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教师招聘考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心理学 教师招聘考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401dcd6bd97f192379e925

164. 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 A.算法式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逆向搜索 D.爬山法 D

165. 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认知态度 D.顿悟 B

166. 砖一般用于建筑中,但人们有时想不到它在黑夜中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这说明( )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认知态度 D.顿悟 B

167. 鲁班借助丝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发明了锯,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 A.功能固着 B.迁移 C.定势 D.原型启发 D

168.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D

169.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创新性思维 B.发散性思维 C.逻辑性思维 D.想象思维 B

170.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匠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新奇性意见,表明其思维具有( ) A.变通性 B.独创性 C.流畅性 D.指向性 B

171.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A

172.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 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B

173.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为( ) A.推理式 B.启发式 C.讨论法 D.头脑风暴法 D

174. 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C

175. 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D

176. 认为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哈特斯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章志光 B

177. 班杜拉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行为主体的观察 B .先天的遗传 C. 后天的环境影响 D .教育者的说服教育 A

178. 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 A.自律道德 B.无道德规则 C.他律道德 D.依存性道德 C

179. 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 A. 无律阶段 B. 他律阶段 C. 自律阶段 D. 自由阶段 C

180. ______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 ( )

A.中学阶段 B.小学阶段 C.大学阶段 D.幼儿期 B

181. ______是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 )

A.小学阶段 B.幼儿期 C.中学阶段 D.大学阶段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