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应试技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考作文应试技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a6598f9ed630b1c58eeb566

中考作文应试技巧

作者:[] 时间:[2005-11-7 15:00:53]

韩顺发

四川省苍溪县浙水中学 韩顺发

1999年,话题作文开始进入中考,从此以后,它在中考作文中的比率呈急剧上升趋势,2004年,全国课改区首批中考,作文无一例外地都是话题作文,因此看来,话题作文将是

今后中考作文的主流。

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所谓“话题作文”,是就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劳动或社会现

象等方面的某一个“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作文。 从2004年课改区语文中考作文来看,话题作文的命题类型很多,如:①命题式,这类题是直接写出话题的题目,不作任何提示,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②提示式,在话题前后有提示语,这是出题者铺叙的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把考生引到“话题”上;③范围式,题面没有出现“话题”两字,只提供写作的内容或范围,同时说明你想在这个范围写什么都行,文体也不限制;④材料式,除提供文字材料(故事、.哲理性文字、.诗歌)外,还有图画材料供考生思考;⑤选择式,,题面提供几个话题,任考生

从中选择一个作文。

话题作文具有如下特点:

1、命题的开放性。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范围、写作内容的指向。它观念开放、题材开放、文体开放。淡化文体,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2、思维的发散性。以话题为定点向四面八方发散,话题仅仅是一个触发点,引导考

生做纵向、横向、顺向、逆向的多方向、多角度思考。

3、行文的自主性。话题作文立意自定,考生可根据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或通过具体事例对观点、看法进行形象地反映。文体自选,考生可根据题意选择适合自己

的文体;题目自拟,考生可自拟文章标题。

4、创新的导向性。它旨在启发考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活考生思维,激励和培

养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话题作文体现了中考作文改革的方向:“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这样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深受广大考生的喜爱。那么,怎

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1、审题谨慎

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材料是提出“话题”的媒介,划定了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因此,它是审题的重点,必须认真阅读,深刻理解。既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的文章内容.才没有超出题意的范围。如果考生仅仅局限在材料提供的内容本身来写“话题”,就束缚了表达自由;如果超出了“话题”限定的内容范围,考

生写出的文章就会偏题、跑题。 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会感到非常幸福,而帮助他人的人也会感到快乐。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或得到他人帮助的经历和感受,

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真情。

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此题审题的关键:①、“提示性材料”中有“……感到幸福……感到快乐……最美好的真情”等语,所以,文章的立意只能是表达“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意义,如果有人写“帮助”造成的“尴尬”或“误会”等,无疑会被判为“走题”。②、“提示性材料”中还有“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的限制语,如果阅卷标准严格的话,写初中三年以外的内容,也可能被判为“偏

题”。③、“写作要求”中有“诗歌除外”的限制,也是不能忽视的。

2、立意创新。

话题作文为考生写作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这就便于立意的出新。出新就是要突破—般立意的平面,围绕话题从大处着想,进行多角度的立意;要按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特点、风貌,展示时代的意义;还要有独创性,善于开掘、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真知灼见,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在某一点上有超过别人的认识,在某一方面有新的发现,特别要关注当今社会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样作文时才能有创新意识,言他人所

未言,发他人所未发。 写话题作文最忌思路闭塞,材料贫乏,人云亦云,千部一腔,东拉西扯,胡编乱造。解决这些弊端的最好方法是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激活思维,开启思路,充分调动生活积

累和思想积淀,拓宽选材领域,深化文章主题。

首先,要从多角度联想,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

最新最佳的角度来立意。

如:以“台阶”为话题,其立意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发散:由台阶的层级特点,可以提炼出“不断迈向新的高度”的观点;由台阶的曲折,可以提炼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由台阶的作用,可以提炼出“奉献”的“陡者级之,战胜困难前进”;由台阶上下级的关系,可以提炼出“万丈高楼从地起”,“夯实基础,才能成就大业”;由各个台阶的群体作用,又可提炼出“团结奋斗,各司其职,

才能跃上高峰”。

其次,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设想。

如:《我渴望……》,可写的素材很多,考生有写《我渴望成功》的,有写《我渴望朋友》的,而另一位考生却写《我渴望后娘》。一般来说,小孩都怕有后娘,但为什么这位考生却盼望有后娘呢?原来,考生体念父亲生活的艰难,希望有个后娘能关心父亲,为父亲分担忧愁和负担。好写道:“尽管人们说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尽管她可能不喜欢我和妹妹,但这些都不要紧,只要她对父亲好。”考生深沉的爱令人感动,文章的成功就在于“出

新”。 立意必须坚持四个原则:(1)准,切题但不跑题;(2)深,深刻而不肤浅;(3)稳,稳妥而不走险;(4)新,新颖而不俗套。为此,力求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

中选新。

3、文题醒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 它能使龙活而腾飞,这样,才能可能使自己所拟的面孔清新脱俗,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话题作文的题目,一定要准确、醒目、生动、新颖、简洁,做到紧扣文章的内容,能提示文章的中心,对文体亦有所揭示。拟题一定要选好角度。角度大,范围广,在特定的考试时间里放得开却收不拢,难于写出结构完整的考场佳作;角度小,更集中,更能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既方便于迅速构思成文,又不至于“下笔千言,离

题万里”。拟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⑴、直接以话题为标题。这种办法省事可靠,不会跑题。前提是所给的话题本身就新

颖、简洁、醒目、动人、出彩,同时,这个话题的范围小,不宽泛。

⑵在所给的话题前面或者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

如:以《诚信》为话题作文,其标题就可以拟为《诚信,为人的底线》、《我们需要诚信》、《带着诚信上路》、《诚信,归来吧》、《诚信是金》、《诚信不可抛》。这种拟题方法,一般在标题中恰如其分地冠以动词,使之具有一种力量美,或在标题中开诚公布地表明自

己的观点、态度,达到一种无以辩驳的力度美。

⑶、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①比喻

如: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不可多得的教师》;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我想有个美丽的家》;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关注生

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②引用

可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

A、直接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