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地问题审视和对策构建(开题报告材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地问题审视和对策构建(开题报告材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bbf1d53a0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7e

----

实用标准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 的问题审视和对策构建

(开题报告)

李建中

一、 选题的目的、意义

本选题旨在对我国公务员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 试图通过对公务

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

析、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路、 原则和具体途径等基本问题的探讨,

提出符合现实需要的公务员激励机制,从而促进我国行政效率的提 高。

本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我国,对于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至今尚没有研究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专著。因此,较深入、全面地研究中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由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短 , 社会又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 , 公务员激励机制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 , 或多或少地限制了激励机制的效力 , 影响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因此,对现阶段我国公务员激励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许多著名的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活 动中,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摸索,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激励主体——“人”的基本需求、行为和动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激励理论。

文档大全

------ ----

实用标准

例如,恩瑞在 1938 年首次提出,成就需要是许多行为的基础,他认

为克服困难,运用权力尽可能地解决困难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于高成就需要的个体, 工作绩效与满意感的关联性极强。 通过使工作 更具自主性、挑战性来扩大工作意义, 就能对高成就需要者的绩效起

积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 1943 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中提出需要层次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

自我实现需要,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类内在的、 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

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阿尔德弗的

EGR理论认为人有三种基本需要 : 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这三种需要引发行为动机,导致行为,产生行动。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 1966 年在《工作与人性》中提出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因素理论。他认为, 员工通过激励因素的改善或需要的满足,往往会有很大的激励,产生工作满意感,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防止不满情绪。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强化论,提出“人的行为是受外部环境刺激所作的反应,只要创造和改变外部的操作条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 。管理者应该通过改变环境来保持那些积极行为, 减少消极行为, 对员工的积极行为或消极行为给予奖励或惩罚。

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成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满足正当需要是实施激励的基本出发点, 按劳分配对人具有重要的激励功能,即以劳动作为分配尺度,多劳多得,通过劳动给劳动者以激励,劳动的差别形成不同的激励。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除劳动

文档大全

------ ----

实用标准

力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因此,工资对员工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不同形式的工资的激励作用也不同。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有关激励问题的研究文献数量众多, 然而,对我国公务员的激励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却并不多。 概括起来,这些专家学者对我国公务员激励问题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结为四种类型。

1、竞争论。凌宁、孟华等学者从竞争的角度对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进行分析后认为, 在干部选任上缺乏应有的竞争机制是导致国家机关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承认并鼓励竞争,通过竞争来迫使和促进作为社会基本元素的个体成员奋发努力, 其结果必然会成为巨大的社会劳动生产力,促进整个人类的进步。

2、考核论。申少君,唐晓阳、罗金文等学者从考核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公务员激励问题, 认为考核工作不到位是影响我国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把考核结果与奖惩、职务升降、级别和工资调整等公务员实际的、 切身的利益紧密挂钩, 是公务员考核制度激励功能的具体表现,从而使得考核制度成为公务员制度激励机制中最有效的激励手段, 激发公务员的竞争意识, 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动力因素论。李靖等学者从个体行为的角度对影响我国公务员行为动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认为影响我国公务员动机激发的因素来自于三个方面 : 一是内在动力,指人们内心不同层次的动机,它是人们行为的最重要的支配力量。 二是外部环境, 指外界对于人的行为

文档大全

------ ----

实用标准

的一种力量,迫使人们不得不前进。三是目标的吸引力,指人们在达到目标后可能得到的价值对其产生的一种力量。 内在动力、外部环境和目标吸引力这三个方面作为人们行为的动力,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内在动力很重要, 它是人们行为的动力源泉, 外部环境和目标吸引力都必须与内在动力相合,才能成为推动人们行为的力量。但是,内在动力如果没有外部环境和目标吸引力的激发, 也形成不了人们行为的推动力。

4、系统论。齐明山等学者从系统的角度对国家公务员激励问题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认为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指政府引导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以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 按预定的标准和程序将行政资源分配给国家公务员或行政组织的过程。 简言之,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是政府引导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

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由三个要素组成 : 激励标准、激励手段和激励过程。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是政府引导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

值观念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 从激励功能的角度, 公务员激励机制

可以分为正激励机制和负激励机制; 从激励方式的角度, 公务员激励

机制可以分为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 从激励因素的角度, 公

务员激励机制可以分为内在型激励机制和外在型激励机制。马克思、

文档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