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级市场的促销推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三四级市场的促销推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b22169d51e79b896802265d

住了品牌、撑住了形象。一定要有这样的组合,只有有效地组合,在应对价格战的时候,才有牌打。兵来将挡、水来土吞,这才能赢,营销就是这种策略的灵活运用。

形象力产品是形象力产品的策略、防火墙产品是防火墙产品的策略、跑量的份额性产品是份额性产品的策略、利润性产品是利润性产品的策略,有了这种针对性的产品组合,我们在应对次级市场竞争的时候,才会变得非常主动。

3.要有让经销商有利可图的结构组合

经销商既要跑量也要挣钱。有些企业在做次级市场的时候,产品定价过高,导致经销商求利不求量,要不就不卖,卖一个吃三年,要不就不开张,一开张吃三个月。这种产品能存,但是你的渠道没有推力。因为产品定价太高,导致经销商不求量只求利,平时就不会有产品的周转,就不会有货物的周转和现金流的周转,只能等顾客上门挨宰。

而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较大众化,天天有货送,天天有生意做。看到人家天天风生水起,自己却门可罗雀,慢慢的经销商销售信念都没有了。尽管有些产品不挣钱或者挣几分钱,很多经销商都愿意卖,甭管挣不挣钱,只要天天忙活,他就觉得生意在做,只要生意在做,他就觉得哪天一定能挣钱。如果天天不动、不开张,慢慢地门可罗雀,一层灰,越来越没劲。很多导购员也这样,天天做生意很忙,很累,但没有生意更累,累心,而且生意越来越冷清。

对经销商,平时要让他有饭吃,旺季来临和节假日促销的时候,让他有肉吃。平时跑量性产品,利润空间正合适,摊薄他的费用,还能挣点小钱,让经销商天天忙活。等到旺季来临或新产品出来、节假日促销的时候,再补充他两个点,让他有肉吃,让他觉得真爽。平时你的货在卖,你再给他促销、给他压货的时候,他也有信心。如果平时不动货,光靠着过年过节促销利润大让他去进货,最多他只进一两件,不会多进,因为太多卖不动。平时有饭吃、关键时刻有肉吃,这叫节奏的组合。

4.有把握节奏产品的组合

形象性产品一降价就变成利润性产品,利润性产品一降价就变成跑量性产品,跑量性产品再一降价,肯定价格性能比很高,就是打击竞争对手的产品,是移动靶的优势。如果总能比竞争对手快半步,这叫节奏,当然这个度要把握好。领先一步往往容易成为先烈,领先半步,才是先锋。产品太先进了,一步跨得太远,曲高和寡,反而死掉。领先半步正合适,研发成本又低,推广又容易,还能挣到钱。

【案例1】

旭日升最早在中国卖冰红茶,花了几个亿推广,没推广成就死了,它刚一死,正教育了消费者,于是开始有人买了。最早在中国做VCD的是万业,它的广告是:一路歌来一路听。现在谁还听过万业呢?挣到钱的是步步高、新科、夏华、夏新。

做次级市场也是这样,不要太过超前,半步正合适,比对手多一点点功能,多卖点钱,等他更新的时候,再加点功能。

【案例2】

前苏联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一辈子破了十几次世界记录,拿了十几次冠军,得了几十次奖金,但每一次记录只破1厘米,叫一厘米冠军,本来他一撑就能跳过去10厘米,但他分10次跳,拿10次冠军,得10次奖金,这叫移动靶优势。

所以,企业不要一下子就跨越太大,跨越越大,风险越大,要步步为营,每一步见利见效,3到5年走出产业局面,走出市场格局。10年磨一剑,再一剑定天下,是很难成功的。经营是很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简单地唱高调就能搞定的事情。中国产业领袖华为的老板任正非说自己的创新是90%的抄袭加10%的超越。

