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四节核力与结合能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四节核力与结合能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8b3728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d8

精心制作仅供参考 鼎尚出品

第四节 核力与结合能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54

1.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使核子能够克服库仑斥力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力称为核力。

2.核力是一种短程力。在约0.5×10小于0.5×10

-15

-15

m~2×10

-15

m的距离内主要表现为引力;在

m的距离内,核力又转变为强大的斥力。

3.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又称为原子序数,排在周期表比较靠后的元素对应的原子核叫重核,排在周期表比较靠前的元素对应的原子核叫轻核。

4.一般排在周期表最前面的轻核的质子和中子数相等,大多数重核是中子多于质子。 5.要把原子核拆散成核子,需要克服核力做功,需要提供一定的能量。反之,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会放出一定的能量,这个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

6.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为该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它反映了原子核结合的紧密程度,平均结合能越大,核越稳定。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54 核力及其性质 1.核力的定义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使核子能够克服库仑斥力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力称为核力。

2.核力的性质

(1)核力是一种很强的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得多

(2)核力是一种短程力,在距离较大时核力远小于库仑力,在距离较小时核力远大于库仑力。在距离小于0.5×10

-15

m时,核力表现为斥力,因此核子不会融合在一起。

(3)核力与核子是否带电无关,在原子核中,质子与质子,中子与中子,中子与质子间的核力大致相等。

(4)核力是一种具有饱和性质的交换力,即一个核子只与邻近的几个核子作用,而不是和原子核内所有核子作用。这种性质称为核力的饱和性。

鼎尚出品

精心制作仅供参考 鼎尚出品

(1)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四种相互作用是: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其中,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

(2)弱相互作用,作用范围在10

-18

m以内,作用强度比电磁力小,是引起原子核β衰

变的原因,即引起中子—质子转变的原因。

1.关于核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力同万有引力没有区别,都是物体间的作用 B.核力就是电磁力

C.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2×10D.核力与电荷有关

解析:核力是短程力,超过2×10

-15

-15

m之内

m,核力急剧下降几乎消失,故C项对。核力与万

有引力、电磁力不同,故A、B两项不对。核力与电荷无关,故D项错。

答案:C

重核与轻核、质量亏损 1.重核与轻核 (1)重核:排在周期表比较靠后的元素对应的原子核叫重核。 (2)轻核:排在周期表比较靠前的元素对应的原子核叫轻核。

(3)排在83号元素铋之后的原子核都不稳定,它们自动分解或衰变成更轻的原子核,排在第92号元素铀之后的原子核十分不稳定,无法在自然状态下存在。

2.质量亏损

(1)定义: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质量之和的现象称为质量亏损。 (2)理解:所谓质量亏损并不是部分质量消失,或质量转变为能量,而是指静止质量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包括静止质量和运动质量,质量亏损时,减少的静止质量转化为和辐射能量相联系的运动质量。

3.质能方程

(1)公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物体的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关系是

E=mc2(或者ΔE=Δmc2)

这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质能联系方程,简称质能方程。 (2)进一步理解:

①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和能量不可分割,一定质量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是确定的,等于光速的平方与其质量的乘积。

②质量和能量是物质的属性之一,质量和能量在数值上的联系绝不等于这两个量,可相

鼎尚出品

精心制作仅供参考 鼎尚出品

互转化,质量不能转化为能量,能量也不会转化为质量。

(1)核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质量亏损并不违反质量守恒。 (2)质量亏损也不是核子个数的减少,核反应中核子个数是不变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就是能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由E=mc可知,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用物体的质量作为它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

C.核反应中发现的“质量亏损”是消失的质量转变成为能量

D.因在核反应中能产生能量,有质量的转化,所以系统只有质量数守恒,系统的总能量和总质量并不守恒

解析:E=mc说明能量与质量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并不能说明能量和质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故A错B对。质量亏损是由静止的质量变成运动的质量,并不是质量转化成能量,故C错。核反应中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故D错。

答案:B

结 合 能 1.结合能

(1)概念:由于核子间存在着强大的核力,要把原子核拆散成核子,需要克服核力做功,也就是说需要提供一定的能量。反之,根据能量守恒,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也会放出一定的能量。我们把这个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

(2)理解:一个氘核被拆成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时,需要能量等于或大于2.2 MeV,可用γ光子照射获得。核反应方程为γ+1H―→1H+0n。

相反的过程,当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会释放出2.2 MeV的能量。这个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核反应方程为1H+0n―→1H+γ。

2.平均结合能

(1)概念: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为该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

(2)意义:平均结合能的大小能够反映核的紧密程度。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就越难拆开,表示该核越稳定。

(3)规律:核子数较小的轻核与核子数较大的重核,平均结合能都比较小;中等核子数的原子核,平均结合能较大,表示这些原子核较稳定。

3.结合能的计算 (1)根据国际单位制计算

①根据核反应方程,计算核反应前和核反应后的质量亏损Δm。

鼎尚出品

2

2

211

112

精心制作仅供参考 鼎尚出品

②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计算核能。其中Δm的单位是千克,ΔE的单位是焦耳。

(2)根据实用单位计算

①明确原子单位u和电子伏特间的关系 1 u=1.6606×10由E=mc得

1.6606×10×2.998×10ΔE=-19

1.602178×10=931.5 MeV

②根据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 MeV能量,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数乘以931.5 MeV,即ΔE=Δm×931.5 MeV

其中Δm的单位是u,ΔE的单位是MeV。 (3)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来计算核能

参与核反应的粒子所组成的系统,在核反应过程中的动量和能量是守恒的,因此,利用动量和能量守恒可以计算出核能的变化。

(1)注意区别结合能与电离能

要使基态氢原子电离,也就是要从氢原子中把电子剥离,需要通过碰撞、施加电场、赋予光子等途径让它得到13.6 eV的能量。这个能量实际上就是电子与氢原子核的结合能,不过通常把它叫做氢原子的电离能,而结合能一词只用在原子核中。

(2)单个核子无结合能,如0n。

3.(双选)对结合能、平均结合能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原子核均具有结合能

B.自由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可能吸收能量 C.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D.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解析:由自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核力做正功,释放出能量,反之,将原子核分开变为自由核子需要赋予它相应的能量,该能量即为结合能,但它的平均结合能不一定大,平均结合能的大小反映了原子的稳定性。故B、C错,A、D正确。

答案:AD

1

-27

8

2

2

-27

2

kg,1eV=1.602178×10

-19

J

eV

对应学生用书页码P56

对原子核结合能和平均结合能的理解 鼎尚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