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基坑排桩支护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最新版]基坑排桩支护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bfe89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2

先经质检员认可,并报监理同意后方可执行。

钻机就位后,必须平正、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为防止相邻桩串孔或影响邻桩的成桩质量,相邻桩的成孔施工以满足4D(D为钻孔灌注桩桩径)或不少于36小时为宜,因此,对不满足要求的桩跳桩(间隔二桩)施工, 见下图。(略) (4)护壁

根据本工程地质岩土物理性能,选用原地层自然造浆,地表调节泥浆物理性能。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用不同的泥浆性能参数,来平衡地层的侧压力,以保证孔壁的稳定性,防止坍孔。 (5)、清孔

为了保证清孔质量,本工程采用两次正循环清孔。在保证泥浆性能的同时,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第二次清孔在下放钢筋笼、立柱钢格构、灌注混凝土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

第一次清孔在成孔结束时利用钻杆清孔,钻孔达设计深度后,将钻头提离孔10~20cm,调制性能好相对密度较小的新泥浆替换孔内泥浆与钻屑,时间一般控制在60分钟左右。

第二次清孔利用导管进行,当钢筋笼和格构柱及导管全部安装在孔内后,导管底口下降至孔底30cm左右,进行清孔,要求孔底沉渣挡土桩≤200mm(沉渣用带圆锥形的标准测绳测定),泥浆比重≤1.25时,即可停止清孔作业。第二次清孔完成后,应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并必须在30min内灌注水下混凝土,若超过30分钟,应重新清孔测定孔底沉渣后方可灌注。 (6)、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①钢筋笼制作

选用具有质量保证书的正规厂家制造的钢材,并对规格、批号、炉号不同的钢筋送测试中心做原材料力学试验,每一批代表数量不大于60t,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钢筋笼制作场地必须保持平整,下面铺垫30cm厚石子,钢筋笼制作前,应将主筋调直,清除钢筋表面污垢、锈蚀等;钢筋笼由专职钢筋工和持证电焊工上

岗制作,并对钢筋搭焊质量抽样送检,同一规格每300个焊接接头抽样做一组拉伸试验。

按设计图纸制作,主筋采用单面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d,制作钢筋时在同一截面上搭接头不多于主筋总根数的50%; 钢筋笼制作偏差范围如下:

主筋间距:±10mm 箍筋间距: ±20mm 钢笼长度:±100mm 钢笼直径: ±10mm 焊接长度:≥10d ②钢筋笼保护层

为了保护钢筋笼主筋不产生露筋现象,采用4φ100×50mm的混凝土块做保护层,对称设置。每节钢筋笼设置不少于2道。混凝土保护块在孔口焊接时加在钢筋笼上,不宜在制作时加好,防止在搬运钢筋笼时破坏混凝土保护块。 ③钢筋笼的吊放

钢筋笼采用双点起吊,严禁单面吊,吊点位置在第一道加强箍处。为防止变形,采用对称布置,吊放入孔时对准钻孔中心缓慢下放,应防止碰撞孔壁。 ④钢筋笼入孔固定

根据钢筋笼上焊2根Φ12的吊筋固定在孔口机架盘上,使钢筋笼准确地安放在桩孔标高中心位置上。钢立柱安放时,立柱方向和标高必须安放正确,吊筋必须采用2根Φ16以上钢筋。另外,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可在顶笼主筋对称插上2根Φ48钢管,上端固定在机架底盘下。 (7)、导管安放及密水性试验

导管底部距孔底30~50cm左右,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应大于4m。 导管密水性试验: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注水孔和排气孔并带闸阀,将导管连接好后,打开排气孔,通过注水孔向导管内注水,排气孔出水时,关闭注水孔和排气孔闸阀,将空气压缩机与排气孔连接好,并带有压力表,打开排气孔闸阀,向导管加入压缩空气,其压力达到0.6~0.7Mpa时,无漏水现象,表明导管密水性试验合格,否则必须更换相应导管或密封圈。 (8)、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

