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欣赏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当代艺术欣赏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872e93a83c4bb4cf7ecd1e3

课 程 论 文

学年学期课程名称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任课教师提交时间成 绩

2012~2013(一) 中国当代艺术欣赏

摘要:陈丹青,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西藏组画》开创了一种风格,他,是一个大师;一张辞呈,无奈的离开清华,他,是一个先驱者。看他的朴实,看他的无奈,看他心中的忧郁——中国的当代艺术,该何去何从?

为期九周的当代艺术课,让我对艺术有了些许思考。我不懂艺术,写点东西,也许都是外行话。望老师多多包涵。

关键字:陈丹青 西藏组画 辞职清华 一个外行者的话(—— 艺术 艺术创作 什么是艺术 )

2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人物概述

一路轰动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文革”流放农村。1970年至1978年,陈丹青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远离亲人,在水深火热的生活、 劳动中仍坚持自习绘画。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并入选“全军美展”“全国美展”。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已是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陈丹青属于初中文化,自学成才,在多个领域成就斐然。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使他获得了一纸文凭。

1980年,陈丹青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西藏组画》而成为中国艺术界巅峰人物,引起极大轰动,至今余韵不绝。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1982年,陈丹青辞职移居美国。2000年陈丹青回国并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对教育制度的教条、刻板难以认同,陈丹青遂于2004年10月愤然辞职。再次轰动社会,并引起极大关注。陈丹青被推崇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位公共知识分子”“2005年度中国十大精英男士”“大时代锐仕”,并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聘为荣誉教授。 人格魅力

陈丹青是位通才,作为画家,他的写作风格卓然;他的臧否深刻犀利痛快。他对中西艺术及社会现象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思考。陈丹青做过很多演讲、访谈,他对教育、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社会诸多现象有独到见解。并以其率性与机智,给予公众心智与感受力的冲击,是目前中国

3

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者,是中国具有良知与鲜明的独立人格、敢于公开表达自己思想与观点,并大声疾呼的公众人物;是被很多人认可的一位现代中国以自由主义精神深刻思考的坚定先行者。

在陈丹青身上,有着现在很多知识分子已经不具备的人道情感和人格力量,敢于对现实提出质疑,对很多社会事件有着知识分子本该有的冷静思考和犀利批判。公众对陈丹青的掌声与拥护,也传递了一种渴望:便是希望这个国家多几个陈丹青来改变集体沉默、习惯了伪装的时代面孔,希望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再勇敢一些、再犀利一些、再清醒一些。每一个他都是真实的他,那股子独有的对真实的追求就是他——陈丹青。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真实的陈丹青,这个有器识,有胆识的知识分子。

西藏组画

溯源与颠覆

1978年,陈丹青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1980年,陈丹青为准备毕业创作,二次进藏体验生活,创作了七幅油画以及一沓速写。七幅油画分别为:《母与子》《牧羊人》《朝圣》《进城之一》《进城之二》《洗头》《康巴汉子》。后来被约定俗成地统称为《西藏组画》。此时陈丹青只有27岁。

1980年,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引起了美术界与文艺界的极大震动,所有文艺报刊争相刊发与评论。《西藏组画》奠定了其中国美术里程碑式的历史性地位,被誉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西藏组画》持续获得广泛的关注、评论、研究,并蜚声海内外。至今艺术界仍存在着“陈丹青情结”。

《西藏组画》被公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与发轫。同时,《西藏组画》还是对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政治主题性创作模式的颠覆。在特殊的历史时代,难能可贵地首次公然摒弃主题性的虚假喧嚣,还原于艺术的真诚,将视野专注于身边、非英雄、非主题的生活真实。蕴含了一种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的进一步思考与呼唤。《西藏组画》成为20世纪70、80年代交替时期写实主义思潮的发端与代表,影响深远,为其后国内“85新潮”及现代艺术运动埋下了伏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