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教师招聘考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心理学 教师招聘考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9401dcd6bd97f192379e925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A

29.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 )

A.运动知觉 B.听知觉 C.空间知觉 D.时间知觉 D

30. 胖人宜穿竖条的衣服,瘦人宜穿横条的衣服,是为了利用_____改变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 A.适应 B.错觉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

错觉是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扭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扭曲的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B

31. 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 (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A.重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再认和再现是记忆的一个基本过程,是和识记、保持两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记忆过程,也是识记和保持过程的表现和结果。在心理学里,再认和再现被认为是评价记忆巩固水平的重要指标。 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认得它是从前感知过的,叫做再认。

D

32. 若要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通过_____来完成的。( )

A.延长记忆的时间 B.扩大每个组块的信息量 C.增加记忆的内容 D.改变记忆的速度 B

33. 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 B

34.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 A.倒摄抑制 B.前摄抑制 C.干扰 D.抑制 A

35. 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在( ) A.中间部分 B开始和结尾部分 C.不一定 D.都一样 B

36. 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 )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B

37. 一篇课文,如果记忆20次刚好能够达到背熟,那么如果要想达到最佳的学习程度,应该记忆( )次。 A.20 B.25 C.30 D.40 C

38. 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

A.是稳定时期 B.是最佳时期 C.是较慢时期 D.已开始有所下降 B

39. 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天安门”时,头脑中出现天安门的形象,这是( ) A.回忆 B.重现 C.表象 D.想象 C

40. 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环节是( ) A.想象 B.表象 C.需要 D.记忆 B

41. 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 ) A.感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D 42. “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灵活性 C.直觉性 D.间接性 A

43. 成人修理钟表,一边修理一边寻找故障原因,这属于( )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A

45. 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参观,我们事先会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这

是(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C

46. 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进行某种推理、判断属于(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C

47. 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 )A.辐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创造思维 D.直觉思维 B

48. 到一片稻田,心中想着把它变成高尔夫球场后的样子,这种心理过程属于:( ) A. 感觉 B. 知觉 C. 想象 D. 思维

.普通心理学中的解释: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思维是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

C

49. 读毛泽东《沁园春.雪》,脑海中浮现北国冬日景象,这是( )A.思维 B.记忆 C.再造想象 D.幻想 B

51.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 )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中年级 C.小学高年级 D.初中 A

52. 初中学生的想象( )

A.多为有意识有目的的 B.全数有意识有目的的 C.意识性目的性较差 D.多为无目的无意识的 A

53. 人在某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目的性 D.能动性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B

54. 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以上三种注意都不是 B

55. 背课文时,我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集中注意每句的意思、句子的衔接,反复试背,这种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三者综合 B

56. 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还可以作笔记,这属于注意的( )A.广度 B.转移 C.分散 D.分配 D

57. 有的学生在上课时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A.分配 B.分散 C.转移 D.广度 B

59. 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 )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D

60. “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在_____方面的一个品质。( ) A.广度 B.转移 C.分散 D.分配 A

61. 幼儿通常很难长时间将注意保持在教师讲课的内容上,这属于( )差。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广度 C

62.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是( )A .没有关系的 B .不能转化的 C .可以转化的 D.没有区别的 C

63.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_____的绝好写照。(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