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一二三四单元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一年级下册数学一二三四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a6f032a58da0116d174974

一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取消了统计学习单元。(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三班共44人,一年级四班共44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起止时间(周次) 单元 主要内容(课题) 课时数 第1周——第3周 第一单元 《买铅笔》、《捉迷藏》、《快乐10 的小鸭》、《开会啦》、《跳伞表演》、《美丽的田园》、《练习一》《做个减法表》 第4周 第二单元 《看一看(一)》、《看一看 2 (二)》、 第5周——第7周 第三单元 《数花生》、《数一数》、《数豆 14 子》、《谁的红果多》、《小小养殖场》、《做个百数表》、《练习二》 第8周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动手做(一)》 6 《动手做(二)》、《动手做(三)》 第9周 整理与复习 前四单元内容 3 第10周——第12周 第五单元 《小兔请客》、《采松果》、《青 14 蛙吃虫子》、《拔萝卜》、《收玉米》、《回收废品》、《练习三》 第13周 数学好玩 《分扣子》、《填数游戏》 2 第14周——第16周 第六单元 《图书馆》、《摘苹果》、《练习 12 四》、《阅览室》、《跳绳》、《练习五》 第17周——第18周 总复习 全册内容 10 四、全册教学目标:

1

一年级数学下册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五、全册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六、全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七、教学方法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6、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2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主题 知 识 与 技 能 数 学 思 考 问 题 解 决 情 感 态 度 加与减(一) 单元课时 10课时 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 学 目 标 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计数器、小木棒、圆形卡片、课件三角形卡片 教学难点 教学具准备 单元反思 3

一年级数学下册 课题(买铅笔)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想加法算减法”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出示课本第2页情景图(小兔买铅笔的场景)。

师:小白兔特别爱劳动,兔妈妈为了奖励小白兔,一大早就带着小白兔来到文具店 买铅笔。我们一起去瞧瞧吧!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揭示课题

师:袋鼠阿姨有15枝铅笔,小白兔要买9枝铅笔,我们帮袋鼠阿姨算一算还剩多少枝呢? 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

生:15-9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十几减9”。(板书课题) 2、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

师:15-9=?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在纸上列算式摆小棒,教师巡视,学生展示方法:

(1)先摆15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还剩6根。 (2)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6根了。

(3)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想9+6=15,反过来15-9=6。 3、强化算法

师:十几减9的算法除了这一道,你知道还有哪些吗?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师:你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汇报答案。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