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 道路设计 计算书 范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公路 道路设计 计算书 范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b9082c13968011ca2009190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李家山至陈家沟路段设计说明书 4 小汽车 33 72 1 双轮组 610

设计年限 12 车道系数 .6 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 7 %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792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3102716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 : 447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 : 1751154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公路等级系数 1.1 面层类型系数 1 基层类型系数 1

路面设计弯沉值 : 32.7 (0.01mm)

层位 结 构 层 材 料 名 称 劈裂强度(MPa) 容许拉应力(MPa)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4 .63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 .45 3 石灰粉煤灰碎石 .65 .42 4 石灰土稳定碎石 .42 .22

新建路面结构厚度计算

公 路 等 级 : 二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4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路面设计弯沉值 : 32.7 (0.01mm) 路面设计层层位 : 4 设计层最小厚度 : 15 (cm)

39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李家山至陈家沟路段设计说明书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容许应力(MPa)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63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1800 .45 3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 1500 1500 .42 4 石灰土稳定碎石 ? 850 850 .22 5 土基 40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

LD= 32.7 (0.01mm)

H( 4 )= 15 cm LS= 37.3 (0.01mm) H( 4 )= 20 cm LS= 32.5 (0.01mm)

H( 4 )= 19.8 cm(仅考虑弯沉)

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 :

H( 4 )= 19.8 cm(第 1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9.8 cm(第 2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9.8 cm(第 3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H( 4 )= 19.8 cm(第 4 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

路面设计层厚度 :

H( 4 )= 19.8 cm(仅考虑弯沉)

H( 4 )= 19.8 c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

通过对设计层厚度取整以及设计人员对路面厚度进一步的修改, 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

40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李家山至陈家沟路段设计说明书

---------------------------------------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cm ---------------------------------------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cm ---------------------------------------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 cm --------------------------------------- 石灰土稳定碎石 20 cm --------------------------------------- 土基

竣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

公 路 等 级 : 二级公路 新建路面的层数 : 4 标 准 轴 载 : BZZ-100

层位 结构层材料名称 厚度(cm) 抗压模量(MPa) 抗压模量(MPa) 计算信息 (20℃) (15℃)

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 1400 2000 计算应力 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4 1200 1800 计算应力 3 石灰粉煤灰碎石 20 1500 1500 计算应力 4 石灰土稳定碎石 20 850 850 计算应力 5 土基 40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2.5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35.8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40.3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112.5 (0.01mm)

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 LS= 292.5 (0.01mm)(根据“基层施工规范”第88页公式)

41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李家山至陈家沟路段设计说明书 LS= 232.9 (0.01mm)(根据“测试规程”第56页公式)

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

第 1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1 )=-.303 (MPa) 第 2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2 )=-.154 (MPa) 第 3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3 )= .121 (MPa) 第 4 层底面最大拉应力 σ( 4 )= .165 (MPa)

第七章 小桥涵洞设计

公路遇到沟谷、溪沟、河流,人工渠道以及排除路基边沟截水沟内水流,就需要修建横向排水构造物。主要是桥梁以及涵洞,小型排水结构物除小桥及涵洞外还包括漫水桥、过水路面、透水路堤、倒虹吸、渡槽等。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进行涵洞设计。

涵洞是公路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与该公路的等级、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需要相适应,遵循了安全、使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设计时注意满足行车、排水、净空等要求。

7.1小桥涵设计原则

(1)桥涵设计应遵循使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并使小桥涵与公路等级、任务、使用性质和规范的需要相适应。

(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便于施工养护。 (3)与农田水利密切配合。

7.2桥涵位置的选择

(1)天然河流与路线相交处(上游汇水面积大于0.1km2时应设置); (2)农田灌溉区与路线相交处(包括通过大片梯田影响灌溉时应设置)。

7.3 各类涵洞的特点

7.3.1 石拱涵的特点

(1)能充分利用天然石料,不需要钢材,只需要少量水泥,因而造价低,工程费用少; (2)施工技术简单,专用设备少,适于群众建桥;

(3)结构坚固、自重及超载潜力大,使用寿命长,当然石拱涵也存在自身的缺点,拱式结构需要较大的建筑高度,遭受破坏后难于修复;施工时占用劳动力较多,工期较长以及对地及要求较高。由于以上这些优缺点使得石拱涵在适用范围上受到限制,但它是山区公路常采用的涵洞类型。

7.3.2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特点

(1) 建筑高度较小,不受填土高度限制;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