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课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城市经济学课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55cf48f680203d8ce2f24c4

第一章 绪论

一、城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内容 (一) 基本概念

1、 城市

? 经济学概念:城市是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交互存在的场所。

? 地理学概念:具有一定的人口和建筑、绿化、交通等用地规模,第二及第三产业高度集聚的居民点。

? 建筑学的概念:城市是不同种建筑物最密集的场所,是建筑文化最发达的地方。 ? 环境学:城市是一个不完全的、脆弱的环境系统。

? 城市经济学概念:城市是区域的经济中心和社会发展中心,是富有效率的非农产业的集中地,是人们享受现代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地。 (1)、城市存在的原因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基于机会成本的原则的,在这个过程中运输成本对两个地区的交易产生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运输具有规模经济,则贸易会导致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生产中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出现的原因是专业化和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前者强调了劳动的专业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后者,则强调了这种投入对生产过程来说的不可分性。

生产的规模经济导致了市场域的存在,促进了城市人口的集中化。 生产的集聚经济

大型工业的发展由于彼此距离较近在生产中形成了集聚经济,使得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包括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

地方化经济:如果某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随着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就会出现地方化经济。要实现地方化经济,企业必须靠近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地方化经济出现的原因是:中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的溢出。

城市化经济: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时,出现了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经济的特点表现为: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而不仅仅是单个行业的规模,其次,城市化经济为整个城市中的企业带来利益,而不只针对某一行业中的企业。

(2)、城市发展的类型 商业企业和贸易型的城市

商业企业所在地的选择导致了贸易型城市的发展。这些地方为商品的收集和配送提供了便利。 传送导向型的工业企业

传送导向企业是以运输成本为主导因素的企业。这些企业选择的地点要使运输的总成本最小。包括采购成本和配送成本的总和。采购成本是将原材料从原产地运送到工厂所花费的成本。配送成本是将企业的产成品从工厂运到消费者所花费的成本。

传送型企业具有以下特点:单一产品;单一的可转移投入,固定的要素比例关系,固定的价格。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通过运输成本的最小化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它包括了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

资源导向型的企业:原料产地的吸引力较强,企业所在地靠近其原料的产地。市场导向型的企业,市场所在地吸引力较强。

居中原则:在考虑两个因素的条件下,在单一原料和产品的条件下,企业由于运输的规模经济不会采用居中原则。

由于总运输成本是随着距离呈现出上凸性。在多产品和多个市场条件下,企业所在地的选择采用居中选址原则。在居中原则条件下,促使了城市的规模变大。 企业选址的当地投入品导向

如果一种投入品无法有效地从一个地点运到另一个地点,这种投入品就是当地投入品,例如能源、劳动力、半成品和当地的公共服务。如果一个企业总成本中相当打的一部分是花费在某种特定的当地投入品上时,企业自然会被吸引到该种当地投入品价格相对较低的地方。

(3)、西方城市化历史 第一批城市:防卫和宗教

公元前3000年,在肥沃的河谷地区出现了第一批城市。在米索不达米亚河谷里发展起来了城邦,包括瑞都、厄尔、拉格希和克希。

希腊城市:贸易和金银币的使用

公元前500年,希腊出现了许多独立城邦。雅典是最大的城市。作为贸易活动的中心,用自己的手工品和橄榄换取其他国家的食物和原材料。公元前7世纪,金银币的使用促使了贸易的发展。 罗马城市:征服和索贡

也是建立在征服和索贡的基础上,战争破坏了征集体系,城市衰落了。 封建城市:庄园和贸易

从11世纪到14世纪,地中海贸易增长,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城市。封建经济主要是建立在庄园领地和有城墙的小城上。最初是防卫性城市,后发展为市场城市,专门从事贸易和手工艺品贸易 商业城市:权力集中和远程贸易

15世纪,欧洲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军事技术革新消除了封建城堡的防卫优势,职业军人打败了封建地主。由此导致了权利日益集中,从而出现了商业城市。权利的集中导致了行政城市的出现。同时权利的集中打破了贸易壁垒,促使了贸易的发展。高效的海洋航运的发展开拓和扩展了新市场 工业革命的城市化

工业革命和与之相关的农业、交通运输和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导致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迅速城市化。

A.农民用机器取代人力,农业生产力提高了,促使人口从事非农活动。交通运输的成本下降,区域专门化增加,生产力提高。

B.由于生产中规模经济的实现和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工业品的相对成本下降,工厂就业人数增加,城市围绕工厂发展。

C.由于生产中规模经济的实现和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工业品的相对成本也下降,工厂就业人数增加,城市围绕工厂发展。 问题:

(1)、城市的本质是什么? (2)、城市产生的根源? (3)、现代城市的特征

(4)、现代城市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2、城市经济

它包含城市的许多具体产业部门及其活动,即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城市中的表现,就是说包括城市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3、城市经济学

? 城市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城市,主要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及各种城市问题。

? 研究城市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城市内部经济社会活动合理组织的科学。前者是宏观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后者是微

观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二)研究内容

?

