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故事类型和母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好莱坞电影故事类型和母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35653d3c850ad02df804195

30分钟的时候是不是来了第一个转折点,45分钟的时候男女主角是不是上了床),而是共鸣。同样是和我们的生活毫无关联的故事,为什么没有生命的小机器人WallE 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却成为了天大的笑话呢?在戏剧性上,后者更为声嘶力竭,帅哥美女要死要活,有刀剑有床戏,但观众只想笑。因为 WallE道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孤独,缺少温情的寂寞,这一点人人都深有感触;而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不缺粮食,不去抢馒头,所以隔岸观火,毫不共鸣。不管我们要创作的故事外形是什么,古装片也好外星人也好,我们要保证它的内核是紧密地来源于现实,这样它所发展出来的情节才能像有力的根系一样扎在观众的心上。

在结构来说,《飞屋环游记》也可以成为编剧教科书上的案例,帮助一年级学生们理解经典结构。前30分钟告诉观众,主角是个老爷爷,他的梦想是和妻子去南美看瀑布,他的妻子去世了,他对妻子的爱使他固守着对过去的回忆,也就是固守着他们共同生活的房子。小男孩要进入他的生活,被他拒绝了。第一个外力出现,开发商要拆掉房子盖新楼,老爷爷拒绝搬走,由此带来第一个剧情转折:他带着房子飞走了。

在故事的第二部分,目的设置完成(但这个目标通常是伪目标,也就是表面看上去正确的目标):主角的目的是去仙境瀑布,实现自己和妻子年轻时的梦想;阻碍是瀑布在悬崖的另一边,他们需要一步步把房子背过去,这也是外在困境。这一部分通过主角的行动(不畏艰险地背房子、遇到困难对着房子说话——房子已经成为去世的妻子的象征),表达他的内在困境:对妻子和过去生活的留恋。与此同时,主角出现了第一个态度变化:他给了自己不喜欢的小男孩一个承诺。

在故事的第三部分,主角的目的依然是去仙境瀑布,阻碍是小男孩执意帮助大鸟,导致他们节外生枝,陷入险境。主角所做的是他不想做(他想把房子尽快背过去)但不得不做的事(帮助大鸟)。经过了前一阶段主角与小男孩的共同冒险,两人经历了成长和磨合。随

后挑战出现(用于检验主角的成长),小男孩要求老爷爷帮助大鸟,主角出现了第二个态度变化:他同意了帮助大鸟。但是在更困难的挑战(选择)来临之时(一边是被烧毁的房子,一边是即将被抓住的大鸟),主角退回了过去的高度,选择了自己的房子,放弃了大鸟。这时主角和剧情都降到最低点。这也是为迎接第四部分的高潮做准备。

故事的第四部分,主角实现了他的既定目标,把房子搬到了瀑布上。这时,主角带领人们发现,这个目标其实是一个“伪目标”,他真正的目标应该是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新冒险。最初的目标设定调整,更高的目标出现,剧情出现升华,主角的成长得到验证。他扔掉自己珍视的家具,就像卸掉了甜蜜的回忆所带来的沉重的包袱,由此终于可以轻装上阵,扬帆高飞了。因此,剧情的高潮转折并不是出现在主角终于把房子搬到瀑布上的那一刻(因为这是伪目标),而是出现在他扔掉家具,精神振奋地重新高飞的那一刻(这才是主题和真目标)。由此,主角已经完成了成长,成为一个抛下过去、勇于迎接未来的人,只等最后的高潮来考验他的成长。当然,主角通过了高潮(拯救大鸟)的考验,胜利完成了任务。主角得到了内心的解脱和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观众也得到充分的感情释放,满足地抹着眼泪走出影院。

转引一个影评的观点,Pixar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能够在一深一浅两条线上同时叙事,满足不同年龄观众的需求。坐着气球屋子去冒险,是给孩子们看的童话;在心意相投携手一生的爱人离去之后,如何重新生活,这是感动大人们的地方。

虽然我也觉得这电影很好看,很感人,但是看到那些文艺抒情到死的评论,还是浑身痉挛脑子抽抽。当然了,这也说明我已经成为了很无趣的一个人。六年前我上第一节电影课的时候老师说:兴趣爱好嘛,爱好一下就可以了,千万别当成专业和工作,不然你人生就少了很大一个乐趣。老师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就像人人都知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还是忍不住和喜欢的人结婚一样,虽然同学们都知道从学术和专业的角度来解构一部电影将使你变

得既无趣又找抽,大家还是走上了这条不归路。真是可惜了。前段时间我不慎看了《特种部队》看得直吐血,后来一上豆瓣发现评分巨高,欢呼叫好声一片,觉得非常嫉妒能从中得到乐趣的观众们。老师说的对,你懂了那么一星半点儿后,乐趣就要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