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题练)专题02 密度的测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题练)专题02 密度的测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652693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f

15.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爱动脑筋的贾铭同学把一瓶口香糖开封后,取出几粒放入装有20 cm3水的量筒中,发现口香糖沉入量筒底且没有溶化,贾铭灵机一动,想测一下口香糖的密度是多少。

(1)贾铭同学读出了如图ZT2-14甲所示的量筒中水和口香糖的总体积为 cm3。

图ZT2-14

(2)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

(3)他用调好的天平测出了剩余的口香糖和瓶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为 g,已知原来瓶子和口香糖的总质量为32 g,则口香糖的密度为 g/cm3。

(4)贾铭对测密度充满兴趣,回到家后他又想测量一下妈妈刚榨的一杯果汁的密度,但是家里既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最后他想到了用刻度尺和剩余的多半瓶口香糖、水及一只水杯(如图丙所示)测果汁的密度。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果汁密度的表达式。

①在水杯中装入适量水,将口香糖瓶放入水杯中使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出口香糖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 ②将水杯中的水倒出后,再装入适量果汁,将口香糖瓶

为h2; ③果汁密度的表达式:ρ果汁=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6.小明利用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

图ZT2-15

(1)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 。改进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h2,如图ZT2-15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请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

(2)小军用吸管也制作了一个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17.如图ZT2-16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体空心金属盒和实心金属球各一个。若把球放在盒内密封后,放入密度为ρ的液体中,金属盒有h1的高度露出液面,如图甲所示;若把金属球和金属盒用细绳相连放入液体中,静止后金属盒有h2的高度露出液面,如图乙所示;若把金属球和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静止后金属盒有h3的高度露出液面,金属球沉入液体底部,如图丙所示。不计细线的重力和体积。金属球的密度ρ球= 。

图ZT2-16

18.某实验小组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固体密度。

图ZT2-17

[实验器材] 待测小石块,杠杆及支架,细线,钩码若干个,刻度尺,烧杯,适量水。 [实验过程] (1)把杠杆的中点固定在支架上,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把小石块和钩码m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ZT2-17甲所示。

(3)分别测量出小石块悬挂处与支点间的距离L和钩码悬挂处与支点间的距离l,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出小石块的质量为 。

(4)在烧杯内加入适量水,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保持L不变,调节钩码m的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

(5)测量出钩码所挂处与支点间的距离d,则小石块所受水的浮力为 。 (6)若水的密度为ρ,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 (7)由密度公式求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

19.某学生制作了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如图ZT2-18甲所示,选择一根长杠杆,调节两边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支点10 cm的位置A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10 g、容积为50 mL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50 g的钩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

图ZT2-18

[测量过程] 将下列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测量液体时,往A处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该“密度天平”的“零刻度”应标在支点O的右侧 cm处。

(2)若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钩码在距离支点右侧30 cm处,则此种液体的密度为 g/cm3。 (3)若此“密度天平”的量程不够大,应采用 方法增大量程。

(4)若杠杆足够长,用此“密度天平”还可以测量固体的密度。先在容器中加满水,再将待测固体轻轻浸没在水中,溢出部分水后,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钩码离支点O的距离为56 cm;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待测固体的体积为 cm3。则此固体的密度为 g/cm3。

【参考答案】

1.(1)未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52 (3)水面上升到标记处 2.0×10-5 (4)2.6×103 偏小 偏小 偏大 2.(1)未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2)72 (3)30 2.4×103 (4)偏小 3.(3)m1-m0 (4)

-

(5)③倒出水并擦干净,将豆浆倒入烧杯中至先前的标记处,用天平测出豆浆和烧杯的总质量m4 ④

- -

ρ水

4.(1)左端 右 (3)152.4 2.4 (4)9.0 铜 5.(1)右 (2)60.6

(3)①装满水 ②浸没 ③20 3.03×103 6.(1)BCA (2)左 (3)2.6

(4)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m2 ④ - ρ水

-

(5)操作过程中烧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6)仍然准确

[解析](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先测量小矿石的质量,再测体积,最佳的顺序是BCA。(2)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3)小矿石的质量m=50 g+2 g=52 g,体积V=80 mL-60 mL=20 mL=20 cm3,则小矿石的密度ρ= = =2.6 g/cm3。(4)将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可求出陈醋的质量m醋=m2-m0,陈醋的体积V醋=V水=

水 -

=

,可得出陈醋的密度ρ醋=

醋 -

= - = - -

ρ水。(6)天平的

左盘有一个缺角,但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侧质量相等,测量结果仍然准确。

7.(2)

-

(3)把饮料瓶中的水倒干净,再在空饮料瓶中装满酱油后把盖子拧紧,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饮料瓶和酱

( - ) 水 -

油的总重力G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