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致病,真菌的致病形式主要有:

(1)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外源性真菌感染,可引起皮肤、皮下和全身性真菌感染。 (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真菌感染,寄居在体内的正常菌群中的真菌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菌群失调时引起感染。通常发生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

(3)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2种类型,一种是感染性变态反应,为迟发型变态反应,它是在病原性真菌感染的基础上发生的;另一种是变态反应,发生原因复杂且常见,大多数是由吸入或食入真菌孢子或菌丝而引起。Ⅰ~Ⅳ型变态反应均可发生。 83、试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特点。

答案:

IgG :(1)是人类血清中含量最多的主要抗体,半衰期最长,约23天;(2)具有抗细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的作用;(3)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4)参与ADCC作用、活化补体及某些类型(Ⅱ、Ⅲ型)的超敏反应。

IgM:(1)为五聚体,分子量最大;(2)IgM是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为近期感染的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3)新生儿脐血中该抗体水平升高提示有宫内感染;(4)天然血型抗体,凝聚作用和激活补体的能力比IgG强;(5)具有调理吞噬作用、溶菌、溶细胞作用,但中和毒素和病毒作用较弱;(6)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此外,B细胞膜表面抗原受体组成中的IgM为单体分子。

IgA:有血清型和分泌型IgA两种,血清型为单体。分泌型IgA(SIgA)为双体,是机体局部粘膜抗感染的重要抗体。

IgD:功能尚不清楚。成熟B细胞表面表达膜IgD(mIgD),为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

IgE:是血清中含量最低的一类Ig,为亲细胞抗体,与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 84、简述革兰染色的原理.主要步骤,结果及其实际意义?

答案:

1)原理:

①G+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少,酒精不容易透入并可使细胞壁脱水形成一层屏障,阻止结晶紫-碘复合物从胞内渗出。

②G+菌等电点(PI2-3):比G+菌(PI4-5)低,在相同pH染色环境中,G+菌所带负电荷比G-菌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不容易脱色。 ③G+菌体内有核糖核酸镁盐与多糖复合物。

(2)革兰染色的方法:细菌标本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再用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然后用95%酒精脱色,最后用稀释的复红复染。可将细菌分成2类,不被酒精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酒精脱色后复染为红色者是革兰阴性菌。

(3)用途:细菌形态鉴定.菌种鉴定

(4)意义:鉴别细菌:可分为2类.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对结晶紫的敏感性.细菌的等电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85、

病毒的增殖方式和其他微生物有何不同?

答案: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增殖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是:病毒必需在敏感细胞内增殖;不能自主复制。

病毒在敏感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复制。病毒进入细胞后,细胞的代谢系统会按照病毒核酸的指令,以病毒核酸为摸板进行核酸的复制,并转录病毒mRNA,翻译成病毒蛋白质。性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分别构成子代病毒的核心和衣壳,在装配成子代病毒释放到细胞外。病毒的复制具有周期性,即从病毒体侵入细胞到子代病毒体生成释放,称为一个病毒复制周期。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装配释放。

86、 试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答案:

(1)细菌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数量密切相关: 首先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

细菌的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

①菌体表面结构:菌毛.膜磷壁酸以及荚膜和微荚膜。其中,菌毛和某些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为具有粘附作用懂的细菌结构;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有抗吞噬细胞吞噬和抗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等)的作用。

②侵袭性酶:是指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胞外酶,它们可协助细菌抗吞噬或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等。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 (2)细菌的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2类。

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在释放出来,可引起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弥漫血管内凝血(DIC)。

87、

试述干扰素的类型,抗病毒机理,特点及应用.

答案:

(1)类型:IFN-α(主要由白细胞产生)、IFN-β(由成纤维细胞产生)、IFN-γ(由T细胞产生)。

(2)抗病毒机理:当干扰素作用于细胞后,促进其第2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生抗病毒蛋白,主要有3种:2’-5’合成酶(以ATP为底物合成低分子量的2’-5’合成酶,可降解病毒的mRNA);合成蛋白激酶(可使多种与核糖体相连懂得蛋白质磷酸化,使病毒懂得蛋白质合成受阻);磷酸二脂酶(抑制病毒肽链的延长和蛋白质的翻译)。

(3)抗病毒特点:有物种特异性、无病毒特异性;作用于细胞而非作用于病毒;作用的暂时性广谱性等。

(4)抗病毒效能的应用:治疗病毒性肝炎、治疗人毛细胞白血病、肿瘤和其他病毒感染等。

88、试述抗体产生的规律。

答案:

1)初次应答

(1)具有潜伏期长的特点。潜伏期的长短视抗原的种类而异,如细菌抗原一般经5~7d血液中才出现抗体,病毒抗原为3~4d,而毒素则需2~3周才出现抗体。

(2)初次应答最早产生的抗体为IgM,可在几天内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接着才产生IgG,即IgG抗体产生的潜伏期比IgM长。如果抗原剂量少,可能仅产生IgM。IgA产生最迟,常在IgG产生后2周至1~2个月才能在血液中检出,而且含量少。

(3)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总量较低,维持时间也较短。其中IgM的维持时间最短,IgG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水平,其含量也比IgM高。 2)再次应答(secondaryresponse)

(1)潜伏期显著缩短: 机体再次接触与第一次相同的抗原时,起初原有抗体水平略有降低,接着抗体水平很快上升(约2~3d)。

(2)抗体含量高,而且维持时间长:再次应答可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可比初次应答多几倍到几十倍,而且维持很长时间。

(3)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大部分为IgG,而IgM很少,再次应答间隔的时间越长,产生的IgM越少。

89、立克次体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案:

(1)大多数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如莫氏立克次体、恙虫立克次体均以鼠为重要的储存宿主。

(2)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以其为储存宿主、寄生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