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考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考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63adada7f1922791688e820

(2)从塑造人物:鲁道夫挥动思辨哲学的利剑,套用思辨哲学的模式,对小说人物的性格和思想随意宰割,加以改制和重塑,使其发生严重的扭曲和病变。(如玛丽花—美女—罪女—修女—死女)

(3)从安排情节看:如果把情节理解为人物的性格、思想、遭遇、命运及其相互关系发展的历史,那么,支配故事的从发端到结尾的全过程的驱动力量完全表现为主观唯心主义思辨哲学的自我意识和起策应作用的基督教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虚幻理论的精神意向。仅从对不同人物的性格的蜕变和命运的归宿而论,玛丽花、刺客、校长等人都不是真正自我的固有人性和内在动机,这样,作品的故事叙述和情节演示都只不过听命于小说作者的某种先验的虚假理念和自我意识,以演绎思辨哲学。

4、创作思想和作品倾向:是紧密相连的。《巴黎的秘密》的创作思想是一种以思辨哲学为灵魂为统摄的,将哲学、法学、宗教和政治等意识和观念融合成为一体的合力。这部小说表达了一定的批判和认识功能,但由于荒谬的思想的误导,使作品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倾向。产生了一个用理论代替实践、用意识代替现实和现实的人的迷误。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符合规律的现象,当作家的创作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极端膨胀和扩张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错误的创作倾向,反之就是正确。可见作家世界观和创作思想对决定和影响他的作品的思想倾向是何等重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

1、背景: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急需正确的思想武装,而某些社会思潮如思辨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用“天才人物”、“改良方式”“爱”来平息社会矛盾,产生有害影响。

2、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观念,无论是他的内容和性质,还是他的存在和发展,都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精神领域的东西只不过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只不过是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只不过是一种被意识化了的或意识到了的社会存在。以惟一者、自我意识为核心的思辨哲学,排除了一切真实的现实内容,事实上是在资本主义侵袭下变的越来越保守的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耽于幻想的表现。

3、文艺创作应当确立正确的出发点:反对把作家主观动机和观念强加于人物自身的做法,这种做法会造成概念的人物化或人物的意识化,违反生活规律和艺术规律;反对夸张的拉斐尔式和概念化的席勒式,反对“席勒式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不能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了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了莎士比亚。关于席勒式,“作者先从理论上研究某个时代,为自己总结出这个时代的某些原则,然后设计与此原则相适应的人物,并将他们当作这些原则的体现者。”马克思们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原理,始终主张文艺创作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有生命有个性的人物出发,反对从意识和观念出发,从作家臆想的意图和动机出发没,或图解理论原则,或注释政治条文,或用主观意念剪裁生活、改造人物。

4、从各阶级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中把握其规律性:社会存在主要指各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这里表现出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往往又通过复杂性表现出来。例如:

(1)处于上升期的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俨然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机智的把自己的利益说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并尽可能的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41

(2)在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时期,由于种种深刻的社会原因,有可能使黑暗的政治势力内部发生分化,或许一部分人脱离旧营垒站到先进阶级一边,或许一部分人看到本阶级不配有更好的命运,而一定程度上这样那样的流露出同情人民、反映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倾向。

(3)即使是和平时期,也有一些作品表现出一定的人民性和民主性。复杂性是对规律性的确证、丰富和补充,上述都掩盖不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一个基本规律和基本现实。

5、人的本质和性格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指围绕着人们的一切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指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包括自然条件)。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变革旧现实、旧环境,并在变革旧现实、旧环境的过程中相应的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一方面,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界和社会的面貌,同时开阔着艺术家们的视野,扩大着艺术认识和艺术表现的对象。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实践也改变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主体,丰富、深化、提高人自身及其性格和种种能力。创造者赢得新环境,同时使自己成为“新人”。不同社会环境里的艺术典型都不可避免的打上历史的印记,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时代感。

德国市民性格的分析:德国闭塞、分散和落后,不具备政治集中所需要的一切经济条件,阻碍着“小孔小眼的利益”发展为一个阶级的共同的民族的利益,致使德国市民过于软弱,安于虚假的独立性,只能靠微小的盘剥和伟大的幻想过日子。

