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忽必烈改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7课 忽必烈改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7efaf6048d7c1c708a14594

一.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对于“忽必烈改制”没有做具体的要求。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可以将课本的第2、3、4框题作为教学内容,第一框题学生自己掌握。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原因、大致内容、结果以及特点、影响等。

2.理解忽必烈改制的背景,初步分析改制的特点,认识改制的深远影响。试比较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分析“汉法”与“旧制”的实质区别。 3.情感培养:体会忽必烈改制为蒙古族的发展作出的努力以及改革的阻力下的灵活性。 三.学习方法:自学辅导法、比较法。

四.学习重点:忽必烈改制的内容的分析与特点的总结。 五.学习难点:忽必烈改制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导入:蒙古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生活在蒙古高原。12世纪中期,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然后建立了蒙古汗国。蒙古汗国建立后对周围地区进行长期的征伐战争,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

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公元1260年继承了汗位,建都大都(今北京)。到1271年,忽必烈正式称皇帝,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他就是元世祖。元世祖逐步巩固对北方的统治以后,就集中力量攻打南宋,终于灭了南宋。公元1279年,实现了中国南北大统一。

第7课 忽必烈改制

一、忽必烈改制的原因

1、忽必烈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深感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立志进行变通创新的改革。

2、蒙古国疆域辽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但统治机构落后,须建立完善的国家机构加强统治。 3、忽必烈即位前,蒙古旧俗阻碍社会发展。(屠杀、游牧) 忽必烈即位前后,“汉法”与“旧俗”之争十分激烈。“汉法”是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即先进的封建文化;“旧俗”主要指蒙古地区的游牧文化,即落后的奴隶制文化。两者之争的实质是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4、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为改革创造了条件。 5、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鼓动。 二、忽必烈改制的内容

(一)体制更新(政治方面:改革政体)

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1)在中央

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

a.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b.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 c.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上

①设置行中书省(十大行省):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西南: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3)兵民分治

(4)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 (5)实行民族分治政策

有效地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转变立国之本(经济方面:农桑立国)

A、确定立国方针:农桑立国

B、建立农业机构: 劝农官、大司农司

C、完善农业法规:颁布诏令严禁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实行屯田;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 颁布“农桑之制”. D、重视技术指导:《农桑辑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

使饱受战争破坏的北方农业进入了缓慢恢复发展的时

期。

三、忽必烈改革的历史意义

1、在改革初期使得北方经济全面恢复。

2、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3、实行“汉法”加强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忽必烈的改革精神及吸收先进文化的大度值得我们学习。

一、 元世祖忽必烈的历史贡献及元朝的历史地位 1、历史贡献:

(1)长期征战,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统一,是元明清五六百年统一局面的开创者。

(2)在西藏设宣政院,在澎湖设巡检司等措施,使中国发展成为幅员最辽阔的国家。

(3)首创行省制度,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举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4)确立“农桑立国”方针,将汉族的生产方式作为基本国策,大大加速了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5)将边疆各族和汉族相互迁徙,既开发了边疆,又加速了民族融合,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2、元朝的历史地位:

(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创建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它存在虽不足百年,但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2)元朝也曾实行过民族分化政策,加强蒙古贵族对各族人民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