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c9e466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a

第6课 吊饰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范本制作方法。 应会: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制作吊饰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难点:造型的新颖美观。 学习材料 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组织教学 课前用各种吊饰布置教室。 一、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 ①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②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③为什么要挂吊饰? ④分析结构。

为什么叫吊饰? 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主体部分思考: 可以设计什么形状? 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装饰部分思考:

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 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悬挂部分思考: 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 (2)看教材第12、13页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有目的观看作品。 4.插放课件或相关资料 学生完成作业

5、确定制作方案。

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装饰部分特点突出:创新使用材料。 三、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

第7课 节节虫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应会: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

让学生了解利用废旧物进行再设计的方法,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学习材料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等。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 (1)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类似书中的节节虫?

3.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哪些地方有创新砉现?

5,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6.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设计构思新颖;灵活巧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展示作业评价 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第8课 出壳了

教学内容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良好品质,提高观察、想象、探究、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材料

1。欣赏孵化过程的录像、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胶棒、彩纸、剪刀。

1.导入 蛋宝宝带着妈妈的体温,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妈妈的身体像棉被一样地盖在身上,温暖无比,慢慢地蛋宝宝的身体发生变化了。

2.观察 破壳前准备——破壳——啄开一圈——完全破壳——挣脱卵壳——伸展——步人壳外世界 提示: 雏鸡用什么部位破开蛋壳? 雏鸡用什么部位蹬开扩大蛋壳的裂痕? 蛋壳脱落时的状态和碎片是怎么剥离的? 雏鸡的绒毛有什么特点,

3.联想捕捉 雏鸡来到世上是怎样的心情和动态? 鸡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做些什么,

4.形形色色的蛋 看一看,都有什么形状和斑纹的蛋卵? (提供相关的图片资料引发联想)

5.画面具体指导

6.布置作业 小鸡的出生地在哪里? 鸟类出生在哪里? 你还知道什么动物是从蛋壳里出生的?

7.评价 准画的宝宝最淘气? 谁画的宝宝最令人意想不到? 谁画的宝宝爱睡懒觉, 谁画的背景最有趣?

第9课 头饰设计

教学内容与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 应会: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头饰。 隐性内容与目标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学习材料 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组织学习

结合学生音乐、语文教材中的角色需要,由学生分组选择设计、制作的头饰题材。 学生讨论、研究设计、制作头饰的方法。

依据教材和教师的示范作品,启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头饰的多种创作思路。 根据实物和教材,学生更深入地落实头饰制作的要领和细节。 布置头饰制作要求:实用、美观、新颖。 选择材料,分工、合作进行头饰的制作。

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作、设计,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小结,展示,讲评。 学生戴头饰,摆造型,淡创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