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84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84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c44652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2

反思重建

12.精读与略读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环节 一.揭题,审题 二.指导自读课文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相关的教学投影片。 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1. 揭示课题。 2. 审题: (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1. 轻声自读课文,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 (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2. 组织交流。 3.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4.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1)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提问:(1)“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提问:(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1. 齐读。 2. 浏览课文, 思考。 1.按要求轻声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学习结果。 3. 指名汇报。 4. 指名补充。 5. 听读,评议。 6. 听读,思考。 7. 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读书方法的文章,标题提示了所要介绍的内容——精读与略读。 《语言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强调必须使学生学会阅读,“精读与略读”只是其中之一,侧重于阅读的技能和方法。《语言课程标准》指出,精读是认真仔细的研读,通过精读应完全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见解;略读则是“粗知文字大意”的快速阅读,只要求能概览大意。 本文虽然以“精读与略读”并列入题,却是略提“精读”,侧重于介绍“略读”的。原因何在?大概以前的课文中介绍过“精读”,而“略读”又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吧。 自然,架空地学习本文,从理论到理论,不会有多大实效。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以便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8. 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思想感情,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12.精读与略读 选择哪些读书方法 怎样略读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习作3(新闻报道)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环节 一、导入 1、 通过阅读例文,感悟“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 2、 能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竞赛活动。 要求能做到“新、真、短、快”,以简洁的文字,真实的内容,迅速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和回顾几则新闻报道,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新闻无处不在,新闻报道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看(听)新闻报道是生活的需要,写新闻报道也是生活的需要。 从例文中学什么?不应面面俱到,而应有针对性。针对例文“新闻报道”,重点应引导学生认识它的结构特点及其标题和导语的写法。对新闻报道特点的认识,强调学生自主发现,这样,学生获得的体验才深刻,为“读”迁移到“写”搭建桥梁。教师适时补充资料性资源,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认识。 以学定教,已成为共识。因为学生是第一次学写新闻报道,虽然通过例文,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写法。而把这种写法直接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多数学生还难以适应“角色”转化。以一个比赛为例,集体讨论,共同创作,无疑促进学生进入角色。在口头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提高写的效率。当然,这样的指导宜粗不宜细,要1、收看过新闻联播吗? 2、播音员报道的新闻都是由记者撰写的“新闻报 道”。 3、今天我们要来学做小记者,了解“新闻报道”的 写法。 二、自学例文,了解这则1、自读,再指名读。 新闻报道 2、思考,讨论:例文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3、讨论:读了这则报道知道了什么? 三、明白新闻报道的框架 1、我们读了例文,就能对这次男篮比赛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自读 习作3第二部分,发现报道的写作特点。 2、讨论 1)、例文各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2)、归纳,板书: 标题:题目突出重要内容 导语:交代结果 主体:事情经过 结尾:补充交代 1、 可以组织一次拔河或跳绳比赛等。 四、指导写好一次体育比2、 学生口述比赛情况,注意体现出报道的时间、赛或学习竞赛 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为什么等因素。 3、指导确定标题,突出重要内容,然后按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交代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这 一格式开始落手报道内容。 五、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报道的事件清楚,重点突出,语言规范。

留有空间,避免学生落入窠臼之中。标题的写作是学写新闻报道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比较分析一组有关刘翔的标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并籍此暗示学生写作标题时要标新立异,不拘一格。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讲评所写报道,指导学生修改。 三、学生誊写习作。 习作3(新闻报道) 题目突出重要内容 导语:交代结果 主体:事情经过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练习3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 2、 诵读与积累旨在巩固前面所学词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 3、 指导学生读贴练字,引导学生赏析汉字美,创造汉字美。 4、 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课时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环节 一、学习语文与生活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1、读短文回答问题 1) 自读短文 2) 出示:恍然大悟 理解:一下子明白了。 这位青年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3) 学生联系上下文,比较中思考。 “学了一年就觉得很好”与“磨穿的砚台”比较,发现这位青年与老师的差距在哪里? 想一想,这位青年会怎么想? 4) 再读全文,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五项

学习书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练字”的看法 1) 出示题目:现在电脑普及了,我们不需要花这么大的工夫练字了。 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 2) 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 3) 两个阵队展开辩论,摆事实,讲道理。 小结: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书法可以陶冶情操,磨练人的意志,而且,写字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老师也认为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 3、列举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1)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2) 同学之间展开竞赛,看谁知道的多? 各自在纸片上写一写书法家的名字,评选出最熟悉书法家的优秀者。 3) 优胜者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书法家的故事。 如:王羲之父子、欧阳修、黄庭坚、颜真卿等。 1、出示与郑和有关的“准韵文”。 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联系《郑和远航》这篇课文,说说你所理解的词语意思。 参考注释如下: 讲和通好:指相互和解,并建立友好的关系。 五湖四海:泛指世界各地或全国各地。 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一声号召。 络绎于途: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沿途过往的人马车船不断。 观风问俗:指观察了解风俗人情。 互通有无:用自己有的去交换自己没有的。指相互交换。 心悦诚服:心里喜悦而真诚佩服。 1、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2、指名朗读。 3、说说如何写好横线上的字。 注意: 1)写单个字,要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观察的主要参照不再是“格子”,而是字的笔画与笔画,偏旁与偏旁之间的结构关系。 2)写一行字,还要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穿插、避让和布局。 4、读贴,书空,交流写好字的诀窍。 5、 指定时间内独立描红,临贴。 内容,有“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语文与生活”告诉我们书法艺术十分精妙,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诵读与积累”通过一些成语描写了郑和指挥官兵抗寇或出访的情景。“口语交际”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倾诉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苦闷。 二、学习诵读与积累 三、写好钢笔字 板书设计 反思重建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 师 生 活 动 1、读一读口语交际的题目要求。 2、归纳所列话题: 1) 同学过生日,要不要送礼物? 2) 爸爸妈妈要我们星期天参加补习班,我们要不要参加?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