华为是中国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深圳市的专利申请有一半是华为公司申请的,任正非说:“我的创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创新,不是跨越巨人做到的。”总之,只有小步才能快跑,步子大了是快不起来的。

二、价格策略

渠道为王是运作区域市场的基本营销模式,如何才能渠道为王,这年头挣钱才是硬道理,不让经销商挣钱,说什么都白搭。经销商挣什么钱,二批商挣什么钱,终端挣什么钱,价格梯度要有很好的设计,同时又不能使自己的价格虚高,哪些地方利润薄一点,哪些环节利润高一点,高的那个地方肯定是关键的渠道环节。所以,要把价格梯度这条链条管理好,中间别窜价、窜货,保证大家都有钱挣,有积极性。有的人挣批零差价,有的人利润来自于批量,有的来自于单价,一个一个要设计好。

1.价格应在主价格带之内 相对于一二级市场,中国的三四级市场对价格的敏感要多得多。如果你的产品不能在主价格带之内,消费者就很难消费你的产品。例如一斤装的低档白酒,它的主价格带在4块钱到6块钱之间,低于4块钱的瓶装酒,没人喝。高于6块钱到8块钱一瓶的,消费者没那个钱,喝不起。10块钱一瓶的超过了人们的消费范围,他们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喝,平时就喝5块钱的酒,这叫它的主价格带。超过了主价格带,你的消费者就没有消费力。总而言之,三四级市场的定价一定要在区域市场的消费者的主价格带之内。

2.满足渠道的各级利润的需求

企业要满足渠道各级的利润要求。批发商、二批商、终端的店老板,每个地方都要有自己的钱挣来实现他们的主推和专推。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他不会给你主推,要推也是挂羊头卖狗肉。经销商不给你主推,终端商就更不推荐了,搁在一边,就卖不动货。

那么,要实行主推,就必须有比较稳定的价格体系,让他们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3.要有足够的推广资源和推广空间

在保证渠道挣钱的同时,自己手上要抓一笔钱。你有几个点是留着自己做预算的。做三四级市场最好不要裸价销售。也就是把产品拿回来加上利润,就直接卖给经销商,这就是裸价销售。裸价销售会导致你手上一点空间都没有,你养不住队伍、做不起推广、建不起品牌,你所有的身家性命和市场都交给了经销商。经销商是经销商的利益,经销商有经销商的算盘。这容易导致你有心无力,非常尴尬。

因此,既要保证有渠道的合理空间,又要有足够的操作市场的空间,要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

4.不要主动挑起价格战 ?要有防火墙产品

在制定三四级市场渠道政策的时候,不要主动挑起价格战,但是要有积极有利的应对策略。对方跟我们打价格战,你要比他打得还狠。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有防火墙产品。防火墙产品的定价方式不是按照成本来定价的,是按照竞争对手的价格来定价的。他卖8块,我就是7块5,他卖7块5,我就卖7块,赔钱都卖。他要跟我们打价格战,我就奉陪到底。当然,这种产品是有销量控制的,每卖多少利润性产品,才能配置多少这种产品给你。这种产品是一种炮弹,没有碉堡炸,就别用炮弹,用机关枪就行,有碉堡了,才用炮弹。

?做精准的资源配置

很多企业说:我们攻占市场,用牛刀宰小鸡。这是不对的,牛刀宰小鸡没有经济效率。有个做摩托车的老板说他要贴近中国的乡镇做4000个维修网点,自己投资自己做,这当然不值。这个老板就想用牛刀杀小鸡。这明摆着是陪钱的生意。杀鸡只能用鸡刀,宰牛才用牛刀,

这叫精准的资源配置。做4000个服务网络要做,但要整合社会资源,自己做200个,3800个是整合现有的摩托车修理点,让它挂上自己的条幅,统一服务标准,这才是赢家。

