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毛邓三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78a129d51e79b8969022605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改革 C.发展生产力 D.物质利益原则 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A.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实行自由民主制度 D.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3.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

A.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C.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D.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从( )开始。 A.城市 B.边远地区

C.农村 D.北京

6.我国开始全面改革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 C.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 D.党的十四大以后 7.首次提出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 ) 。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邓小平

8.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 ) 。 A.完全相适应 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C.完全不适应 D.有点适应有点矛盾 9.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 A.靠自己的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

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

10.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是( ) 。 A.生产力综合国力的增强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整个社会的发展 11.改革的重点是( ) 。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12.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 ) 。 A.发展 B创新 C.改革 D.稳定

13.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 ) 。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14.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 ) 。

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5.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

A.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B. 社会主义本质学说

C.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6.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 ) 。 A.是发展的前提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17.( )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 D.发展 18.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与时俱进 B. 开拓创新 C. 改革开放 D.快速发展

19.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十一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四中全会 D.十一届五中全会 20.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 )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创新 21.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 ) 周年。

A.20 B.25 C.30 D.35

22.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开拓利用两个市场,即( )。 A.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B.国营市场和个体市场

C.沿海市场和内陆市场 D.人才市场和科技信息市场 23.我们应当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 )。 A.对外开放 B.商品输出 C.资本输出 D.人员交流 24.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

A.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B.世贸组织发展的要求 C.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D.改变经济落后状况的要求 25.对外开放是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前提和基础是( )。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26.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 )。

A.相互矛盾的 B.相互对立的 C.相辅相成的 D.互不统一的

27.我国目前需要对外开放,但今后经济及技术水平提高了,( )。 A.仍然需要实行对外开放 B.不需要实行对外开放

C.部分需要实行对外开放 D.根据情况需要实行对外开放 28.江泽民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29.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 ) A. 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0.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 )

A.社会制度竞争 B.科学技术竞争 C.经济资源竞争 D.劳动力素质竞争 3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

A.一项长期的国策 B.一项权宜之计 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32.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 )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3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 34.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 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3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 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

3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征是________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实行改革开放

C. 坚持邓小平理论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7.坚持改革开放是

A.立国之本 B.强国之路 C.政治保证 D.奋斗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 。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之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

A.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B.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3.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 A.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改革是发展的目的 B.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的前提 C.稳定是改革的前提,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D.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的基础

4.邓小平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丢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 。

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的特点是( ) 。

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 6.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 。

A.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是相辅相成的 B.对外开放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C.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D.对外开放是自力更生的立足点

7.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 ) 。 A.两个市场 B.两种资源 C.两套本领 D.两种优势

10.邓小平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因为( ) 。 A.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发展

C.保持国内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D.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11.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12.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 ( )。 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C. 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1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 ) 。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C.多层次的对外开放 D.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14.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 )。

A.经济体制 B.公有制 C.按劳分配 D.人民民主专政

15.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 ) A.基本矛盾 B.敌我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人与自然的矛盾

16.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 )。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C.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8.“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 )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 19、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 )

A、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0、实行对外开放是( )

A、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B、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C、我国实现现代化之前的重要政策 D、为了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