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幼言行互动现状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幼言行互动现状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6750c104431b90d6c85c774

开题报告 作者:葛思扬

题目:幼儿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幼言行互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开题时间:11月20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份已成为教育的头等大事。幼儿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为进入小学做准备,而是成为一个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期促进儿童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的关键的问题。

幼儿的发展是对周围事物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相互作用有多种形式,如:幼儿和环境的作用,幼儿和材料的作用,幼儿和教育者的相互作用。而幼儿和教育者的相互作用对幼儿的发展起关键作用。因为在幼儿园中,老师不仅承担着对幼儿生活的照顾、管理,知识的、技能的传授,更承担着对幼儿情绪与行为的指导、批评、控制,是儿童发展的支持者、引导者。因此,幼儿与教师相互作用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南师大教育学博士刘金波在《师幼互动行为研究》中,把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定义为互动,他认为师幼互动贯穿了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互动中教师的态度、方法直接影响幼儿的人格发展。 教师的言语行为是实现互动的外部表现,因为幼儿还不能接受文字语言信号,教师往往采用有声言语进行信息传播、情况的交流、指令的发布、行为的评价等来指导儿童,幼儿也是在教师的言语环境下西的习得习惯、获得能力、发展情感。同时,幼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是在成人创设的环境下习得语言,因此,教师的言语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深远。所以,对建立在师优互动基础上的言语行为的研究,对教师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改进教育方式、更好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二、本选题的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现状

什么是师幼互动?经过国内的一些学者的实验研究。他们认为师幼互动是指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行为及其动态过程,它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教师内在观念(包括教育观、儿童观、人才观、发展观)、教育能力和外显的教育手段、教育行为想结合的综合表现。理想的师幼关系应当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师幼关系是一种非对称性的相倚关系,即教师与幼儿是教育者与保护者,被教育者与背保护者的关系。第二、师幼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关系。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得到幼儿的真诚的爱戴。第三、师幼关系是教师必须向幼儿学习的关系。教师需要时时处处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挖掘他们的潜能,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客观的评价和反省自己的教育策略、教育要求和教育方法 ,从幼儿的发展、利益和需求出发,去思考各个教育环节。全面辨证的处理还这三层关系教育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效果。但目前,许多教师往往只看到第一层关系,忽略第二层关系,根本不想第三层关系。外国研究者又普遍认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事务性关系,而是带有明显的情感性特征。安斯莉和安德身森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教师或其他养护者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但有时可以被视为如同儿童与父母之间那样的一种感情依恋型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幼儿对教师的依恋与他们对父母的依恋是一样的也是一感情为纽带的。亚里山大、恩斯维尔、艾里克森等人相继研究证明:幼儿所经历的师幼关系对他们的发展具

有重要影响。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接受正规教育时,与教师建立积极的关系是他们适应新环境的一个很主要的方面,不同的师幼关系将影响他们不同的适应状况。这一研究又被斯腾博格和罗林斯等人进一步研究证实。他们发现在幼儿园形成的师幼关系特征甚至预先决定了在入小学后前三年的适应能力与行为。他们通过一项纵向研究得出结论:与教师有情感安全性关系的幼儿对同伴更为友好,更加爱交际,也更容易为同伴所接受,并且与同伴交往时很少发生侵犯性行为,而过于依赖教师的幼儿则表现出更多的退缩性行为与侵犯性行为。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发现师幼关系与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与学业成绩的期待相关。林奇和斯凯蒂认为,幼儿学业成绩的好坏并不取决于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而是取决于他们的社会性技能与自信,而社会技能与自信与师幼之间的互动、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以及教师对自身与幼儿关系的洞察力密切相关。

众多研究表明,现实中的师幼互动存在多种模式。国内一些研究者把它分为三种不同形式:1、互动是教师直接引发的。教师传授知识、示范技能、表现行为以影响幼儿,幼儿在受动中将认同的部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并反过来施动于教师影响教师。2、互动是由幼儿或幼儿集体引发的。幼儿时常会以言语、表情、姿势、动作向教师反映他们的困惑和喜悦,用询问、告状、聊天、显示物品或哭泣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支持、帮助、同情或安慰。3、互动方式是教师借助环境引发的。有时是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设置一定的情境,如看小消防队员演习、探访生病的伙伴等。有时教师只提供一个范围,提出一个目标,放手让幼儿去做,如调查父母的工作、观察公园中有无违反规则的现象等。这使每个小孩都有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不同的教育结构因其结构、特征和功能的差异,师幼互动的过程和方式也有所变化。教师只有不断的转换自己的角色地位来参与相应的教育过程,才能与幼儿结合成和谐、动态、多样化的互动关系。

国外的一些研究者发现不同的幼儿与教师间结成的师幼关系存在很大差异。斯若弗和他的同事在对3—4岁幼儿的师幼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即使是受过较高层次专门训练的教师,与同一班级的单个孩子结成师幼互动的关系时也有一写明显的差别,表现为:1、温暖型;2、参与型;3、支持型;4、冲突型;5、控制型。豪斯.C等研究者从幼儿角度出发,根据幼儿在互动中的情感表现与行为方式将师幼关系分为安全型、依赖型、积极调适型与消极调适型四种。而博非古德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将师幼关系分成:亲近型、关心型、漠不关心型与冷漠型。透过这些研究我们发现,即使在同一个班级中,面对同一个教师,不同的幼儿在与教师的行为往来中所为的行为与情感资源差别很大。

