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食用菌栽培技术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c512dacfc789eb162dc8b3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食用菌培养料中用作氮源的材料有(肉质)、(胶质)豆饼粉、棉籽饼粉、蚕蛹粉以及禽畜粪等。

2.食用菌培养料中常用作碳源的材料有(锯木屑)、(棉子壳)稻草、玉米秸秆和麦秸等。 3.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酸碱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光线。 4.食用菌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

5.羊肚菌是属于(子囊菌)门的食用菌,双孢蘑菇属于担子菌门。

6.常见的厌光型食用菌有(双孢蘑菇)等,常见的喜光型食用菌有(香菇)和木耳等。 7.食用菌菌种的分离方法有(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 8.菌丝体生长可分为三个时期即(生长延缓期)、(快速生长期)和生长停滞期。 9.典型伞菌目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包括(菌盖)、(菌柄)和菌褶、菌环、菌托。 10.菌柄与菌盖的着生种类有(中生)、(偏生)和侧生三类。

11.按照栽培食用菌所需培养料碳源的不同,可将食用菌分为(草腐)型和(木腐)型两类。12.食用菌是能够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的 (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提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13.按照子实体发育所需温度不同,可将食用菌分为低温型食用菌(中温型食用菌)、(高温型食用菌)和广温型食用菌。

14.食用菌的初级加工方法有(盐渍)、(唐渍)干制、罐藏和冻干。 15.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分层包括(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生长因子等. 16.常见的草腐塑食用菌有(双孢蘑菇)、(草菇)和鸡腿蘑等。 备选:子实体矿质元素二氧化碳生长因子担子菌菌核子囊菌氧气 17.食用菌在真菌分类中绝大部分属于(担子菌),极少数属于(子囊菌)。 18.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和(生长因子).等。

四、简答题(共38分1

1.如何进行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发酵?〔15分) 答:培养料的前发酵干粪在堆料前一周用水拌湿,拌湿前干粪先捣碎过筛,拌湿后作 成方形堆,髙度不超过一米。第三天翻堆一次;秸秆在堆料前2?3天亦要预堆,预堆时先将秸 秆截段并使其吸足水分。其它如饼肥亦要在堆料前粉碎并密闭熏蒸2?3天。先用草料铺底, 厚约20?3厘米,草上撒一层粪料,粪厚5厘米。草粪间隔地堆叠上去,直至堆髙1.5米为止,顶 层用粪肥全面覆盖。建堆完毕,堆中插一支温度计,以便观察堆温上升情况,顶部晴天用草被 覆盖,避免风吹日晒,雨天覆盖塑料薄膜,严防雨水渗人。 翻堆翻堆就是把处在料堆下面的培养料翻到上面,上面的翻到下面,四周的翻到 中间,翻堆时间和次数根据材料和气温条件灵活掌握。一般堆料后,堆温上升到65?70度:后 即可翻堆。

添加辅助物质结合翻堆添加辅助物质,第一次翻堆时添加石膏和石灰,第二次翻 堆时加入过磷酸钙50%,余下的50%在第三次翻堆时加入。 培养料的后发酵将前发酵结束第三次翻堆后三天,温度达50度以上时〉的培养 料趁热搬进房内,上架堆成15?18厘米厚,或在床架中间按平铺数量堆成垄式,两侧不堆。然 后紧闭门窗,用煤炉或蒸气加热,使料内温度尽快在1?2天内上升到57?60度,维持6?8小 时,

随后通风降温到50?55度,维持3?5天进行控温发酵。最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降温。 发酵料腐熟后的标准为粪、草由金黄色或黄绿色转变为褐色或咖啡色。要求手握培养料 成团,松手落地即散,捏紧料时稍有点水珠即可。草茎要有弹性,但又稍拉即断。无粪臭味、酸臭味及其它腐败气味,也不能有氨味 2.获得食用菌母种的可能途径有哪些? (1)菌种供应单位引进 (2)组织分离 (3)孢子分离

3.如何做平菇的组织分离?

