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b6b38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7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 第14章 土地、自然资源和环境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

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

询。

一、概念题

1.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vs.nonrenewable resources) 答:不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供给量基本固定,或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矿物燃料,相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它们的数量可以视为固

定的。另外还有非燃料矿物资源,例如铜、银、金、石头以及沙粒。 可再生资源是其效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补充,而且只要开采和使用得当,它们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效用的资源。例如,太阳能、耕地、河水、森林以及鱼群等都是很

重要的可再生资源。

2.可分拨资源和不可分拨资源(appropriable vs.inappropriable

resources) 答:按照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外部性,资源可划分为可分拨和不可分拨的资源。可分拨的资源是指当厂商或消费者能够获得商品的全部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土地、诸如石油和天然气之类的矿产资源,及森林等。在一个运行良好的竞争性市场中,可分拨的自然资源将被有效地定价和分配。不可分拨的资源是其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归属于其拥有者的资源。不可分拨的资源是一种具有外部性

的资源。 根据资源是否可分拨的属性,可以得出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当资源是不可分拨的、具有外部性时,市场参与者就不能完全获得使用自然资源的成本或收益,市场就会提供错误的信号和扭曲的价格。一般说来,对于外部不经济的产

品,市场会生产过度;而对于外部经济的产品,市场又会供给不足。

3.租金(rent)

答:租金(或纯经济租金)是对使用供给固定的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报酬。租金的典型例子就是土地租金。土地租金是为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价格。土地的一个不寻常的特征是:数量固定,对价格完全缺乏供给弹性。

4.土地的无弹性供给(inelastic supply of land)

答:如图14-6所示,由于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因此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完全没有弹性的,即是垂直的。

图14-6 土地租金的决定

因为土地的供给没有弹性,且土地总是为了它能生产的产品而发挥作用,所以土地的价值完全是由其能够生产的产品的价值派生而来,反之则不成立。

5.固定要素的税收(taxation of fixed factors)

答:对于固定数量的投入要素来说,对租金征税不会引起扭曲或经济的无效率,因为对纯经济租金征税不会改变任何人的经济行为。需求者没有受到影响,因为他们的意愿价格没有改变;供给者的行为也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投入要素的供给是固定的。

6.外部性和公共品(externalities and public goods)

答:(1)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2)公共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所谓非竞争性,意指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意指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

7.私人品和公共品(private vs.public goods)

答:(1)私人品,与公共品相对而言,是指在消费过程中那些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生产者以及消费者都可以实行排他原则的物品。私人品的供求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得到解决。竞争性指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引起商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生产者的排他性指生产者能够限制意愿购买这种商品的消费者使用这种商品,消费者的排他性指在消费一种物品时,其他人能够被排除在外。不存在排他性,市场就不会或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不存在竞争性,则商品就应当以零价格供应。

(2)公共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所谓非竞争性,意指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意指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

8.外部性引起的无效率(inefficiency of externalities)

答:外部性引起的无效率是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影响经济中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效应。外部性有时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等,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9.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社会收益和私人收益(internal vs.external costs, social vs.private benefits)

答:(1)内部成本,指的是与企业产品生产或劳务密切相关的成本、费用,包括生产环节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环节的销售成本及其费用;管理环节的各项成本费用等。内部成本是企业的内涵式支付。

(2)外部成本又称为企业的社会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满足行业准入要求和承担社会义务而做出的必要支出,如税收支付、环保支付、安全生产条件投入、员工的社会保障支付等。外部成本与企业的产品生产或劳务的提供并不直接相关,而是更多地与企业的法人地位相关,属于企业的外延性支付。

(3)社会收益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当一项活动的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时,我们就会观察到这项活动的过度供给,此时存在负的外部性;反之则会产生供给不足,此时存在正的外部性。

(4)私人收益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从某一经济行为所获得的收益,仅包括直接收益。

10.矫正外部性:标准、税收、责任、交易(remedies for externalities:standards,taxes,liability,bargaining)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11.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答: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是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一种方式。具体而言,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是指,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最大允许排放量分成若干规定的排放份额,每份排放份额为一份排污权。政府在排污权一级市场上,采取一定方式,如招标、拍卖等,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排污者购买到排污权后,可根据使用情况,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排污权买入或卖出。

12.全球公共品(global public goods)

答:全球公共品是公共品的一种,是指无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或接受,但其影响将波及整个世界的所有居民的一种物品。全球公共品的重要例子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预防艾滋病的疫苗等。

二、问答题与计算题

1.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自然资源按照物质的更新、循环、再生与否,可分为两类:

(1)可再生资源。经过开发利用之后能够继续在自然与社会中产生或出现的资源,如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

(2)不可再生资源。被开发利用以后不能在自然与社会中重新产生或出现的资源,如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和能量。

2.什么是不可分拨的自然资源?举个例子,解释为什么对这种资源进行市场分配是无效率的。为了提高市场产出,你更愿意采取哪种方式?

答:不可分拨的自然资源是其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归属于其所有者的资源。不可分拨的资源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资源。

水资源是一种不可分拨的且具有外部性的稀缺自然资源,它在形式上表现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由于水资源的产权不明晰,因此,水资源常常遭破坏和浪费。例如,钢铁厂和化工厂常是用水大户,但同时又是污水排放大户。如果对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