荷兰市民的性格则不同:由于它拥有比德国雄厚优裕的经济基础和物资条件,较之于德国市民坚强豁达,富有朝气和开拓精神。可见,不同的性格特征,归根结底,是由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人的本质作为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必然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表现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不是想象中的抽象的神秘的人,人既然是具体的、现实的,必然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受制于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艺术繁荣的社会条件:论证由于所处社会条件的同异制约着不同画派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各自特点。佛罗伦萨,意大利的经济中心,优裕的物质生活;罗马的日趋繁荣,拉斐尔的作品带有浓郁的世俗色彩,表现着人本主义的理想,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威尼斯,持续繁荣的手工业商业经济,带有民主色彩的贵族共和制的政体,独立自主的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比较自由的思想意识,赋予画家以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使得威尼斯绘画的题材和主题都温润着世俗风情,洋溢着乐观情绪。

艺术的繁荣和发展除社会物质生活的原因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条件,如以往艺术所达到的技术成就等,“完全取决于需要”。可见,艺术的发展既依赖于条件,又取决于需要。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除基于政治经济的内部条件外,同时也由于具备了种种外部条件,几个世纪以来的地域的交往、文化的沟通、被发现的古希腊作品的刺激、启迪和影响。此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对文艺的勃兴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德国社会主义》

1、背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是德国19世纪中叶产生的一个小资产阶级派别,他们在政治思想上扮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反对派的极不光彩的角色。他的学说的理论渊源来自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思辨哲学、

42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混合物,同样鼓吹对“抽象的人”即所谓“真正的人”的崇拜,把历史的现实的人还原为自然界的“类”。他们心目中的共产主义不过是实现了“普遍的爱”的“爱的王国”。对人的超阶级的爱和对人的宗教的信仰,以及对人的现实生活和人的现实斗争的冷漠和轻蔑,必然导致他们对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恐惧和敌视。

2、“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他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从总体上表现出来的政治思想倾向是以信仰和推崇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想的社会主义为基础、为灵魂的保守的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改良的思潮。表达了善良愿望,但也是乌托邦。他们不理解现实的社会关系,而贫富悬殊、阶级对立,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基本事实。他们既不愿看到两极分化的现象,又不想去追究产生这种令人痛苦的社会现实的根源和求索消除人世间的黑暗的出路。他们天真的幻想,只要没有穷人,便会万事如意。他们作为德国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具有软弱、动摇和耽于幻想的痼疾。

企图用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温和的改良、抽象人道主义的精神呼吁和泛爱主义的道德感化来规劝金融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改恶从善,慷慨解囊,济事救民,使社会道德化,缓冲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他们根本不可能想到“要消灭金融贵族的实际势力”,必须“消灭作为这一势力的基础的社会关系”他们的说教只能导致把充满鄙俗气的德国现实社会的宗法制度合法化和理想化。

3、“真正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创作方法和创作思想是紧密联系着的,一般的说,创作方法可以理解为创作思想的运用;创作方法又可以体现和折射创作思想,两者存在着相关性质和对应关系。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和抽象人本主义的人学理论构成“真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思想的具有统摄意义的核心和灵魂。主观唯心主义自我意识以幻想形式的想象和扩张,使“真正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几乎完全挣脱了描写对象的客观属性的规范和制约,陷入一种空泛和虚妄的自由状态。如小说中的幻想实行权利和财产的再分配,以谋求建立爱的宗教和爱的王国。与虎谋皮。一般的说,有什么样的创作思想,便有什么样与之相应的作品面貌。

海涅与倍克的对比:前者辛辣的讽刺,后者无力的沉溺于幻想;前者以自己的大胆激起了市民的愤怒,后者迎合鄙俗气并纠结在一起。

4、关于塑造工人阶级的新人形象:首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工人阶级作为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社会力量,越来越成为历史的主人公和创造者,他们的生活和斗争属于历史,理应在现实主义的文艺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二,革命的无产者和工人阶级的新人形象是新时代的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思想的代表者和体现者。第三,塑造工人阶级的新人形象,是完整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现实生活中的***美和假恶丑、先进面和落后面、积极面和消极面是共存的。只有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和先进的积极面,才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和未来,激发人们树立创造新生活的勇气,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以及人本身的全面的自由发展

