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7c59cc7da38376baf1faeb5

资持股比例最高。在此之前, 以国际金融公司(IFC)所持南京市商业银行15%股权视为最高。月初, 中国银监会宣布将单一外资银行入股内地银行的投资比例, 由原来规定的15%提高至20%。

“恒生是首家突破入股内地银行超过原15%上限的外资银行, 恒生也由此成为兴业银行第二大股东。”高玉桂说。福建省政府是兴业银行最大股东, 持有该行34%股权。除恒生外, 兴业本次增资扩股还包括另外2个外方投资者: 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及世界银行集团成员之一的国际金融公司。两家机构将分别购入兴业经扩大股本的5%及4%股权。

意义: 收购涉及金额最大以及外资持股比例最高。 涉及要点: 外资收购、金融开放、国有股转让

7. 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中国银行10%股权

2005年8月18日,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宣布与中国银行签订战略性投资与合作协议。苏格兰皇家银行牵头的财团决定收购中国银行10%的股权, 此项收购耗资31亿美元, 是目前银行业内单笔并购额最大的一例。

意义: 银行业上市前引进的最大战略投资者, 也是中国银行业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8. 英国汇丰银行入股交通银行

2004年8月6日, 汇丰银行宣布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名义与交通银行签署入股协议。汇丰银行以每股1.86元入股, 持有77.75亿股交行股份, 占该行增资扩股后19.9%, 共计人民币144.61亿元, 折合17.47亿美元。入股后汇丰将成为继财政部之后交行第二大股东。

意义: 这笔交易创下当时外资参股中资银行金额最高的纪录。 涉及要点: 金融领域、战略投资、外资收购

9. 花旗入股浦发银行(外资首次收购A股股权)

2003年9月18日公司接股东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通知, 国务院国资委已同意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与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据悉, 这是A股市场首例外资成功受让银行上市公司股权案。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 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将其所持的浦发银行29,850万股国家股中的10,845万股转让给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 上海久事公司将其所持的浦发银行22,950万股国有法人股中的7,230万股转让给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

本次股权转让后, 花旗银行海外投资公司将持有浦发银行股份1807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4.62%, 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与此同时,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 浦发银行第一大股东将由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其持有浦发银行25,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44%。

涉及要点: 外资收购、金融上市公司。

10. 米塔尔钢铁公司控股华菱管线

2005年1月, 作为华菱管线的控股股东, 华菱集团与米塔尔钢铁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前者将其持有的华菱管线74.35%国有法人股中的37.175%转让给米塔尔。转让后, 米塔尔与华菱集团在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此后, 随着国内钢铁行业新政策出台, 明确规定外商不能控股国内钢铁企业的背景下。并购双方重新谈判, 米塔尔钢铁公司同意其购入的股权减少0.5%, 以1%的股权差距屈居第二大股东。

意义: 跨国公司首次收购中国钢铁企业股份。

涉及要点: 外资收购、钢铁行业外资控股、协议转让、收购资源及基础设施行业上市公司。

11. 张裕集团股权转让

2005年1月18日, 意大利意利瓦公司以4.81亿元购得张裕集团33%股权; 美国国际金融公司以1.46亿元购得张裕集团10%股权。新的股权结构为, 烟台市国资委持有12%的股权, 境外机构共持股43%的股权, 职工和管理层持有的45%的股权, 张裕集团完成了股权多元化国际化的改造后管理层成为第一大股东。

意义: 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和MBO并举 涉及要点: MBO、外资收购、国有股转让

12. 燕京入主惠泉

2003年, 宣布燕京啤酒出资现金3.624亿元, 受让福建惠安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的福建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148%的股权, 交易完成后燕京将成为惠泉啤酒的第一大股东。这是国内首家两大上市啤酒公司间的并购活动。业内人士分析, 燕京入主惠泉对福建啤酒业影响是巨大的, 福建啤酒市场将再次洗牌。

涉及要点: 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啤酒行业并购、国有股转让

13. 美国AB集团、南非SAB集团争购哈尔滨啤酒

2004年6月, 哈啤原第一大股东, 世界第二大啤酒集团南非SAB Miller PLC(简称SAB)宣布接受世界第一大啤酒集团美国安海斯Anheuser-Busch Limited(简称AB)以每股5.58港元收购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0249.HK)股票的报价, SAB向AB出售它所持有的29.41%哈啤股权, 总价为50多亿港元, AB成为哈啤第一大股东。到2004年8月, AB公司已持有哈啤全部股份的99.91%, 并依例强制收购余下股份, 哈啤从联交所退市。

意义: 外资收购在境外上市的公司, 引发了中国啤酒行业的并购大战, 中国啤酒行业重新洗牌。

涉及要点: 外资收购、H股收购、要约收购、退市。

14. 哈药集团与哈药股份的重组

2004年12月14日, 哈尔滨国资委与中信资本投资、美国华平投资、辰能投资与签署协议, 共同斥资20.35亿对哈药集团以增资方式进行重组。之后在12月20日哈药集团以每股5.08元的价格向所有流通股股东发出收购哈药股份要约的公告, 预计收购资金总额为41.16亿元左右。一旦要约收购成功, 哈药集团将重新成为第一大股东并至少持有95%股份。按照规定哈药集团要约成功之后还需将持股比例减到75%以下, 否则将面临退市成为国内证券市场第一个私有化案例。

