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流行歌曲中的唐宋诗词元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当今流行歌曲中的唐宋诗词元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7cf955a58da0116c1749e7

当今流行歌曲中的唐宋诗词元素

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生:王巧巧 指导老师:秦秋咀

摘 要:唐宋诗词在当今的流行歌曲中以多种存在,或是全文被重新谱曲翻唱,或是标题与名句被引用。与此同时,唐宋诗词的情感主题也大都在当今流行歌曲中得以延续。此外,当今流行歌曲还大量化用唐宋诗词以营造意境,使其歌词充满古典色彩和诗意特质,而唐宋诗词的语言风格、表达句式也常被流行歌曲借鉴。 关键词:流行歌曲;唐宋诗词;元素

引言

诗词在古时就已经可以入乐歌唱,唐宋诗词在出现之初,是作为唐宋时期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应运产生。虽然唐宋诗词与当今的流行歌曲属于两个时代、两种社会形态的产物,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但唐宋诗词与当今流行歌曲基本属于同一类文化形态,即大众文化,都兼有音乐文学和抒情文学的双重特性,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缘此,当今流行歌曲的词作者们找到了二者的契合点,将它们巧妙地融为一体。一大批唐宋诗词与现代音乐的流行元素相融合,因而当今众多流行歌曲中留下了唐宋诗词的痕迹,它们是唐宋诗词生命的延续。

1 唐宋诗词在当今流行歌曲中的存在形态

流行歌曲是当今社会的大众精神文化产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好和接受。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剖析过:“大众传播媒介的美学意识到必须讨人高兴和赢得大多数人的注意,它不可避免的变成媚俗的美学。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包围与渗入,媚俗成为我们日常的美学观与道德。”如此,那些与唐宋诗词联系紧密的的流行歌曲成为流行歌坛上的生力军,也因此而远离了媚俗。当下很多流行歌曲与唐宋诗词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唐宋诗词在当今流行歌曲中存在的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唐宋诗词全文整体被重新谱曲翻唱

唐宋诗词是中国文学史的华丽篇章,其中不少作品可谓字字珠玑,千古传颂。当今许多音乐创作人常用古人的思想内容表达今人的内心情感,直接挑选经典的唐宋诗词,谱上曲,翻唱唐宋诗词。如邓丽君曾翻唱过有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经典诗词。将唐宋诗词直接谱曲翻唱,使唐宋诗词直接成为流行歌曲的表现主题和内容,也给了流行歌曲另一种表现空间,考较着流行歌曲创作人对文化的把握,丰富了流行歌曲的表现功能,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层次。

1.2唐宋诗词标题与名句被流行歌曲引用

唐宋诗词精短,其表达的情感意味深远,尤其是一些经典名句和标题更是精炼,一些流行歌曲引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作为歌词,就在于唐诗宋词的标题简短而具有深度,能够

恰如其分地表达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

1.2.1以诗词标题或名句为歌曲名,同时引用诗词原句

唐宋诗词历经千年,至今仍有很多名言警句被人熟知。这些经典的名言警句,或是表达形式巧妙,或是情感流露真挚,或是人生哲理探析透彻。当今的流行歌曲为了凸显歌曲的情感主题,或是阐述某个人生哲理,往往引用唐宋诗词的经典名句,同时还使用原诗词的标题、名句为歌曲名。如:“花非花,雾非雾,美丽难得糊涂,将错就错地潇洒享受片刻。夜半来,天明去,人与私情拉扯,不如就像个过客笑看红尘。(FIR的《花非花》)引用白居易《花非花》的原标题和词句“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将现代语言和原诗词句相结合,流行歌曲在原诗词情调的基础上,赋予更多情感内容。 1.2.2诗词标题或名句被掺杂在流行歌曲中

许多词作者为了使歌曲情感突破歌词的局限,同时又能让歌曲更具优雅气韵,把唐宋诗词的标题或经典名句掺杂在流行歌曲中,如“昨日象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 掺杂了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这样既凸显歌曲表现的情感主题,也是唐宋诗词情感与现代人情感体验相融合的体现,更为流行歌曲营造一种典雅韵味。

2 唐宋诗词的情感主题在当今流行歌曲中的延续

当今流行歌曲与唐宋诗词虽然处于不同时代,人们的经历各有不同,由此洐生出的情绪感受也会相去甚远,但某些古人所经历的心理应变放在今日也同样可以适用,那么用以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同样也会是今人的心理映照。

2.1爱情主题

在唐宋诗词中,爱情主题屡见不鲜。唐宋诗词多以描写妙曼女子的形象展现爱情题材,例如“倚着云屏新睡觉,思梦笑。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张泌《杨柳枝》)当今流行歌曲,可谓写尽爱情百态,把当代人的心态刻画的淋漓尽致。例如“化成夜模糊我的视线,失去爱生命最苦的那天……弱水三千,等到你的出现,坚信月圆,盼着你的明天。”(周传雄《弱水三千》)。在特定的历史进程中,给爱情以充满人情味和世俗性的不同表述与诠释,这便是唐宋诗词及当代流行歌词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2.2友情主题

友情是任何时代都不会缺少的一种情感,唐宋文人常常通过离别诗词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江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当今流行歌曲中的友情主题不仅仅只通过离别歌曲来表达,更多的是描写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和真挚的情感。如“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周华健《朋友》)

2.3家国情怀主题

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里,乡情和亲情总是难以割舍,班固《汉书·元帝纪》云:“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指出了汉民族恋土守乡、重视亲情的民族性格。唐宋文人对于亲人和家庭的牵挂,又往往会延伸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祖国的眷恋。当祖国遭受战争的蹂躏,陆游发出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感慨。当今流行歌曲中除了个人情感的表达之外,也有不少家国情怀主题的流行歌曲,如“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彭丽媛《歌唱祖国》)

