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会计基础答案及评分标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03会计基础答案及评分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c09fc72cc58bd63186bda9

会计基础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 2.B 3.D 4.B 5.B 6.A 7.B 8.B 9.D 10.C 11.D 12.B 13.A 14.D 15.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ABCD 2.BD 3.ABC 4.ABCD 5.ACD 6.ABC 7.ABC 8.ABCD 9.BCD 10.AB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 √ 2. × 3.× 4. × 5. × 6. √ 7.√ 8. × 9.× 10. ×

四、简答题(第1题6分,第2题4分,共10分)

1、答: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1分)

(1)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1分)

(2)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1分)

(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1分)

(4)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1分)

(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1分)

2、答: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程序是: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0.5分) (2)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0.5分)

(3)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0.5分)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0.5分) (5)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0.5分)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0.5分)

(7)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0.5分)

(8)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0.5 分)

五、业务核算题(共50分) 业务题1(本题18分)

答案: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1)

借:制造费用 900

贷:库存现金 900 (1分) (2)

借:银行存款 2 000 000

贷:长期借款 2 000 000 (1分) (3)

借:原材料(或材料采购)——甲材料 30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应付账款 35 400 (2分) (4)

借:应付账款 35 400

贷:应付票据 35 400 (1分) (5)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 000 贷:原材料——乙材料 20 000 (1分) 借:管理费用 5 000 营业外支出 3 000 其他应收款 12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 000 (2分) (6)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5 600 贷:库存现金 25 600 (1分) (7)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28 000 ——乙产品 19 0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28 000

——乙产品 19 000 (2分) (8)

借:银行存款 11 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3分) (9)

借:银行存款 69 0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9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 030 (2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 38 000

贷:库存商品 38 000 (2分) 业务题2(本题共11分) 答案:

(1)每空0.5分,共3分 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2009年11月30日 实存金额(元) 账存金额(元) 对比结果(打“√” 溢余 短缺 备注 (处理意见) (32 000) (30 000) ( √ ) ( ) (记入“其他应付款”) (2)每空0.5 分,共6分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9年11月30日

项目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调节后存款余额 金额 (280 000) (130 000) (18 000) (392 000) 项目 银行对账单余额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调节后存款余额 金额 (350 000) (50 000) ( 8 000) (392 000) 负责人签章:李某 盘点人签章:( 王某 ) 出纳人签章:( 张某 ) (2)每空0.5 分,共6分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9年11月30日 (3)报经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8 000 累计折旧 10 000

贷:固定资产——Y设备 28 000 (1分) 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 18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18 000 (1分) 业务题3(本题共16分)

2010年 5 月 6 日 记字第1号 (1)请根据业务(1)填制如下的记账凭证。(1分) 记账凭证

2010年 5 月 6 日 记字第1号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明细总账科目 科目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6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 6 0 0 0 0 0 0 ¥ 6 0 0 0 0 0 0 摘要 银行存款 将当日多余的现金库存现金 60000元存入银行 合计 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审核: ×制单:× (2)请根据业务(2)填制如下的记账凭证。(2分) 记账凭证

2010年 5 月 8 日 记字第2号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摘要 购入生产设备固定资产 Z设备 5 0 0 0 0 0 0 0 一台,签发商业应付票据 汇票一张 合计 5 0 0 0 0 0 0 0 ¥ 5 0 0 0 0 0 0 0 ¥ 5 0 0 0 0 0 0 0 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审核: ×制单:× (3)请根据业务(3)填制如下的记账凭证。(2分)

记账凭证

2010年 5 月 10 日 记字第3号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原材料(或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 银行存款 合计 2 0 0 0 0 0 0 摘要 购入原材料一批 应交增值 3 4 0 0 0 0 税(进) 2 3 4 0 0 0 0 ¥ 2 3 4 0 0 0 0 ¥ 2 3 4 0 0 0 0 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审核: ×制单:× (4)请根据业务(4)填制如下的记账凭证。(1分) 记账凭证

2010年 5 月 13 日 记字第4号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1 7 0 0 0 0 1 7 0 0 0 0 ¥ 1 7 0 0 0 0 ¥ 1 7 0 0 0 0 摘要 管理费用 以银行存款支银行存款 付保险费 合计 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审核: ×制单:× (5)请根据业务(5)填制如下的记账凭证。(4分) 记账凭证

2010年 5 月 25 日 记字第5号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摘要 总账科目 销售 预收账款 一批 应收账款 明细科目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5 0 0 0 0 0 0 2 5 4 2 0 0 0 0 商品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合计 应交增值税(销) 2 6 0 0 0 0 0 0 4 4 2 0 0 0 0 ¥ 3 0 4 2 0 0 0 0 ¥ 3 0 4 2 0 0 0 0 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审核: ×制单:× (6)请根据业务(6)填制如下的记账凭证。(4分) 记账凭证

2010年 5 月 31 日 记字第6号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生产成本 结算应付工资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合计 1 9 0 0 0 0 0 3 5 0 0 0 0 5 0 0 0 0 0 ¥ 2 7 5 0 0 0 0 ¥ 2 7 5 0 0 0 0 摘要 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 2 7 5 0 0 0 0 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审核: ×制单:× (7)请根据业务(7)填制如下的记账凭证。(2分) 记账凭证

2010年 5 月 31 日 记字第7号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摘要 总账科目 明细科目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元 角 分 4 8 0 0 0 0 计提本 所得税费用 月应交 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 4 8 0 0 0 0 所得税 合计 ¥ 4 8 0 0 0 0 ¥ 4 8 0 0 0 0 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审核: ×制单:× 业务题4(本题共4分)

答案:制造费用 = 2000+5000+58000+8000+300 = 73300(元) (2分)

生产甲产品工人工资和福利费为12000,生产乙产品工人工资和福利费为9000元,分配比例计算:

甲产品应承担制造费用的比例:12000/(12000+9000)= 0.57(1分) 乙产品应承担制造费用的比例:9000/(12000+9000)= 0.43 (1分) 分配给甲产品的制造费用为:73300*0.57 = 41781(元) (0.5分) 分配给乙产品的制造费用为:73300*0.43 = 31519(元) (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