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一课一测9溶液92溶解度试题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九年级化学下册一课一测9溶液92溶解度试题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a8386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4

9 溶液

知识图谱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一种或几种)(固、液、气)

2、组成

溶剂(一种)(液,一般为水)

(各处的性质相同) 3、性质 均一性:

溶 稳定性:(只要温度、溶剂量不变,就不会析出固体) 液

吸热(如NH4NO3) 4、溶解时的热现象 温度不变(如NaCl) 放热(如NaOH、洗衣粉) 5、分类:饱和溶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溶液叫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液与不饱和

①增加溶质 ②降温 ③恒温蒸发溶剂 溶液

转化措施: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剂 ②升温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1、固体溶解度 T↗,一般S↗ 影响因素

外因:温度(T) T↗,S变化不大(如NaCl) T↗,S↘(如熟石灰)

读出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读出某溶解度下的温度)

解溶解度

比较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度曲线

交点意义: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S受T影响大: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物质提纯

) S受T影响小:用蒸发水的方法

2、气体溶解度:影响因素: T(T↗,S↘) P(P↗,S↗)

溶质质量

1、定义:C% = ------------------- × 100% 溶溶液质量 质 溶质质量分数 质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量溶液的配制 仪器: 偏高:

2、计算 分 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 偏低: 数溶液的稀释(A×a% = B×b%)

溶质质量分数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不纯物质的计算类似)

S 1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3.结晶的定义:热的溶液冷却后,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析出 晶体后的溶液叫母液,母液对于析出的溶质来说是饱和溶液。 二、溶解度

1.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般来说,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指明压强),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存在,若有,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饱和”或“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结晶的一般转化方法。

3.固体的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②标准:100 g溶剂。物质的溶解量与溶剂量成正比,为了便于比较,要取等量溶剂,且溶剂质量为100 g,而不是溶液质量。

③状态:饱和状态。只有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中溶质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量才是一个定值,且是最大溶解量。

④单位:克。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所以质量的单位为克。 (3)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

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①定义: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2

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a.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c.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d.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e.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慢慢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下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

③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平”,如NaCl。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为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 ④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a.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b.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c.可以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状况。

d.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样制得某温度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4.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5.结晶

(1)定义: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2)方法: ①降温结晶; ②蒸发溶剂结晶。

【例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3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答案】D 【解析】

1溶液的特征有三个:均一、稳定、透明,透明不等于无颜色。 【总结】○

2溶液饱和与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 ○

3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溶液的饱和与否是针对某一种溶质而言的。 ○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②向ag20℃时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bgNaCl晶体,则溶液的质量变为(a+b)g ③条件改变,饱和溶液可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溶液的浓稀与其是否饱和无必然联系,同一温度时,同一物质在同样溶剂(如水)中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Ca(OH)2由于溶解度小,即使达到饱和,相对于易溶于水的物质来说,浓度很小,是稀溶液,①对;20℃时向ag饱和NaCl溶液再加入bgNaCl晶体,晶体不再溶解,溶液质量仍为ag,②错;条件改变,如改变温度、增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③对.

【总结】①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②对于不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③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例3】氯化钾在30℃时的溶解度是37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 【答案】37︰100︰137

【总结】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②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之间的质量比都是一个定值= S:100:S+100。

【例4】在一定温度下,mg水中溶解某物质ng,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答案】100n/m

【解析】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故此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100n/m. 故答案为:100n/m.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