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基础知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银行会计基础知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b28d2afd1f34693daef3ece

新员工培训通用教材

银行的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较高。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

银行的无形资产,是指为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倾向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辩论无形资产。可辩论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辩论无形资产是指商誉。银行自创的商誉,以及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其他项目,不能作为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是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

(二)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银行。银行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应付债券、长期负债等。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内偿还的债务。银行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活期存款、1年(含1年)以下的定期存款、向中央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同业存款、同业拆入、应付利息、应付佣金、应付手续费、各项借入资金、金融机构往来资金、各种应付预收款项以及发行短期债券和其他短期负债。

银行发行债券,应当按照实际的发行价格总额,作负债处理;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与债券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券溢价或折价,在债券的存续期间内按实际利率法或直线法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并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负债,银行的长期负债主要包括1年以上的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定期存款、长期借款、发行的长期债券。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银行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金额。银行的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银行计提的一般准备也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四)收入

收入,是指银行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银行提供金融商品服务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的收入、手续费收入、贴现利息收入、担保收入、汇兑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如代水电部门收取的水电费等。

银行应当根据收入的性质,按照收入确认的条件,合理地确认和计量各项收入。银行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取得的收入,应当在以下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第一,与交易相关的经

11

新员工培训通用教材

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第二,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五)成本和费用

成本是指银行为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是指银行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银行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转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提供劳务的成本。

银行的营业成本,是指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有关的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等。

银行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上分别反映。营业费用,是指金融企业在业务经营及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电子设备运转费、安全防卫费、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公杂费、差旅费、水电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等。

银行应支付职工的工资,应当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等资料,计算职工工资,计入成本费用。银行按规定给予职工的各种工资性质的补贴,也应计入各工资项目。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其他各项费用,应当以实际发生数计入成本费用。凡应当由本期负担而尚未支出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成本费用;凡已支出,应当由本期和以后各项负担的费用,应当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费用。

银行必须分清本期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和下期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的界限,不得任意预提和摊销费用。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和营业费用加上投资净收益后的净额。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减去营业税金及附加,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并在利润表中分别反映。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二、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可以归结为某些会计要素的变化,而在会计要素的变化中,遵循一定的守恒定律,从而构

12

新员工培训通用教材

成复式记账原理的理论基础。

(一)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之间关系的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反映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之间的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三)综合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之间关系的会计等式

1、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

2、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收入-本期费用) 3、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收入-本期费用)] 4、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利润(亏损)] 5、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

第三节 银行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银行会计机构

银行系统的会计工作,是整个银行系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会计的独立职能,又同其他各项业务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使会计的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划清会计工作和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的分工界限,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在银行系统内部设置健全的会计机构。就我国目前银行业会计机构的情况来说,大体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直接对外办理业务的银行内部会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机构,如总行会计司、分行会计处、地(市)支行会计科等会计部门;另一种是直接对外办理业务的基层行处,如县(市)支行,城市办事处的会计科、股等会计机构。此外,支行和一般城市办事处以下的处所,一般不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和会计主管,负责处理会计管理的工作。各级银行的会计工作要接受上级银行会计部门的指导、检查和监督。银行会计部门办理的财务收支和会计事务,应当依法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13

新员工培训通用教材

二、银行会计人员

银行系统的会计部门是由一批从事会计管理和实际操作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会计的工作任务都必须通过会计人员来实现和完成。因此,配备适应会计工作各工种、岗位,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较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的会计人员,是做好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会计职能的重要条件。

银行系统的会计人员,可根据岗位责任的不同,分别设置会计主管、记账、复核、稽查、检查、辅导及其他从事账务工作的人员。规定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会计人员的任免和奖惩,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与提高,调动广大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做好会计工作。

三、银行会计制度的管理

银行会计制度是处理会计事项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总称,是规范和约束银行会计工作的标准和措施。银行从业人员在办理银行业务和账务处理时,必须按照银行会计制度的规定规范运作,以保证银行业务的安全运行和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

会计制度分为基本制度和专业处理程序的制度。其基本目标是及时、准确地提供管理者所需要的资料和保证会计工作协调进行。基本制度包括:会计科目设置和作用、凭证设置和处理、账簿设置、账务组织、记账方法、记账规则、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分析以及会计人员职责、权限等。专业处理程序的制度有联行往来制度、结算核算手续等。

银行会计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属于全国银行统一的会计基本制度和方法,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制度和办法,可由各总行根据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的精神自行指定,但要报财政部核准备案。各商业银行分行对各自总行的制度和办法,也可做必要的补充规定,但在报送各总行核准备案时,需抄送当地中国人民银行。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