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师如何面对心理压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职学校教师如何面对心理压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3508482e53a580216fcfe54

中职学校教师如何面对心理压力

北京市供销学校 杜敬民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教师个人素质的反映,也是影响对学生教育教学效果最直接和最关键的因素。然而,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教师作为社会的特定群体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过重的压力,特别是因职业特点而形成的压力,严重地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教师的一部分,他们所要承受的压力和其他类学校的教师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本文根据对北京市42所中职学校120名教师的调查结果,围绕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谈谈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压力的形成特点、反应形式和缓解办法,希望能和各位教师共同商讨。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提出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如下:

(一)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承认人是有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二)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反映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三)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四)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家庭成员的关系。

(五)能创造性地工作。工作方法灵活多变,针对性、有效性强;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

(六)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二、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压力的形成特点

根据对中职学校120名教师的调查,有92名教师曾经历与职业有关的、过重的心理压力,占被调查人数的76.7%,其余28名教师表示有心理压力,相关数字统计如下:

表一 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 25岁以下 26-30 31-40 41-50 人数 2 25 47 33 占百分比 1.7 20.8 39.2 27.5 51-60 合计

表二 性别分布情况

性别 男 女 合计

表三 压力来源的分布

压力来源 工作量过大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 岗位竞争 教改压力 人际关系紧张 自身生活压力 生源水平 13 120 10.8 100 人数 37 83 120 占百分比 30.8 69.2 100 人数 57 15 占百分比 47.5 12.5 2 13 7 4 13 1.7 10.8 5.9 3.3 10.8 愿望不能实现 其它压力 合计

5 4 120 4.2 3.3 100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人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外部压力,主要来自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和各种意外打击与挫折等;二是内部压力,主要来自过高的自我期待,过强的心理冲突和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等。根据以上数据,结合笔者的其它调查,下面是对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压力形成的具体原因及特点的分析。

(一)角色多样性形成的压力。中职学校教师往往是多重角色的综合体,既是班级的管理者、知识传授者、助人成长的教育者,同时还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引路人。另外,中职学校的部分学生住宿,教师还要担当部分应由父母承担的监护人的职责。再加上教师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的其他角色及所要进行的角色之间的转换,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同时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很容易不堪重负。

(二)岗位竞争形成的压力。因为普通高中学校的扩招,给中职学校留下的生源越来越少,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对教师的管理制度就要改革,其中普遍采用的办法就是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岗位竞争。一方面教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自身就要加大工作量,通过各种评比与考核。另一方面,教师所学专业或所教专业都有被淘汰的可能,既专业发展前景也会影响教师的岗位竞争力,所以要不断的学习、进修。

(三)教学改革造成的压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特色的强调与突出,教学改革已成为大趋势。而中职学校教师要适应改革需要,必须做到三点:一是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二是成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三是成为“双师型” 或综合型教师,这都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 (四)生源水平造成的压力。中职学校的学生一方面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心理方面存在自卑感,缺乏努力向上的动力,学习方面基础水平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它方面还有可能存在不良行为等。教师往往付出很多,效果在短时间内却不明显,“成就感”受挫。

(五)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压力。中职学校教师要承担多种角色,承担多种压力,如果对他人、对自我期望值过大,追求“完美主义”,就会在角色转换中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包括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与家庭的关系等。而且人际关系紧张与压力还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六)自身生活造成的压力。许多中职学校教师家庭负担重,与他人相比、与劳动付出相比收入水平低,现在又面临着住房、医疗、退休金等社会保障系统

的改革。在上述调查统计中我们发现,中职学校教师在年龄分布上30岁至50岁占66.7%,在中国,这一年龄段的人生活压力是比较大的,父母、子女都需要照顾。在性别分布上,女教师占69.2%,而大多数中国女性在家庭中的负担也要超过男性。 (七)自我强度不够形成压力。一是中职学校的很多教师是非师范类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遇到压力后往往会形成情绪恶性循环的思维模式:“情绪不好—往坏处想—情绪更坏”;二是有的教师本身心理素质存在问题,表现为易冲动、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墨守成规等;三是女教师居多,而多数女性容易情感脆弱。

三、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压力的非理性反应形式

在被调查的120名教师中,曾有过因职业特点而造成的过度忧郁、焦虑、失落、不满、敌意、自责等不良情绪的占58.3%,具体归纳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压力非理性反应的主要形式如下:

(一)攻击:在此指因心理压力而导致的苦闷、烦躁、激动等情绪在行为上的冲动反应。攻击行为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攻击,就是把矛头指向引发其压力的人或物;二是转向攻击,就是把矛头指向非直接引发其压力的人或物。具体表现为教师对领导、同事、家人、学生的不满、敌意、对抗、反对、“语言暴力”等。 (二)忧郁:是由多方面的不良感受组成的一种心理压抑的情绪。如教师的自卑感、认同危机感、失落感、孤独感、自责感、失望感等。

(三)焦虑:是指人内心的不安、恐惧、困扰和紧张的感受,甚至伴有生理上的不适。如有的教师进入校园环境就觉得不舒服,站在讲台上就心烦等。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正确面对心理压力

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承受很多压力,可能有些还是比较重的压力,压力引起心理变化,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甚至恶性循环,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分析中职学校教师心理压力形成特点的目的是为了商讨正确面对心理压力的办法。

中职学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处理好各种角色冲突、正确地对待压力、把握好情绪的阀门、不断地进行性格的自我完善、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人才观与学生观,并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所以除了社会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教师身心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学校领导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外,教师自身也应该提高自我修养,自动缓解心理压力。 (一)面对现实,改变认知。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首先,淡泊名利。生活中,有太多的诱惑,欲望奢侈的人想得到的东西太多,当欲壑难填时自然特别痛苦。如果把名利看得轻、淡一些,那么,人在精神上就能多得到一些自由,多感受一份愉悦和宁静。

其次,正确思维。如果说人的认识水平是决定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使人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人一旦陷入思维的误区,就很容易造成认知的偏差,从而导致挫折与困扰。教师要学会合理的使用“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得到安慰;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寻求解决的方案,还要学会放弃,在过程中得到充实;减少不必要的钻牛角尖,多向、开放、辨证、复合、创新、灵活地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解脱中得到快乐。

第三,端正态度。教育工作本身就意味着奉献,教师的很多付出是无法量化的,所以教师不能将教育工作简单地看成是谋生的职业,而应把它作为自己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