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深圳市名校语文高一(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深圳市名校语文高一(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d0475b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d

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①,非及天下。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

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有删改) 注释:①太学辟雍:指国家设立的大学。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B.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C.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D.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言诗,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唐以前的五言诗通称为“五言古诗”,初唐后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B.礼部尚书,“三省六部”中礼部的最高长官,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财政、科举等事务的大臣。

C.秩满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指古代官职级别,如“委之常秩”,“贬秩三等”。秩满意为古代官吏任期届满。

D.禁中,也作“禁内”,指帝王、后妃等所居宫内。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叔文得势时,名重一时的刘禹锡受到重用,王叔文失势后,刘禹锡也受到牵连,被连续贬官。 B.刘禹锡的诗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涉嫌讽刺,招致朝廷的不满,最终被贬为播州刺史。 C.刘禹锡认为培养人才不应过分注重祭祀孔庙的形式,应该省出钱来增加教育的投入,但意见没有被采纳。

D.文中交代白居易与刘禹锡在诗歌方面的唱和往来以及白居易为之作序,意在侧面衬托刘禹锡文学成就。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2)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

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

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

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

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

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B.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C.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 B.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雪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C.亲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 D.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

B.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全部认同。

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⑵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三、选择题

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会论虞常 会武等至匈奴 ..B.引赵使者蔺相如 虞常果引张胜 ..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欲因此时降武 ..

D.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烛之武退秦师》) .有泉侧出 (《游褒禅山记》) .

B.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 .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

C.樊於期乃前曰(《荆轲刺秦王》) .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赤壁赋》) .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

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 .

8.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不是傍晚,而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21时。

B.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古代只可用来纪年,不可用来纪日。

C.禊,古代的一种祭礼。禊事,古代一种风俗,三国魏以后以三月三日为修禊日,人们这一天到水边洗涤,嬉游,以祈福消灾。

D.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每月的最末一天。 9.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

A.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

B.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

C.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肤浅和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才能逐步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D.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黄惇先生的书法作品或如醉舞狂歌,或如行云流水,透射出一个文人博大雄壮的内在气魄和淡泊高雅....的灵魂追求。

②瓷都景德镇是有名的污染之城,今年,该市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规划,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作,整座城市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

③随着智能终端逐渐普及,“万物互联时代”正纷至沓来,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多加防范。

④人们表扬某人情商高,并不是认为其善于逢迎拍马,巧言令色,而是称赞其了解和管理自己情绪、经....营人际关系的能力强。

⑤高考结束之后,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名为“状元笔记”的学习资料,这些资料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学....生和家长一定要理性看待,防止上当受骗。

⑥第十三届全运会网球团体赛1/8决赛昨天在天津网球中心打响,天津男女两队势如破竹,以一局未失....的战绩双双挺进八强。 A.①③⑥ 四、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节选)》一文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既要重视思考,更要重视学习的名句是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霜天

(南宋)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人用词精准巧妙,“脉脉”写出了梅花的含情之态,“数枝雪”写出了梅之疏。 B.“胜绝,愁亦绝”一句承上启下,“胜绝”概括上阙写景,“愁亦绝”引出下阙的抒情。 C.词的最后两句说只有低飞的大雁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实际是说看不到所怀之人。 D.全词借写“梅”来抒情,以哀景来衬托愁情,表达了春夜倚楼之人孤寂无侣的惆怅。 2)词中说“胜绝,愁亦绝”,“愁”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

13.下面这则邀请函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朱先生: 您好!

我校第21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定于2018年11月15日晚6点开幕,特鼎力邀请您前来观赏。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聆听琴的悠扬、歌的奔放。望您抽空参加,我们恭候您的惠顾! 感谢您在贵校成长、发展历程中的真诚陪伴! ××中学

2018年11月13日 七、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 迅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习近平

材料三:2018年5月,演员范冰冰获德国某企业颁发的“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奖,舆论哗然。6月6日,《人民日报》公众号发表文章称:“中国精神,到底在哪里?今天,我们必须要搞清楚!”随后,“中青在线”“新华报业网”等主流媒体以及众多自媒体纷纷转载这篇文章,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关于中国精神的讨论热潮。

针对“中国精神”的话题,XX中学准备举行一场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可以谈你对话题的思考,也可以讲和自己有关的故事。

要求: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