国外一些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影响师幼关系的第一因素是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涉及幼儿的气质倾向、行为特征与幼儿早期的人际关系经历等多个方面。费恩、格利博概、博尼的结果证实,幼儿气质内向或外向直接影响他们和教师进行的互动情况。开朗、外向且行为积极的幼儿受到教师关注与反馈的机会最多,而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孩子得到的关注、反馈最少。艾里克森、潘恩塔研究指出:在进入幼儿园前,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依恋情况,关系着他们与教师进行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我价值感与行为动机,并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环境适应能力。

研究者门发现,师幼关系还受教师自身的特征影响。其中教师的反省能力影响最大。如果教师能时时考虑到幼儿园内发生的每件事情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那么教师就会对幼儿采取积极的支持性行为,就会与幼儿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反之则不然。

师幼言语互动是师幼互动的一部份。言语即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与幼儿互动时所发出的所有有意义的、以语音为信号的语言。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的研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并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竭力主张“把言语的修养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一起,作为全体教师特别关注的对象”。教师的说话不注意,造成了师生之间

的隔阂,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严重的还使学生郁郁寡欢,造成精神创伤。那么,教师应该怎么讲呢?美国心理学家赛门斯说:“在教师的许多特性中,声调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讲,声调并不是教师的技能和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一种不好听的或低沉的声调很可能阻碍教师事业成功。有时教师的失败,是由于他的声调太弱,学生听不清他的话,而他也不能用他的声调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又些教师的声调如粗糙的晨号声,听着就非常刺耳。”因此,教师在讲话时必须注意语调的变化,并以此来控制学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语点拨来实现的。教师讲话的速度太快,就会导致学生对概念、定理、法则的理解模糊或错误。教育过程中,如说服、讨论、表扬、批评等,教师讲话的速度太快,也使学生感到不够亲切、耐心。教师讲话语速快慢应适中,而且宜慢不宜快。汉斯。坦奈回忆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大学讲课的印象时,他说“语速慢”,边思索边讲,他讲课的内容是来自个人脑海的,听众成了他思维活动的目击者了,他“以这种独特的讲授方法征服了我们的心”。教师在运用言语时应注意音节的调配,使之节奏鲜明,让人听起来清晰明快,和谐顺畅,才能始终吸引住听者的注意,引导听者关注话题的中心。教育的过程,不同于供热工人农民的生产。它的重要特点之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感情的变化随时处在被学生感受的过程。所以教师的语言应是一种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情浓意深的语言。教师的语言生动风趣一些,听者才会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中提到,在对话当中,每个人都不试图把他所知道的观点或信息强加于人。相反,可以说是两个人共同去认识,并达成共识。教师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要从幼儿的角度看问题,以尊重儿童信任儿童为前提。

教师面对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时,真正做到在同一平台上交流、对话、回应、反馈使幼儿心情愉快、舒畅,与教师建立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互动。不能作为一个控制者的身份出现。教师面对幼儿发起的互动行为时,做出积极的反馈。幼儿才能在被赏识和被尊重中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国内外现在关于师幼互动的研究很多。轻松、愉快、安全的外部环境的创设;分组教学;关注幼儿;积极地引导等等。但回归到最简单的,每天都发生的时刻进行的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对话,怎样的对话才能有利于师幼互动的研究却很少。儿童语言的特征怎样;在课堂上儿童说话的机会;什么样的情况下老师应该说什么话;教师说的话合不合理;教师说话的成分在课堂上占得比例,这些问题都是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教师的一句话很可能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绝大多数师幼互动是通过言语进行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改进教学方法,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内容有二:

其一、师幼互动言语现状一般现状描述(提出问题)

其二、师幼言语互动的改进策略(解决问题,达到师幼共同进步)

三、论文提纲:

摘要 前言

师幼互动的定义描述

师幼言语互动的概念、意义、特征描述 简要文献描述 正文

教师口头语言的定量分析

教师口头语言的内容分析 教师口头言语行为的价值

师幼言语互动行为存在的问题(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结论

四、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深入幼儿园观察分析师幼之间的言语对话

文献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充足的理论基础

五、研究条件、可能存在的困难

可能掌握的案例不够全、不够典型

六、论文的进度安排

1.6月底到7月份初确定论文的题目 2.7至8月搜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 3.9月至10月中旬完成论文提纲 4.11月中旬完成开题报告

5.12月至1月进一步翻阅资料 6.1月至2月基本完成论文 7.3月最后完成论文内容

参考文献:

[1]杰姆斯.艾利克和雪利. 弗特纳.伍德著,《幼儿期成人与儿童的关系》

[2]张博 走向对话的幼儿教育:后现代幼儿教育观 学前教育研究 2003年第12期 [3]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9月

[4]幼儿早期教育 2002年第13期 1999年第4期 [5]刘金波 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6]尚红艳 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看教师角色定位 学前教育研究 2004年第10期 [7]戴维.伯姆著 《论对话》 [8]张博 现代幼儿教育观研究 [9]王晓平 《教师的言语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