同年12月14日, 哈尔滨市国资委、哈药集团、中信资本、美国华平投资和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五方共同签署了《重组增资协议》。三家投资公司以现金方式向哈药集团增资扩股20.35亿元人民币, 分别获得哈药集团22.5%、22.5%和10%的股份, 成为哈药集团的新股东。原股东哈尔滨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持有45%的股权。

2005年9月20日, 举行了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庆祝仪式。这标志着历时一年之久、创黑龙江省单项引资历史之最的哈药重组增资改制工作圆满完成。重组后哈药集团第一届董事会确定的“招商改制内部整合对外购并=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的发展思路进入实施阶段。

涉及要点: 资产重组、要约收购、外资收购

15. 华源集团收购北京医药集团、鲁抗集团(医药)

2004年11月中旬, 中国华源集团通过旗下中国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中国高新技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以现金9.28亿元、2.32亿元增资北药集团, 合计持有改制后北药集团50%的股权; 由此, 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将正式成为北京医药集团新的控股股东。几乎同时, 华源通过其控股的上海医药集团重组国内四大抗生素企业之一的鲁抗集团, 预计用不超过10亿元的资金取得鲁抗集团60%的股份。

意义: 华源的医药帝国并购之路, 结合后来的华源危机, 谈并购中的整合问题。 涉及要点: 资产重组、行业整合、医药行业收购

16. 百联集团整合上市公司(商业企业)

2004年4月7日, 上海百联集团旗下的上海第一百货公司与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 进行吸收合并。合并后以第一百货为存续公司,华联商厦注销独立法人地位, 原华联商厦股东所持有的华联商厦股票将按照比例折换成第一百货的股票。本次合并是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在国内尚属首例。

同年8月百联集团将通过股权行政划拨方式, 收购第一百货、华联商厦、华联超市、友谊股份、物贸中心5家上市公司相关股权, 并成为这5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实施资产划转后百联集团将拥有总资产284亿元, 7家上市公司, 是一个特大型流通产业集团。

意义: 第一起上市公司之间的换股合并案。

涉及要点: 吸收合并、国有股权划转、商业上市公司整合。

17. 中信证券、吉富公司争购广发证券

2004年9月初, 中信证券做出了收购广发证券的决议; 2004年9月3日, 广发证券员工联名发布《公开信》反对中信证券对广发证券的收购, 并创立深圳吉富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集资2.5亿元与中信争购广发证券的股权。随后, 深圳吉富8888万元人民币收购云大科技所持广发证券3.83%的股权、以总价2.015亿元人民币收购梅雁股份所持有的广发证券8.4%股权, 成功持有广发证券的12.23%股权,成为广发证券的第四大股东。中信随后宣布撤销对广发证券的要约收购。

意义: 第一例证券公司之间的恶意收购失败案例 涉及要点: 证券公司之间收购、恶意收购、反收购

18. 荷兰飞利浦集团增持苏飞股份

2002年8月中旬, 荷兰皇家飞利浦中国集团与苏州孔雀电器(集团)公司签署关于飞利浦消费电子有限公司(简称\苏飞\股份转让的协议, 飞利浦在合资公司中的股份从51%增加到80%, 孔雀则从49%减持至20%。涉及转让金额4.3亿人民币。

意义: 转让国有股权严格采用国际标准的企业定价方法, 并参考了中国的市场指数, 引起业界的关注。

涉及要点: 外资收购、国有股权转让定价

19. 雨润收购南京中商

2004年11月29日, 雨润首次举牌南京中商。当日, 江苏地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在二级市场购得南京中商7347844股流通股, 占南京中商总股本的5.11%。此后, 雨润集团以江苏地华为先锋, 开始了连续举牌, 至2005年2月18日累计持有南京中商流通股33265787股, 占总股本的23.17%, 成为南京中商第一大股东。

2005年12月5日, 南京中商再次发布公告称, 江苏雨润集团旗下江苏地华又通过上交所增持了部分南京中商的流通股, 按此计算雨润集团共购得南京中商流通股3629.6万股, 占南京中商总股本的25.29%。

意义: 这是在原《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出台后, 通过增持流通股跨行业直接并购上市公司的第一起案例, 14次举牌也创下了16年来沪深股市收购案的最高纪录。

涉及要点: 二级市场举牌收购、跨行业并购

20. 金鹰集团收购南京新百

2004年4月, 金鹰集团以1.21亿元买下新百集团4家国企的资产, 并完成了这些企业的改制和产权交割。当年5月, 金鹰集团向新百集团注入3.6亿元资金, 用于受让南京新百的国有股权。不过, 后来南京国资政策有变, 提出了‘有进有退、优进劣退’的指导方针, 南京新百国有股权转让暂时搁置。国有股权转让暂时搁置后, 金鹰集团把目标瞄准二级市场, 希望通过增持流通股, 加强对南京新百的控制。从2004年2月起, 金鹰集团历经10余次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