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对联集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古代廉政对联集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36fb75f700abb68a882fb14

35、敷政后刑名, 务先教化;为学主实行, 耻袭空言。

——安徽 桐城县教谕署 明 张 淳撰

36、古宿重南州,减弊勉希刘学士;大风表东海,遗规遥溯管夷吾。 ——安徽 宿州南运局联

37、人苦不自知,愿诸君勤攻吾短;弊去其太甚,与尔辈率由旧章。 ——清 李 湖任通永道观察时题厅事联

38、清廉便算七分人,公生明要到十分地步;练达能申三尺法,宽济猛毋欺五尺儿童。 ——清 叶仪昌赠泉州太守来锡蕃联

39、法行无亲, 令行无故;赏疑唯重, 罚疑唯轻。

——河南内乡县衙二堂联

40、州县为斯民最切近之官, 造孽则易, 造福则难, 莫为片念可欺,天地神明皆鉴我;刑罚亦朝廷不得已而设, 用轻者纵, 用重者残, 只此一心所及,是非曲折敢冤渠。

——浙江 建德县署

41、叔子岘山常臵酒;谢公淝水自围棋。

42、昔有龚黄,千古名传循吏去;贤如颜范,一麾我步后尘来。 ——清余小霞题桂林府廨署厅事联

43、一生期许坐斯堂, 务擅空群之识, 惟持极慎, 则得者快矣, 失者亦可无惭, 惭消誉起; 三载辛勤有此地, 人怀必售之心, 非秉至公, 则举者喜矣, 错者不能无怨, 怨蓄谤兴。

——江南(南京)贡院 至公堂联 明 李渔撰

44、孝感天地;德播人间。 ——舜帝陵联

45、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苏州范仲淹祠联 清 宋 荦撰

46、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清代 左 辅撰

47、一腔忠诚,二谪连州,永垂万世功难表,三见闰月,四年教化,唯有千山画不如。 ——广东连州 刘禹锡纪念馆联

48、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明末夏完淳答洪承畴撰

49、还数十年书债未清, 更行吾道南来, 度此日桑榆晚景;有三千里文缘顿结, 莫放大江东去, 栽他乡桃李盈门。 ——清 鲍廷博撰

5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秦宫汉阙;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金陵旧藩署(南京明中山王故邸)联

四、爱民篇(47副)

50、与其私千万卷在己,或不守之子孙;孰若公一二册于人,能永传诸奕禩。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太原 晋祠 同乐亭联 清末 刘大鹏撰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梁惠王下》摘句

3、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所作的对联

4、理国之道,莫若安民;劝课之规,宜从薄赋。

——后唐庄宗李存勖言

——南阳府联

6、不免催科,须知颗粒皆民命;何能抚字,但恤涓埃亦惠心。 —

—安徽 潜山县官署联 清 常大忠撰

7、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南安府署谯楼联 明 张 津撰

8、太守命曰帅师,任保障不任茧丝,当效范王旧迹;吾民呼云父母,急催科更急抚字,勿辜召杜斯名。

——江西 饶州府堂联 清 翟凤翥撰

9、阴德好行,贻子姓当先贻兆姓;诚求不远,得民心唯自得其心。 ——清 翟凤翥任陕西按察使时,撰写的大堂联

10、悯其饥,念其寒,谁不可怜子女?肯推毫发与苍生,不枉为民父母;受若值,怠若事,谁能放过仆童?况糜膏脂无治状,也应念及儿孙。

——明 吕坤在山西做官时,赠与各州县、驿站联

11、爱物为心,一命于人亦有济;得民以道,千秋斯统不虚传。 ——清 林则徐题南京程道明祠

12、愿闻已过;求通民情。——明代 兵部尚书 王守仁自警联

13、举动即愆尤,常恐己过不闻,获戾于朝廷百姓;官民多壅隔,安得下情上达,推恩如父子一家?

