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6年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a73e191caaedd3382c4d3ec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结合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分析作答;

(4)当摩擦力做为动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而做为阻力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答】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而图中是倒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图中L1不是从支点到F1的作用线的距离.故B错误;

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过物体端点A分别作平行与主光轴、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然后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出其折射光线,其交点即为物体端点A的像A′,再过点A′作垂直于主光轴的线段,即为物体AN的像.故C正确; D、猴子在竖直向上爬竹竿的过程中,使猴子向上运动的力是摩擦力,因此其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图中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相关作图、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透镜的光路图的画法,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图题是历年中考必考题目之一,一定要掌握其作图技巧. 9.(3分)(2016?泸州)如图所示,将一小钢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b点到达最高点c时速度为零,图中hab=h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钢球在ac段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动能的减小量相等 B.小钢球运动到最高点c时所受的合力为零

C.小钢球在ab段克服重力做功小于在bc段克服重力做功 D.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图析法;运动和力;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1)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不计空气阻力,整个系统中机械能守恒.据此对AD选项分析判断;

(2)对小球在最高点时进行受力分析即可对B选项做出判断; (3)根据W=Gh分析即可对C选项做出判断.

【解答】解:A、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变小,动能不断变小,高度不断增大,重力势能不断变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所以,小钢球在ac段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动能的减小量相等,小钢球在a、b、c三点机械能相等.故A正确,D错误; B、不计空气阻力,小钢球运动到最高点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 C、小钢球在ab段和bc段重力不变,hab=hbc,根据W=Gh可知克服重力做功相等.故C错误. 故选A.

第13页(共27页)

【点评】此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功的大小比较,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总体难度不大,但在解答过程中务必认真审题,特别不能忽略的条件是:不计空气阻力.

10.(3分)(2016?泸州)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由位移图象直接兔子和乌龟出发的时刻与位置.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分析

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情况.当两个动物的位移相等时,说明到达同一位置.根据v=比较速度大小.

【解答】解:A、由图读出,兔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2﹣t3时间内静止不动,t3时刻以后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兔子跑完全程用的时间是t4,t4乌龟跑完全程用时间t5,兔子先到达终点.故B错误. C、兔子在t2﹣t3时间内静止不动,乌龟比兔子跑的快.故C错误.

D、根据v=可判断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位移图象问题,关键要理解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纵坐标实质表示物体的位置.

11.(3分)(2016?泸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不变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动态预测题;欧姆定律;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第14页(共27页)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然后判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1的阻值判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a端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C错误;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 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故D错误;

由R=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R1的阻值,

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欧姆定律的应用,会把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转化为R1的阻值处理是关键. 12.(3分)(2016?泸州)泸州沱江二桥复线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如图甲所示,一密度为3×10kg/m的密闭正方体构件被钢绳缓慢竖直吊入江水中,在匀速沉入江水的过程中,构件下表面到江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取g=10N/kg,江水的密度ρ水=1.0×10kg/m)( )

3

3

3

3

A.当h=1m时,构件恰好浸没在江水中

B.当h=2m时,构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2.4×10N

4

C.当h=3m时,构件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大小为2.0×10Pa

5

D.当h=4m时,构件受到钢绳的拉力大小为1.6×10N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专题】错解分析题;图析法;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 【分析】(1)构件下沉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因此构件受到的浮力变大,当构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时,构件受到的浮力也不再改变据此即可判断构件在江水中的位置;

5

(2)根据构件恰好浸没时得出正方体构件的边长,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利用F浮=ρ水gV排求出构件所受的浮力;

(3)利用p=ρ水gh即可求出底部受到江水的压强;

(4)利用G=ρ物gV求出重力,则钢丝绳的拉力等于构件的重力减去浮力.

【解答】解:A、在浸没前,物体下降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当物体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不变;由图可知当h=2m时浮力不变,所以构件此时恰好浸没在江水中;故A错误;

第15页(共27页)

B、当h=2m时,构件恰好浸没在江水中,则正方体构件的边长为2m,

则排开水的体积V排=V=(2m)=8m,

3334

构件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kg/m×10N/kg×8m=8×10N,故B错误; C、当h=3m时,构件底部所处的深度为3m,

则受到江水的压强:p=ρ水gh=1×10kg/m×10N/kg×3m=3×10Pa,故C错误; D、当h=4m时,由于构件已经浸没在江水中,构件受到钢绳的拉力:

F拉=G﹣F浮=ρ物gV﹣F浮=3×10kg/m×10N/kg×8m﹣8×10N=1.6×10N,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图象的能力,浮力、压强、密度大小的计算,综合性较强,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灵活的运用相应的知识;能够看懂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12分) 13.(2016?泸州)我国研制成功了点亮LED灯就能上网的国际前沿通信技术,在LED灯中安装一个微芯片,点亮LED灯便可让其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上网的网络信号是靠 电磁波 (选填“电磁波”、“超声波”或“红外线”)传输的,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 半导体 (选填“绝缘体”、“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成. 【考点】电磁波的传播;半导体的特点.

【专题】应用题;信息的传递;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网络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解:

网络信号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故答案为:电磁波;半导体. 【点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出题,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中考出题的热点. 14.(2016?泸州)我国核动力潜艇“长城号”利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 核裂变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提供动力,核能属于 不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新能源.潜艇在上浮过程中,尚未漏出水面之前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不变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考点】核裂变;阿基米德原理;能源的分类. 【专题】应用题;浮力;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1)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对于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 (2)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上浮过程中,没有露出水面,排开水的体积大小不变,根据浮力公式可知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变化情况. 【解答】解:

核潜艇的核反应堆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能量来工作的; 核能不能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是不可再生能源;

33

334

33345

潜艇在海水中上浮过程中,在尚未漏出水面之前,所处深度h变小,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不变,根据F浮=ρ海水V排g可知,潜艇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核裂变;不可再生;不变.

第16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