(1)选择品质优良,朵形正常、肉厚、无病虫的种菇供组织分离。 (2)分离时应在接种室或超净工作台内进行。先用酒精棉球将手擦拭消毒,再用镊子夹取 酒精棉球将菇体消毒。

(3)用手将菌柄撕开,但手千万不得碰撕裂面,避免杂菌污染。

(4)将解剖刀或剃须刀片经酒精灯火焰灭菌后,从菌柄和菌盖交界部位切取大豆或绿豆粒 大小的组织块。以无菌操作方法,将切取的组织块用接种针移至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的中部; 也可用无菌接种针从菌柄和菌盖交界部位直接钩取一块组织块并移至斜面培养基。 (5)塞好棉塞,注明菇种、分离日期及地点。

(6)放到251的温箱中培养,1?2d后,检査有无污染,污染的试管要及时挑出。一般7? 10d菌丝即可长满斜面。如需纯化,再挑取尖端菌丝移接到母种试管斜面培养基进行培养。

4.简述水分和空气湿度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答:水分是食用菌细胞的巫要组成成分,菌丝体和新鲜菇体中约有90分的水分。食用菌机体 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都是通过水来完成的,机体内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都 是在水中进行的。

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绝大部分来自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量是影响菌丝生长和 出菇的重要因素,只有含水量适当时才能形成子实体。培养料含水量可用水分在湿料中的百 分含量表示。一般适合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在60%左右。 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阶段所要求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同,大多数食用菌的菌 丝体生长要求的空气相对湿度为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的相对湿度为80%? 95%。如果菇房的相对湿度低于60%,侧耳等子实体的生长就会停止;当相对湿度降至40%?45%时,子实体不再分化,已分化的幼蔽也会干枯死亡。 菇房的相对湿度也不宜超过965^,菇房过于潮湿,易招致病菌滋生,也有碍子实体的正常 蒸腾作用。

5.举例说明食用菌的营养类型。

答:食用菌的营养类型主要有四种:

①腐生菌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从枯死的木本、草本植物中吸收,目前能够人工栽培的食 用菌基本属于腐生菌类,如香菇、草菇、银耳等。

②共生菌类不能独自从枯死的木本、草本椬物中吸收营养,必须靠活的树木供给养分, 且树木和菌类双方互利,如松口蘑、牛肝菌等。

③兼性寄生菌类兼有上述腐生菌和共生菌的特征。如蜜环菌,既能在枯木上腐生,也能 和兰科植物天麻共生。

④弱寄生菌类既能在枯木上腐生,也能在活木上寄生,但以腐生为主,所以称为弱寄生 菌类,如黑木耳。(每点2分) 6.简述菌种的退化原因。

答:在食用菌菌种传代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某些原来优良的性状渐渐消失了,出现长势差、出菇迟、产量不高、质量不好等现象,泛称为“退化”。菌种退化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遗传物质的改变以及外界栽培生产环境的影响。

①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或分离可以造成菌种退化。许多食用菌是容易杂交的,而现在的菌 种又多是杂合性的,即它的细胞核是杂合的,在遗传性上会出现分离。

②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由于培养条件不适合,其中包括营养、温度、湿度、pH值、杂菌感染 等,不能满足菌种的生活要求,使食用菌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以至暂时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 不能表现优良种性。此外,就某一菌株而言,随着培养和使用时间的延长,个体的菌龄越来越 大,新陈代谢机能逐渐减低,失去抗逆能力,或失去高产性状,以至失去其使用价值。

7.简述金针菇的栽培特点。

①袋栽金针菇装料时只装半袋。

②菌丝体成熟待出菇时,料面应进行搔菌处理。

③出菇时,拉直菌袋或套袋,以保持菌柄直立和促进菌柄伸长。 ④金针菇的出菇温度较低。

⑤栽培黄色金针菇时,应降低菇房的光照强度。

8.写出食用菌栽培袋的常压灭菌和蒸汽髙压灭菌的特点及其所用的温度、压力和时间。 答:高压蒸汽灭菌的特点是灭菌速度快,时间短,灭菌彻底,但每次灭菌量少,而且投资较髙。 通常需用1. 4?1. 5 的压强温度约127度,灭菌1. 5?2h。 常压灭菌的特点是灭菌温度不高,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不易破坏;同时常压灭菌灶容量 大,投资小,经济实用,其不足之处是灭菌所需时间长,能源消耗量大,有时会灭菌不彻底。通 常用自然压力的蒸汽进行灭菌,温度达到100度:后保持8?12小时或更长。 9举例说明空气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答:食用菌是好气性菌类,氧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食 用菌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因此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经常通风换气是一项 重要的栽培措施。

过髙的CO2浓度会影响食用菌的呼吸活动,高浓度的CO2抑制菌丝体的生长。如双孢 蘑菇的菌丝体在10%的CO2浓度下,其生长量只有在正常空气中的浓度越髙,其 生长速度越低。

