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8年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c2f0f2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d7

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值周生制度、民主教育活动制度等。题干中“轮流值日、公开竞选班干部、定期评议”等事务均属于班级民主管理的范围

9。【精析】B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的习俗水平包括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其中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也叫“好孩子”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在此阶段的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由题干中“以家长和老师口中的好孩子来要求自己”可知,小红正处于习俗水平阶段。

10。【精析】A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猫”“狗”“鼠”的共同特征都是动物,将其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即属于概念学习。

11。【精析】B 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

12。【精析】D 压抑说(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13。【精析】A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说明了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这依据的心理学原理是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14。【精析】D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学生学习古诗,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诗句所描绘的相关形象即为再造想象

15。【精析】A 教书育人是教师在处理其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具体包括:①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②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③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④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16。【精析】D 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根本目的。

17。【精析】C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18。【精析】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9。【精析】D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上课被喧哗声(无关事物)所吸引,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画画的任务,即是注意的分散

20。【精析】B “一”字型知识结构指知识面比较丰富,什么都知道一些,但都是略知一二,知之不深,博而不精,属于“字典型”人才,题干中的教师对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但是不精通,属于“一”字型知识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

21。【精析】ABD 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做了新的界定,即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指明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路径

22。【精析】ABDE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①教师方面主要有: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人格因素。②学生方面主要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③环境方面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23。【精析】ABCE 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首要和中心问题

24。【精析】ABCD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实施程序包括:①计划。②行动。③考察。④反思

25。【精析】CD 横向迁移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课本的例题和书本上的习题是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因此,二者的影响属于横向迁移。课本上的例题是先学习的内容,例题的学习对后来习题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顺向迁移。

26。【精析】ABCE 正强化是指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老师表扬学生属于正强化.A项属于消退;B、C两项属于惩罚;E项属于负强化。

27。【精析】ABCDE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包括:①主体性原则。②内化性原则。③特定性原则。④生成性原则。⑤有效的监控。⑥个人自我效能感

28。【精析】BC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29。【精析】ABDE 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学前儿童绘画发展一般经历了涂鸦期(1.5~4岁)、象征期(4~5岁)、概念化期(图式期)(5~7岁)和写实倾向期(7岁左右)。

30。【精析】ABCDE A、B、C、D、E五项均属于幼儿合理膳食的要求。 三、判断题

31【精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八条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32。【精析】×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故题干表述错误。

33。【精析】× 教育目的的文化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题干所述为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34。【精析】× 题干所述体现的是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并未体现出是长期的、反复的德育过程。

35。【精析】× 刻板效应指当我们把某一个人归入其中某一个类别的时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一类别的特征,我们对这个人所做的行为反应,也会直接以这些观念为依据的现象。教师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就是“优秀学生”是由于刻板效应造成的,而非首因效应。

36。【精析】×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儿童能运用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他们形成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不能进行纯符号运算。由题干“十岁”“画出路线图”可知,是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而非前运算阶段。

37。【精析】× 衡量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好坏、道德水平高低的客观依据是职业道德行为

38。【精析】× 为人师表是教师在处理其与自身形象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具体包括:①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②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③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④作风正派,廉洁奉公。⑤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个别中小学教师在节假日收受家长红包的行为违背了为人师表中“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39。【精析】√ 婴幼儿大脑皮层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容易激动,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注意力很难持久,兴奋容易扩散。

40。【精析】× 在童话剧中,可以将道具和观众合二为一,巧妙安排,可以让孩子来做活道具。故题干表述错误。

四、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