塑造工人阶级新人形象是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任何时代、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的先进人物、英雄人物和理想人物。他们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理想和审美理想的化身,具有感召、激励和鼓舞人们开拓进取、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文艺创作中的新人形象的塑造,既体现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同时也必然给文艺自身的发展带来富有时代感的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从而建构起文艺新天地。 恩格斯—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1、歌德世界观和思想的两面性:既有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的新兴市民阶级的先进思想,又存在着阻碍历史进步的德国小市民的鄙俗气和封建贵族的庸人气。格律恩把歌德思想中伟大的天才的人文精神加以抹杀,进行歪曲;故意将歌德身上所谓的人的东西加以吹捧和颂扬。

43

2、人学观点和批评模式:格律恩宣扬和散布的人学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他所说的人是经过包装的被抽象化的人,这种人表面上看来是脱离历史、社会和现实生活的。他正是把歌德说成是抽象的人的代表者和这种抽象的人的利益和愿望的代言人。实际上,歌德作为德国当时启蒙主义,即狂飙运动的旗手通过文学创作宣扬的人的个性解放,批判锋芒直指已经腐朽了的封建社会制度。可见,他的创作和作品所表现的人和人们之间的阶级关系是富有时代感的德国现实的人的生态和心态,而决不是什么抽象的带有神秘性质的云雾中的人的精神幻想的飘荡和翱翔。

实质上,格律恩所说的抽象的人一点也不空泛,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它只不过是经过包装和打扮的“变态的德国人”。格律恩的文学批评的内容、标准和模式只不过是他的人学观点、人学理念和人学意识的实践而已。

3、历史结构和思想结构:历史结构中的物质结构影响和决定思想结构。历史结构中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影响和决定文化结构。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包括以物质形态和制度形态表现出来的社会结构又往往转换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风气和社会心理。

从历史结构而论,德国这个诸侯割据、贵族纷争、封建专权的小邦国家贫穷、落后而又分散,封建宗法制的生产方式根深蒂固;地主阶级强横但已腐朽;小生产的农务操作和小资产阶级的世俗传统和历史惰性占据着主导地位;新兴市民阶级的发育尚不成熟,处于软弱状态。这种包括经济政治因素在内的社会历史结构酿成一种怯弱和耽于幻想的鄙俗的社会风气和社会心理,也不可避免的决定着作家和作品的思想倾向。德国社会的多元结构,决定了歌德的世界观和他思想结构的复杂性,是一个集合体,明显相互矛盾的差异性,有时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有时又不得不迁就它,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政治态度也有复杂的两面性和双重性。是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领域的鄙俗气的影响。

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了历史结构和社会的思想结构同作家作品的思想结构的同构关系,特别指出了作为社会风气的社会心理层面的思想结构对作家的作品的思想倾向和精神意向的深刻影响,并特别注重分析一定时代的国家和地域的历史结构往往带有复杂的双重性或两面性,这样那样的不同程度的规定着艺术家的世界观和创作的矛盾。

4、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两观点必然蕴涵着人学的、伦理道德的和政治的内容。恩格斯反对用狭隘的偏私的道德的、政治的和党派的观点来评价作家作品。因为他们不仅脱离历史唯物主义观察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则,而且容易忽视和践踏作品的艺术规律和审美特性。

用美学观点来要求、衡量和评价作家作品,应当自觉的注重和强调文艺的特殊规律和审美属性。作家从事审美创造活动,对自身的发现和创造精神,对审美心理的结构和功能,对选择和驾驭形式语言符号的才能和娴熟的技巧,都必须达到较高的境界和水准。遵从艺术把握社会的特殊规律,探求审美创造的独有的方法、途径和目的,肯定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思想内涵涉及到:作家应当有“从心底出现的比较正常的美感”,博学、敏锐、有血有肉的、活跃的天性;把作家推向实际生活的气质、精力和精神意向等。

用史学观点来要求、衡量和评价作家作品,应当考察艺术的社会位置和艺术的历史根源,对艺术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内容应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剖析。作家的创作要顺应和表现进步的历史潮流,使作品蕴涵着巨大的生活容量、丰厚的思想内涵、幽邃的历史深度、浓郁的时代氛围、凝结和昭示着可以观照一定的地域和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

文艺的批评模式是以文艺的观念模式为基础为前提的。文艺批评作为运动着的美学,往往体现着折射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