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5bc46d49b89680203d8255d

2、简述K对策与r对策的特点 答题要点:

K-对策的生物其种群比较稳定,种群密度常处于K值范围。它们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竞争能力较强,但扩散能力较差。属于这类生物的如乔木和大型兽类。r-对策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K值,大部分时间保持在逻辑斯遆曲线的上升阶段。属于r-对策的生物者通常具有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缺乏后代保护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一有机会就侵入新的生境,并通过提供r值而迅速增殖。属于这类生物的如杂草类。 3、简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与措施 答题要点:

①减少人为热源的进入;②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绿量,提高绿地生态环境功能;③减少城市污染物,低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④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减少高能耗企业的生产⑤寻求清洁能源,⑥降低城市建筑密度,适当通风。 4、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

①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②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群落具有自己内部环境 ④具有一定结构 ⑤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⑦具有边界特征

⑧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重要性 5、简述城市热岛的形成原因。 答题要点:

①城市下垫面的特殊性质 ②城市下垫面建筑材料的热容量 ③城市建筑物、道路、广场等不透水地面 ④城市中较多的人为热进入大气层 ⑤城市建筑密集,通风不良 6、简述城市绿地的特点。

答题要点:

⑴城市绿地多元性明显 ⑵城市绿地分布零星

⑶城市绿地基本按点、线、面三种形状布局 ⑷城市绿地结构单一 ⑸城市绿地在管理上的分散性 7、简述城市植被恢复的生态学原理。 答题要点:

⑴以群落为基本单元的原则 ⑵地带性原则 ⑶生态演替原则

⑷以潜在植被理论为指导的原则 ⑸多样性原则 ⑹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 8、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答题要点:

⑴ 同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而不是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

⑵ 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 ⑶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⑷ 城市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方面有明显的特点。 四、分析论述题

1、以酸雨为例,分析说明大气污染对植物(包括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答题要点:

酸雨是指PH<6.5的大气降水,包括霜、雾、积雪、降水。 直接影响:

(1)酸雨会损伤植物叶片表皮结构,损害保卫细胞,使植物光合效率降低,导致光合作用功能下降,影响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的生产,最后是整个系统功能的降低。

(2)造成叶子细胞中毒直到坏死,引起蒸发、蒸腾作用增强,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敏感性增大。

(3)造成植被的个体生长缓慢,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干扰,至使产量下降;另外还对树木的其它敏感性的改变,干扰正常的再生过程。

间接影响:

(1)改变土壤酸碱度,使土壤酸化,土壤酸中和能力下降。

(2)土壤酸化的结果是大量的盐基离子的淋失,(PH小,K、Ca、Mg的吸附能力下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肥力下降的结果是影响植被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下降。

(3)土壤酸化对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的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改变了微生物区系的种类、强度等,不利于系统中植物的生长。

(4)酸化对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酸雨会导致动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系统的生态平衡。 2、将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概念应用于自然生物群落,有什么特点? 答题要点:

当两个对同一资源产生竞争的种,不能长期在一起共存,最后要导致一个种占优势,另一个种被淘汰,这种现象即为竞争排斥原理或成为高斯定律。

生态位概念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物理空间,还包括了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们在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梯度中的位置。这样,生态位不仅决定于物种在那里生活,而且也决定于它们如何生活,以及它们如何受到其它生物的约束。

将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概念应用到自然生物群落,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性的要点: ⑴如果两个种在同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的生态位,一个种最终会灭亡。 ⑵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不同的种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态位,能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性。

⑶一个稳定健康的群落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组成的,这些种群对空间、时间和资源的利用以及相互之间是互补的,而不是直接竞争。故由多个种组成的群落比单一的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长期维持较高的生产力,具有较强的功能。 3、什么是生态系统平衡?试分析论述生态系统平衡是如何实现的。 答题要点:

一个生态系统能长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组成成分和数量比例比较持久地没有明显地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出和输入接近相等,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生态系统是通过反馈机制及自我修复能力来维持自身的平衡的。

所谓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一个系统其状态能决定输入,就说明它有反馈机制度存在。

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系统偏离加剧。 例如,在生物生长过程中个体越来越大,在种群持续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不断上升,都是正反馈。正反馈也是有机体生长和存活所必需的。但正反馈不能维持稳定态,要系统维

+

2+

2+

持稳定,只有通过负反馈控制。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负反馈的自我调节机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系统会保持自身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

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平衡,是因为本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因为每个营养级都会受到食物源和捕食者的限制。例如,草多,虫多,小鸟多;当虫少时,小鸟因食物源而影响生长繁殖,草因捕食者少而生长很快,结果又会使昆虫和小鸟数量增加。

另外,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还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如,水池受到轻度污染,可通过系统内的理化和生物的作用达到自净;原始森林中的适度采伐,可通过林木更新逐步恢复其森林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系统的这种维护和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条件和限度的。也就是说,对平衡的干扰和破坏不能超过系统本身的极限,否则,是难以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的。例如,严重干旱,造成植物大量死亡,进而会影响到整个食物链的瓦解;对猫头鹰和鼬鼠的大量捕杀,会使老鼠成灾,使生态平衡破坏;滇池的污染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复杂性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4、简述城市绿地系统的环境功能。 答题要点:

⑴城市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转化太阳辐射能,起到降温增湿,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减弱温室效应的作用;

⑵城市植物的根系、冠层、枯枝落叶层能截留降水,减轻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风固土,减轻洪涝灾害等作用;

⑶城市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起到了净化空气,增加负氧离子的功效,同时对平衡大气中的CO2,缓解温室效应有一定作用;

⑷城市绿化植物能吸收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滞留尘埃,净化空气,同时有吸收噪音的功能;

⑸城市绿地为各种动植物、鸟类、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