? ?

1、宏观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宏观城市经济学将城市经济看成一个整体,研究它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它同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其它部分之间的关系。

包括研究城市化现象的实质和基本规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预测,城市化的机制、道路和进程等方面。 2、微观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微观城市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城市内所特有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包括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结构、规模,建设与规划,人口与就业,环境与生态,土地开发利用,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

?

? ?

二、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西方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

1、从城市土地问题研究入手,为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对多种“城市病”的研究与治理也有利于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尔伯〃汤普森(Wilbur Thomson)撰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标志着学科的诞生。

(二) 中国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三、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一)、加速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极”作用 (二)、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三)、从实际出发,发展城市基础产业,避免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创造城市最佳效益 (五)、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城市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1、?揭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城市化和大城市化的规律 ? 2、揭示了城市区域差异先扩大后缩小的客观必然性 ? 3、揭示了城市发展的生长机制(主导产业)

? 4、揭示了城市合理规模与城市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 ? 5、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与经济运行的关系 五、城市经济学的最新进展? 1、城市化的内在动力研究 (集聚经济效应、信息外溢效应) ? 2、城市规模和城市最佳集中度研究 ? 3、城市趋同和城市演变的动态过程研究 ? 4、城市特色经济

(城市经济是市场经济、是人本经济、是开放经济、是辐射经济,是名牌经济) 六、城市经济学的不成熟性?

1、研究对象界定的多样性和不规范性

? 2、 缺乏能贯穿城市经济学始终的基础理论体系

? 3、缺乏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交易成本能否作为分析工具)

? 4、基本理论与城市问题的脱节比较严重 …第二章 城市发展理论 一、

城市发展的市场因素

(一)、比较优势

1、 贸易和交通成本

比较优势会导致贸易,贸易只有在交通成本相对于生产力差别比较小时才有利可图。 小麦 布料 每小时劳动的产出 东 西 1公斤 2公斤 1尺 6尺 1 单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东 西 1尺布料 3尺布料 1公斤小麦 1/3公斤小麦 2、 运输规模经济和贸易城市 由于运输规模经济,贸易公司在有利于收集和分发商品的地方建址,使市场在路口、港口、河流的对接处和其他转运点发展起来。贸易者的选址决策促使了市场城市的发展。 (二)、生产中的内在规模经济 1、 规模经济的原因 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专业化因素(分工引起) 2、 规模经济与工业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规模由工人的数量决定,而工厂工人的数量依赖于工厂的总产出,如果工厂能够设法使价格低于各更多的家庭生产者,能够进一步增加产量,则工厂人数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三)、聚集经济理论 存在集聚经济。

该理论认为,城市地区一旦出现,集聚经济为城市的生存、发展创造了条件。

因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除了受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中间运输等因素影响,还要受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约束 。 1、地方化经济(企业集群)

它外生于单个企业,并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而增大。即同一产业内厂商如果集聚在一起会对每个厂商带来“好处”,而且集聚的厂商越多,这个“好处”就越大。 (1)劳动力市场共享

群落中的员工有则相对低的搜寻成本:可以通过非正式渠道得到职位空缺消息,雇员与雇工就在附近,寻找工作较易。 由于雇主间的距离较近,使得员工流动成本较低 Krugman(1995)群落与劳动力共享的含义:

假设某企业一年中有两个机会相等的结果,旺季和淡季。从净收益分析可以得出:群落企业能够在旺季以同样的工资雇佣到更多的工人,而且也缓冲了在淡季用较少的工人个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2)间投入品生产的规模经济

企业集中,生产的中间投入品增加,产生规模经济

厂商经营时所需的其它中间投入品(商业服务如:银行、保险、旅店、运输,公共服务:公路、学校、消防等)也会产生规模经济 (3)知识溢出

集聚意味着经济活动集中在某些特定而且是有限的范围,而如果集聚同时还带来了厂商成本的降低,那么我们就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