——浙江省慈利县署联 清代 知县姚步瀛撰

14、合则留, 不合则去;肥吾民, 勿肥吾身。

——合肥县衙大堂联 清代 孙葆田撰

15、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湖北江陵衙署联 清代梁章钜撰

16、上有青天一片,冰心盟上帝;民皆赤子满腔,热血注民瘼。 ——江苏东台县衙庭柱联 清 魏 源题

17、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赠林则徐联 清道光时户部右侍郎程恩泽撰

18、看阶前草青苔绿,无非生意; 听墙外鸦啼鹊噪,恐有冤魂。 ——清徐士林题臬司衙门大堂联

5、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掌舵应先知水性;民殷兴国民贫伤国,当官务必察民情。

19、听东去江声, 无限苍凉, 似替民间诉许多疾苦;看西来山色, 恁般清净, 生怕胸中着半点尘埃。

——江西 安义县署大堂联 清 龚之格撰

20、但愿民安若堵;何妨署冷如冰。

——湖南巡抚署联 清代 赵申乔撰

21、民即是儿孙,重闼尽开毋壅塞;官虽称父母,诸端惟忍莫轻来。 ——安徽宿州惠义堂联

22、青天下鉴此心,敢不光明正直? 赤子来游我腹,愿言岂弟慈祥。 ——山西襄垣县署楹 明 吕坤撰

23、八载重来,民情爱我如当日;一枝仍借,山色迎人似旧时。 ——余小霞再任大滩司巡检时所题的堂联

24、从导则安,从堙则患,治水治邦皆一体;视民为重,视己为轻,修身修政鉴千秋。 ——重庆禹王宫联

25、为百姓,省事省钱,须尽过父母恩情,方可保民成赤子;愿一心,赖烦赖苦,才学得循良政绩,休教名士误苍生。

——合肥县衙联 清代 孙葆田撰

26、堂前宿草皆青,司牧人,应多会意;郭外隋堤仍绿,垂爱者,切勿劳民。 ——安徽宿州牧爱堂联

27、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山东金乡县衙联 清代 王玉池撰

28、念闾阎疾苦,简政轻刑,渐起黎民登衽席;知稼穑艰难,慰农劝读,行教瘠土遍桑麻。

——安徽凤台县衙联 清 颜海飏撰

29、民不可欺,常忧获戾于百姓;官非易作,唯愿推恩到万家。 ——清 魏源题江苏东台县衙厅柱联

30、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负之。

——河南内乡县衙大堂联

31、栽花携得蓬莱种; 买犊教成渤海耕。

——安徽凤台县衙联 清代县令李兆洛撰

32、视民如伤,冀地苍生皆吾子;修己以敬,燕赵精英是我师。 ——保定府大堂楹柱联 清 曾国藩撰

33、当门矗数仞青山,看飞泉泻玉,古木笼烟,一派生机齐到眼; 环境有万家赤子,计春雨催耕,秋灯课读,四时民事总关心。 ——含山县衙联 清末 林剑荣撰

34、选胜值公馀,看淮水安澜,硖山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

——凤台县慰农亭(禹王亭)联 清 颜海飏

35、从故乡而来,两地疮痍同满目;当兵事之后,万家疾苦早关心。

——云南姚安府联 明代 李贽撰

36、阳奉阴违,天有难遮之眼;民穷财尽,地无可剥之皮。

——无锡县衙大堂联 清 张松灿题

37、痛四郊、横被水灾,民为其鱼,人难及鸟, 筹画多方,只手未能援赤子; 愿百姓、实沾君泽,官虽非虎,吏或如狼,涤除积弊,寸心尚可对青天。 ——芜湖县衙

38、不能逐事得情,无如早结;诚恐一时有误,且慢加刑。

——宿松县衙

39、此味易知,但须绿野亲身种;对他有愧,只恐苍生面色多。 ——清 鄂尔泰菜圃联

40、守郡继先人, 看江水长流, 剩几个当年父老:析薪绵世泽, 愿黄堂少住, 留一枝此日甘棠。

——江苏 镇江署联 清 袁 枚撰

41、厅前青草,槛外山光,须知我辈能豪,不在雕梁画栋;墙及半肩,窗开四面,愿与吾民想见,常如白日青天。

——南宁臬台联 清代 许祥光撰

42、天下大利必归农,务须红积千仓,歌兴鱼梦;朝廷重禄以养吏,切莫素餐一派,坐听鸿嗷。

——贵阳先农坛官厅 清 刘韫良撰

43、出山如在山, 衙宅六度阳春, 龙鹤囊琴皆旧物;读律不拘律, 闾舍群歌爱日, 阶苔庭草尽生机。

44、对风月累千觞,与君今昔倾谈,借箸预筹天下事;拓园林十数亩,无论明年何处,栽花先酿万家春。

——成都四川藩署联

45、 三秋刚报赛,休辜美景良辰,请先生闲谈谈,问地方上士习民风,何因何革;五簋可留宾,何用张灯结彩,教百姓都看看,想平日间竞奢斗靡,孰是孰非。

——江苏臬署堂联 清代 徐士林题

46、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都江堰二王庙联

47、太守昔称廉,千载还珠传盛事;使君重起废,一亭流水喻澄怀。 ——广西合浦还珠亭联,清 伊秉绶撰

五、读书篇(44副)

1、干国家事;读圣贤书。 ——明代 海 瑞题官署衙门联 2、读万卷书求圣道;行千里路得民情。

——清 魏 源题江苏扬州挈园古藤书屋联

3、 才能济世何须位;学不宜民枉为官。

——清 朱经畲自撰居室联

4、 读律即读书,愿凡事从天理讲求,勿以聪明矜独见;在官如在客,念平生所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