在食用菌的子实体分化阶段,即从菌丝体生长转到出菇阶段时,微量的CO2浓度对双孢 蘑菇和草菇子实体的分化是必要的。子实体形成后,子实体的旺盛呼吸对氧气的要求也急剧 增加,这时0.1%以上的CO2浓度对子实体就有毒害作用。如双孢蘑菇,当菇房中的CO2浓 度大于1%时,往往出现菌柄长,开伞早等品质下降现象。

为了防止环境中CO2积贮过多,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适时适量的通风换气,是确保子实 体正常发育的一项关键措施。 10.举例说明食用菌对碳源的要求。

答:凡是构成食用菌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物质,称为碳源物质或碳源。碳源物质通 过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被用来构成细胞物质和提供机体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食用菌可利用的碳源很广泛,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单糖、有机酸等。单糖、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食用菌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大分子有机物质,食用菌不能直接吸收利用,要靠自身产生的胞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如香菇在菌丝生长期纤维素和木质素同时降解,纤维素酶、羧甲基纤维素酶(cma)和葡萄糖苷酶以及半纤维素酶的活性,从菌丝生长阶段开始逐渐提髙,到菇蕾生长时达到活性高

峰,采菇开始后酶活性迅速降到一个较低水平;而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只在菌丝生长阶段出现,在子实体形成时即消失。

11.举例说明食用菌对生长因子的要求。

答:生长因子又称生长因素,是指机体本身不能利用简单物质合成而必须靠外源提供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统称为生长因子。

食用菌生长发育中需要某些生长因子参与新陈代谢活动。如硫胺素、核黄素、泛酸、叶酸、 烟酸、吡哆酵和生物素等。食用菌对生长素的需要量啤少,但不可缺少,一旦缺少,就会影响正 常的生长发育。如硫胺素以辅酶的形式促使香菇、双孢蘑菇菌丝体中贮存的养分顺利地转移 到子实体中,促进香菇、双孢蘑菇形成子实体。

马铃薯、麦麸、米糠、麦芽和酵母中都含有丰富的雍生素,用这类原料配制培养基时就不必 另外添加维生素。

12.简述白灵菇后熟和催营的方法。

答:白灵菇属于变瘅型出菇的菌类。菌袋在发菌室内培养40?50天,菌丝长到袋底时,即可 搬入出菇房内上架或在发菌室内进行后熟处理:在20?22度的温度下继续培养30天左右。 不进行后熟处理的菌袋,出菇率较低。 低温诱导催营的方法是在0度处理7天,或在0?13度的出菇棚内保持昼夜温差10度以 上处理10?15天。不经过低温或变温处理的菌袋,一般不出菇或出菇甚少。 13.简述食用菌生产中发生竞争性杂菌的原因。 (1)装料不当。

(2)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3)菌种不纯,有杂菌污染。

(4)接种过程无菌操作不规范引人杂菌。 (5)培养环境不清洁增大了杂菌污染机会。

14.简述酸碱度值(PH)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作用及栽培时的注意事项。

答:酸碱度值(PH)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及酶促反应的速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的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所需要的基质酸碱度不同,大多数食用菌喜偏酸性环境,菌 丝生长的PH值在3?6.5之间,最适139值为5. 0?5. 5。大部分食用菌在口只值大于7. 0时 生长受阻,大于8.0时生长停止。

栽培食用菌时必须使其在适当的酸碱环境条件下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被食用菌利用的 大多数有机物在分解时,常产生一些有机酸。如糖类分解后常产生柠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 醋酸、草酸等。这些有机酸的产生与积累可使基质PH值降低。同时,培养基灭菌后的值 也略有降低。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应将值适当调高,或者在配制培养基时添加2“磷 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作为缓冲剂;如果所培养的食用菌产酸过多,可添加少许碳酸钙作为中 和剂,从而使菌丝生长在PH值较稳定的培养基内。 15.简述食用菌栽培时对氮源的要求。

答:凡是能被食用菌用来构建细胞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氮源物质或氮源。 氮素是食用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必不可少的原料。食用菌所需要的氮源物质主要有蛋白质、 氨基酸、尿素、氨、铵态氮、硝态氮等。食用菌的菌丝体能直接吸收氨基酸、尿素、氨和铵盐等小 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不能直接吸收,必须经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 被吸收利用。

食用菌常用含氮丰富的马铃薯汁、酵母汁、玉米浆和蛋白胨等作氮源,食用菌虽然能够利 用无机氮,但一般生长缓慢,而米糠、麦麸、豆饼粉、棉籽饼粉、蚕蛹粉和马粪等都是良好的氮 源。氮源的多少对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有很大的系。一般而言,菌丝体 生长期培养料中的碳氮比为15?20:1,出菇期为30?40:1。不同的食用菌对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