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44f077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2

专题01 声现象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 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

C. 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点睛:(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响度与振幅有关。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1

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A.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但物体振动时,其频率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们可能是听不到此声音的,故A错误;

B.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正确;

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4.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手吸收了声波 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点睛】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发声停止的原因是振动停止。

5.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m/s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8

2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 【答案】A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时需要介质。 (2)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

解答: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是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 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 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很大,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难点是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

6.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手吸收了声波 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来源】山西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点睛】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发声停止的原因是振动停止。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 B. 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3

D. 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被可以传通能量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8.端午节期间,我省多地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 地同时用力向前划桨,场面非常热闹。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鼓声属于超声波 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 【来源】海南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

【解析】A. 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

B. 通常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所以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是最大的,故B错误;

C. 超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所以鼓声不属于超声波,故C错误; 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注意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虽然在其它介质中的声速我们不会全记住,但要知道: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的特征。

9.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手吸收了声波 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