混凝土采用导管回顶法进行灌注,其优势是能向水深处迅速地灌注大量砼,不用排水,养护条件好,作业设备和器具简单,适应于各种施工条件。

①在浇灌混凝土前对孔深、孔径、垂直度,孔底沉渣厚度和积水深度进行复查,不合格时及时处理。

②拆掉泥浆管将灌料斗与导管相连,并安放压水板,将砼倒入料斗中内,达到初灌量后提起压水板。

③初灌混凝土时,灌入的砼必须够量,应保证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0.8m,初灌时各工序必须要密切配合,二次清孔结束后30分钟内必须初灌。

初灌量的计算:V=πkD2(he+h)/4+πd2h1/4 式中:V—初灌量(m3); D—桩身直径,取值1.10m; h—导管埋深,取1.50m;

he—导管底口至孔底高度,取0.50m; d—导管内径,取0.25m; k—混凝土充盈系数,取1.2;

h1—砼达到埋管高度时导管内砼压与导管外泥浆压力平衡所需高度(m);

其中:h1=(H-he-h)λc/λw

H—钻孔深度,取最大值,为31m; λc—泥浆密度(1.2 t/m3); λw—砼容重(2.4t/m3);

则: h1=(23-0.5-1.5)×1.2÷2.4 = 10.5m

V= π×1.20×1.102×(0.5+1.5)÷4+π×0.252×10.5÷4 = 1.8m3

因每辆商品混凝土车可装6m3或8m3商品混凝土以及钻机本身配备有0.9m3储料斗,并且在灌注时能连续灌注,所以完全能满足初灌量的要求。

④灌注砼过程中起拔导管时,必须测量混凝土液面高度,严禁将导管提离砼面,埋管深度不得小于2m;宜为2~6m。

⑤灌注的砼应具有足够的和易性、粘性、易于在导管内流动,塌落度一般控制在18-20cm。

⑥桩顶保证

为了保证桩顶质量,一方面清孔时尽量降低泥浆比重,另一方面经常检测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尽量准确掌握砼上升面。

灌注结束前准确测量桩顶标高,确保浮桩长度不少于1.0m(超灌高度)后方可停止灌注,以保证桩顶质量,同时,也应减少材料的浪费。

⑦试块

现场随机对混凝土取样,每根桩制作不少于一组,采用150×150×150mm试模,按规定要求制作,隔日拆模后送现场标养室中养护。按制作龄期养护,并在到期前送测试中心做28天抗压强度试验,并及时做好试验报告的数理统计评定工作。

(9)、废弃泥浆处理

用密封槽车运送至泥浆堆场上,并将泥浆池清理干净。 (10)、立柱桩施工

立柱桩所采用的钢格构规格如下:

钢格构为Q235B,采用4L140×140×14等边角钢,缀板为460×200×14钢板,焊接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1)钢格构加工

规范要求施作。加工完毕后的钢格构进入现场时应放置在平整地面上,防止变形,使用前应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格构安装

利用吊车吊放钢筋笼,最后一节钢筋笼顶部高出操作面4m以上时,临时固定钢筋笼,用吊车吊起钢立柱插入钢筋笼中4m并与钢筋笼焊接,然后将钢立柱与钢筋笼一起放入孔中。下放时用两台经纬仪及时校正钢立柱的垂直度,钢立柱下放至设计标高后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钢格构与钢筋笼主筋采用焊接,焊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钢格构时要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00。 3)、钢立柱固定

钢立柱临时固定前沿四根角钢内侧焊接接出四根ф48的钢管,高出地面50㎝,四根水平钢管和引出的四根ф48钢管用扣件连接,四根水平钢管和打入地下的八根立管用扣件连接,固定后用线绳交叉定出钢柱中心,沿通过中心的两个垂直方向定出四个木桩(控制点),以便灌砼后检查钢柱的位置是否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