因此,我们既要打价格战,但是又要控制费用投入,不是不计血本地打价格战,做企业 、做市场的目的是挣钱。很多企业家说自己做企业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那肯定是骗人的,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做基金,没必要做企业。企业就是一个功利性的组织,就得挣钱、创造财富。

?只限制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我们进入一个市场的时候,价格往往会高开低走,当一个产品没卖开的时候,终端喜欢加点价卖,因为量不大,等价格产品已经卖开的时候,就会有点零星的窜货,价格自然而然地就会压下来,互相抢生意了,价格卖透明了。所以,在产品刚上市的时候,允许经销商和终端有一定的加价幅度,但是不能超过我们的最高限价。因为超过最高限价,产品力就没有了,市场就不能接受。到了市场卖开了的时候,我们要控制产品的最低限价,低了这个限价,渠道没利润挣了,谁都不推你产品。总之,进入市场的时候,我们管的是最高价,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产品走不动,市场成熟、发展了、卖开了,我们管的是最低价。在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之间,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不同阶段来灵活调整,这叫做营销。

第六讲 三四级市场布局与营销策略规划(下)

三、渠道策略

1.复合型的渠道模式

渠道策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运作策略,我们要有复合型的渠道模式,既要有新兴渠道、要做大卖场。现在很多乡镇已经有了连锁。例如苏果,在江浙沪一代的乡镇都有,甚至安徽安庆、马鞍山的乡镇都有。对于这些门店,肯定要进。要么总经销商进去,要么厂家和经销商一起进店,厂家承担一部分的进店费,经销商承担一部分的周转金。二批商没那个实力。这是复合型的模式,既有厂家直供的终端,又有总经销直供的终端,还有二批商进店的终端。复合型的渠道模式既有直供,又有分销,甚至还会有直销,它是一个立体交叉的复合型的渠道模式来把握渠道的平衡,既有传统渠道又有新兴渠道。

2.广域覆盖和区域精耕相结合 既要通过分销有效地张开网络,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之内覆盖市场,同时又要能够指导终端的精细化跟进,要做终端的陈列,要做消费者的培训,要做消费者的引导,要精耕市场。

3.总销与分销的结合

总经销和分销商之间要结合。例如家电企业是一镇一店还是一县一店,是一个县一个经销商还是找两个经销商做。找两个经销商,会互相掐价,找一个经销商,覆盖率不够、建面率不够。这时就要进行产品的组合,有些产品只能让主经销商做,有些产品要放开,别的渠道也能做。这样既有渠道的建面率,又有渠道的主推。主经销商肯定主推你的产品,如果你所有的产品什么人都卖,人人都不主卖,就很麻烦。所以,既要有主卖的,又要有跟进铺货的,这叫总销与分销的结合。

4.进行区域的动态调整

刚建网络的时候,发现一个地方有三个经销商,一个人管一个县,一个县有40个镇。过了一年发现有的经销商做大了,有的规模缩小了,有的已经渗透到别的地方去了,有的却被别人冲击了,被冲击的经销商来告状,问厂家管不管?这时候最好建议这个被冲击的经销商也去抢地盘。

调整市场是必要的,我们经常会给经销商签一些保护条款,告诉他这个区域归你了,这个产品归你了。这时候当然要保护他不被别人冲击,不保护经销商就没有积极性,但是不能让这些渠道的保护条款成为经销商的保护伞,保护了弱者,打击了强者,反而不公平。保护独家分销权是有条件的。例如一个经销上下面有30个乡镇,能不能覆盖15个乡镇?下面有700个终端,能不能覆盖500个终端?销售任务能不能完成?如果他达不到标准,给他半年时间调整,还做不到,只能缩小他的区域,直至取消他的经销资格。

这个社会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效率是产业社会的唯一原则,所以必须让他们接受市场的竞争。渠道的淘汰是正常的,完不成任务的后两位经销商肯定要取消,完不成任务的经销商要保留取消的资格,保证调整区域的资格。