2.4军旅生活主题

唐宋诗词中也有不少以军旅生活为内容的诗词,或赞扬将士奋勇杀敌的爱国情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四》),或表现战争的残酷“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当今流行歌中以军旅生活为歌曲内容的流行歌曲也不少,大多表述军队生活画面,如“风雨中几多浪漫真情,一起品尝一起回味。刚强中几分温柔娇美,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行进在赞美的目光里。”(军旅歌曲《军中姐妹》)

3 唐宋诗词中的意境被当今流行歌曲借鉴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古为今用。许多现代的流行歌曲词作者借用古典诗词中的意境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展现现代的故事情感,拓宽创作思路。他们往往用现代通俗语言对古典诗词中的意境进行重新诠释,化雅为俗,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3.1流行歌曲歌词意象的古典化

孟建安在《得体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指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一些普通的东西、景物携带上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它们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组合成了特定的意象,成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以“杨柳”为例,古人向来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由此这个意象便带有“离别”、“留恋”的意味。如“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当今不少流行歌曲歌词使用了这些携带着中国文化气息的意象,无形中具有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韵味,如“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着我”(周杰伦《娘子》)。

3.1.1选用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事物为意象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前人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积淀为一种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风俗习惯和审美趣味。那些具有固定文化内涵的意象,充当了承传这种文化传统的载体。歌词中古典化的意象,由于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被用在当今流行歌曲之中,容易引起欣赏者的认同感,能够扩展歌词的内蕴和外延,便于理解,易于被接受。

3.1.2选用或重组唐宋诗词中的语句为意象

直接撷取前人成句,或者间接化用前人成句入词,隐括前人的诗文入词,通过重组或萃取前人成句,将其转化为符合自身情境需要的独特意象,此类现象在当今流行歌词创作中屡见不鲜。如周杰伦《发如雪》这首歌不但选用诸如“前世柜”、“焚香”一类传统意象,而且巧妙地将李白《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24]四句诗浓缩为“发如雪”这一鲜明而独特的意象。

3.2流行歌曲歌词意境的诗意化

当今许多流行音乐创作者,常将唐宋诗词中的意境融入当今的流行歌曲中,给人强烈的画面感。例如周杰伦的《千里之外》中的离别,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有着相似的感伤意境;词中“我等燕归来”,明显化用晏殊“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的词句。这首歌诗化的意境写出了恋人之间无法厮守只能遥思的细腻感情,传递出一种哀怨惆怅的情绪。由于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作为背景,又结合了现代视角,这些歌曲所表现的情感比原诗更为丰富细腻,更重要的在于能够赋予唐宋诗词以新的生命力,使它们走出“阳春白雪”的象牙塔,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

4 唐宋诗词的语言风格和句式被流行歌曲借鉴

用唐宋诗词的语言风格和句式来创作现代流行歌曲,一方面使其歌词创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精练、含蓄内敛的特质,另一方面,唐诗宋词往往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悠长的韵味。

4.1唐宋诗词语言风格被借鉴

当今流行歌词对唐宋诗词语言风格的借鉴也十分明显,歌词语言既充满新时代的气息,又具有古典语风的魅力。例如借鉴豪放风格的歌曲《精忠报国》“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其风格恰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旷达豪迈。

4.2唐宋诗词的句式被借鉴

苏珊·朗格说:“衡量一首好歌词的尺度,就是看它转化为音乐的能力……歌词必须传达一个可以谱写的思想,提供某种感情基调和联系线索,以此来激发音乐的想象力”,这就要求歌词本身具有音乐性和旋律美。当今的流行歌曲创作者很多都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和启发。如:“沦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黄霑《沧海一声笑》) 这种杂言句式的歌词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极具节奏感和音韵美。

结语

以上我们探讨了当今流行歌曲中的各种唐宋诗词元素。唐诗宋词从素材来源、意境营造、情感把握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为当今流行歌曲的制作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摹本。唐宋

诗词的词句被当今流行歌曲引用,其意境也融入到当今的流行歌曲中,这都是对唐宋诗词的现代诠释和演绎。当代流行歌曲盛况空前,却也存在不少弊端。要产生好的作品,创作者深厚、全面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意识是必要的前提。因此,强化艺术工作者的古典文化修养,努力追求诗的悟性,使当今流行歌曲的情感更为真诚细腻,使其语言更为简练精确,将古典诗词的元素恰当地融入到歌曲中,方能创作出更有内涵、更有生命力的作品来。

参考文献:

○1严斯信,严增平.尚书·尧典今绎[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审美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李名方.得体修辞学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4许自强.歌词创作美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三联书店,1997. ○6黑格尔.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7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8李白著,瞿蜕园,朱金成校注.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姚学贤,龙建国.柳永词详注及集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0辛弃疾.稼轩长短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1晏殊.珠玉词[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1○2现代出版社.经典老歌[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1. 1○3黄萌,孟楠.中国名歌500首[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1○4于歌,孟江南.流行歌曲500首[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In Today's Pop Song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Poetry Chant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ty :Wang Qiao-Qiao Instructor: Qin Qiu-Ju

Abstract: in today's popular songs in a variety of tang and song poetry, or the full text is write back cover, or title with a sentence by reference. Tang and song poetry, meanwhile, the most emotional topic in today's pop songs. In addition, today's popular songs is also a large number of beliefs to create artistic conception poetry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the lyrics are full of classical colour and poetic qualities, and the language style of the poetr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are often pop songs.

Key words: pop songs; Poetry of tang and song dynasty; 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