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内能 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认识内能 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7ffb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d

12.1认识内能 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姓名 学科 邮件 单位 物理 电话 年级 九年级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一、教材分析 12.1认识内能 《认识内能》》出自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 本节课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以及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更为抽象的能的形式。也是为后面学习热量以及热机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力学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学生分析 首先,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已有初步认识,但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即感性认识稍显匮乏,因此在理性认识建立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为此我注意迎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推理、类比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其次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九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正从感性走向理性的发展阶段。 但感性认知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对抽象事物的认识。因此,本课程应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理性分析与判断,获取新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了解内能概念,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知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机械能认识内能,领会其中的类比方法;经历用做功和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活动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 通过日常生活中内能的实例,使养成联系实际学习物理的习惯。 四、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导入用图片形象展示画面,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通过白板展示答案,高效省时。 3.PPT展示问题及答案,一目了然。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导入 从图中的“钻木思考“钻木取火”,着火原因及用处,取火”,引入本节课题。 建立能量转换和转移思想 1.展示学习目标 1.明确学习目标 2.温故知2.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学习奠定新:分子动理论基础 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图片形象展示画面 复习 讲授、探究 3.预习展示 (1)为什么说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这里用到了那种物理方法 ? (2)什么是内能?内能单位是? 讨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吗? 3.点评学生(3)同一物体内能与温度有什么样预习展示内容 的关系?并简要说明原因。 4.精讲点4.知识拓展 学生通过拨: (1)一小杯水和一大桶水,它们的白板展示(1)内能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能是否相同?如果答案,高效概念及问题拓展 不同,哪一个的内能大? (2)温度和(2)我们知道,同一物体的温度越省时。展示内能的关系的理高,内能越多。那么要是说:“同一物实验结果 解 体的内能越多,温度一定越高。”是不是正确呢?为什么? 若物体内 能增加,是否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3)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区别呢? 举例说明。 训练 5.针对练习(什么是内能) 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活动及想探究 一想的问题。(改变物体的内能方法及等效性) 6.想想做做:取一根铁丝、让学生想办法使粗铁丝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得出有两类办法增加铁丝内能。(做功和热传递) 7.分析活动1中的例子,体会做功改变内能的方法。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8.完成活动2,了解热传递的三种 方式, 9.完成25页想一想问题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训练 课堂小结 10.针对练习(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以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展示预习成果,问题引领学生去思考学习新知识,让问题贯穿怎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教师只是引导,点拨,教会学生学习方式,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