【自检3-1】

请根据以下的论述,选择正确的答案。

1.既有直供,又有分销,甚至还会有直销,它是一个立体交叉的渠道模式来把握渠道的平衡,既有传

统渠道又有新兴渠道。这是什么渠道模式?( )

A、复合型的渠道模式 B、新兴渠道 C、总销

2.如果渠道内的经销商被别的经销商的货冲击,这时企业应该怎么做?( ) A、睁只眼闭只眼 B、适当保护,但是鼓励他们之间互相竞争 C、淘汰弱者 D、保护他们

见答案3-1

四、促销和推广策略

在区域市场上,把货放给了终端,怎么才能让终端产生销售,让消费者买自己的货,让终端老板主推自己的产品,自己要做什么样的推广,做什么样的宣传能够让当地的老百姓产生购买的冲动?这就看我们的促销和推广手段。那么,在次级市场,有哪些促销和推广策略呢?

1.强调分工和协同

在次级市场,对各级各类经销商一定要分工、协同。总经销商做什么?分销商做什么?不同类型的终端谁来给他们供货?例如连锁超市、大卖场这样的终端,谁来供货?各分销网络、小店,又是谁来供货?谁来给乡镇送货?每一个网络的每一个经销商都要有清晰的分工,而且各类经销商之间的关系需要协同。

2.运作重点终端

另外,要强调终端运作、突出终端,尤其是重点终端。一个乡镇会有一到两个终端是强势终端,这个终端比第二位、第三位加起来还大。例如山东即墨(青岛的郊区)下面的镇上的一个专卖店的经销商,大的经销商一年的营业额加起来比第二位、第三位还多,如当地每卖 100台冰箱,他能卖65台,甚至70台。他有70%的市场占有率,如果不去掌控这些巨无霸的大型经销商,只跟小经销商结盟,企业永远做不大。

?重点倾斜

对重点门店、重点终端,要加以重点倾斜。在资源、包装、服务上要倾斜。重点门店造势了,他卖我们的货,挣到钱了,他旁边的小店就会跟风。如果重点乡镇、重点县城的重点终端不能很好地运作起来,就造不了势,别的小店就不会跟风。

终端分为A类终端、B类终端、C类终端和D类终端。其实真正要运作的是A类终端和B类终端,C类终端和D类终端属于毛细血管,这帮家伙是跟着跑龙套的,市场做起来了,他就跟风,立马张开毛细血管。市场要是下滑了,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运作重点终端、重点根据地,没有强势终端作为支点,市场就撑不住。一个企业的终端强不强势,除了看终端覆盖率之外,还看100个终端里面,有没有70家终端。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如果A、 B类终端的覆盖率不高,70家终端里面,60家是B、C类终端,都是小店,没用。

?广宣有力、综合推广

终端的运作要广宣有力、综合推广,要强调终端。在产品的组合和终端的表现上有压倒性的优势。例如有店招,店内有陈列,我陈列位置最大,老板主推,而且终端非常活跃,能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一到了乡镇赶集的时候,就开始搅动,而且时时不断地进行有效地拉动,保持终端的促销氛围。氛围起来了,大家就跟进了。人是一种情境动物,特别对很多快速消费品、家电产品,消费者往往处于半梦半醒之间,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非常感性的一面。到了大型专卖店,看到陈列,导购一吹,想还价都不好意思,买了就走了。

3.营造终端氛围

如果能把当地氛围营造起来,让消费者围起来,营销就做到一大半。三四级市场上的消费者都有从众心理,买的人越多,他越追随,所以终端要活跃。终端不活跃,没人气,越没人买你的东西。很多终端为了拉生意,都搞个托,先聚一下人气,越聚人气,人就越多。老是那个陈列,老是那个易拉宝往那一放,老是那几个词,不会火起来的。所以,在终端,逢年过节就得折腾,逢日就得搞活动,你得教会终端老板怎么去搞活动,怎么去布置门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