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恐怖遗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刘备的恐怖遗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51cd42ee06eff9aff80709

备所用。李严的问题,这里先引出来,在“三国谜案系列”中,我们还会重点说,本文先来说说刘巴。

和李严一样,刘巴也是荆州士人,先被刘璋启用,尔后才入仕刘备。但自始至终,刘巴都不买刘备的面子。在荆州时,刘备听说刘巴很有才学,就派当时的神童周不疑去求学,刘巴却以一种很高冷的姿态拒绝了,说我没啥本事,跟着我学不到东西。

曹操攻打荆州后,刘备逃跑,带走了很多荆州名士,刘巴却北上投奔了曹操,这说明刘巴一点儿也不喜欢刘备。刘巴得到曹操重用,派他去招降荆南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但刘巴命比较背,在执行过程中,不但曹操战败北还,他看不顺眼的刘备还拿到荆南三郡。刘巴只好继续跑路,这一跑,就跑到了交趾(今越南河内,汉朝时隶属交州)。为避风头,隐姓埋名,改姓为张。再后来,刘巴在交州混得不好,就入蜀了,为刘璋所用。

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刘巴是这么说的:“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刘璋不听劝告,还是引狼入室。又派刘备去抵御张鲁,刘巴再劝,说让刘备攻打张鲁,等于放虎归山,刘璋又不听,于是刘巴称病不出。直到刘备拿下成都,刘巴没办法,才不得不跟着刘备混。刘巴其实很牛,限于篇幅,本文不展开,只引用一句诸葛亮对他的评价:“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子初就是刘巴的字。

刘巴不愿入仕刘备,最终出山也是情势所迫,因此刘巴对刘备的忠诚度必须要打问号。高冷的刘巴不但对刘备只是表面敷衍,对张飞更是嗤之以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说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刘巴

不但是名士,也算是一个君子,《刘巴传》说他“躬履清俭,不治产业”。问题是,张飞爱敬君子,但君子却不爱敬他。《零陵先贤传》记载了一则八卦:张飞去刘巴家拜访,刘巴理都不理他,张飞很生气。

诸葛亮为此劝过刘巴,说张飞虽然是个武人,但很仰慕你,刘备正在收合文武,是为了天下,虽然你很高冷,但还是应该多多少少给张飞一点面子吧。诸葛亮也自讨没趣了,刘巴是这么回复的:“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刘巴不买张飞账的故事,传得很远,甚至传到孙权和张昭的耳朵里。孙权和张昭在八卦刘巴时,张昭都看不下去了,认为刘巴“不当拒张飞太甚”。

刘巴这句话同样传到了刘备的耳朵里,刘备终于发怒了,他认为自己有平定天下之志,但刘巴专门在背后使坏,他的心根本不在我这里。 神奇的是,在刘备伐吴兵败的章武二年,刘巴和许靖一样,也死了。和简雍一样,在《三国志·蜀书》中没有交代刘巴的子嗣。刘巴是怎么死的,诸葛亮一定知道,刘备也一定知道,但刘备和诸葛亮都已经死了,所以我们不知道。刘巴是正常死亡吗?不好说。

刘璋迎刘备入蜀时,刘巴持反对态度,还有一人也是反对派,是黄权。与李严、刘巴这样出生于荆州的益州帮所不同的是,黄权是土生土长的益州人。刘巴的劝诫,刘璋听不进去,黄权的上谏,如出一辙。刘备和刘璋撕破脸后,益州很多郡县的长官都倒戈刘备,但时任广汉长的黄权却闭城坚守,直到刘璋投降,才归附刘备。

刘备计划伐吴,很多人都劝过,赵云劝过,黄权也劝过。赵云反战的出发点是天下大义,认为刘备最大的敌人该是北方的曹丕。黄权则说得比较实际,他认为孙权的军队善战,蜀国出兵的话,出兵是顺流,撤兵则是逆流,所谓“进易退难”。黄权还说:如果陛下一定要打的话,我来做先锋,您坐镇后方。

刘备不听,还是坚持御驾亲征。赵云反战,刘备没带上他;黄权也反战,刘备却把他带上了。这是为什么?按理说,赵云和黄权二选一的话,自然是赵云。论战斗经验,赵云更丰厚,在入仕刘备前,黄权并不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论对荆州军事地理的了解,显然是跟随刘备在荆州呆了十多年的赵云更为熟悉。

刘备没有把黄权放在家里,而是带在身边,这说明什么?刘备甚至不给黄权部队和吴军交战的机会,只是把黄权留在江北,防御魏军,这又是为什么?最终刘备战败,黄权失去归路,向曹魏投降。

除了向曹魏投降外,黄权其实还有两个选择,一是向孙吴投降,二是死战殉国。在刘备伐吴时,几名战将坚决不降,比如冯习、张南、傅肜、程畿,都力战而死,赢得烈士美名;投降东吴的将领也有,这里不一一列名。

但黄权两条路都没选,这是为什么?

上文已述,张飞死于阆中。黄权是哪里人?阆中人!

阆中这个地方,为蜀国贡献了很多人才,比如刚刚提到的程畿。刘备撤军后,程畿由水路归蜀,追兵将至,有人劝他乘小船快逃,程畿说

他从军以来,从没有看见敌人就逃跑的先例,于是执戟而战,还打翻了几艘敌船,最终吴国大军来临,程畿寡不敌众,阵亡。

阆中还出了一个马齐,这个人是张飞发掘并推荐给刘备的,官至尚书郎。此外,阆中的人才还有马、姚等。后来还出了一个马忠,马忠原名狐笃,刘备见到马忠后说了一句话:我失去黄权,却得到马忠,这也不错。

当然,最著名的阆中俊杰还是黄权。

再回过头来说说刘备战败后,黄权的抉择问题。黄权没有死战,说明黄权和刘巴一样,并不是刘备的死忠,至少认为刘备不值得他效死命。和刘巴一样,黄权归顺刘备,只是不得已的选择。但为什么不降吴呢?因为黄权还有家眷在蜀国,如果降吴,家眷必然被杀。黄权是个聪明人。 黄权投魏后,蜀国的确有人说要将黄权家人正法,被刘备阻止了。刘备说:黄权没有对不起我,是我对不起他。黄权在魏国混得不错,临死前一年的魏明帝曹时代,官拜车骑将军。汉与三国时期,在武官的职位中,这个官职仅次于大将军、卫将军和骠骑将军。

我们在这里大胆地做出一个假设,如果黄权是加害张飞的主谋呢?作为阆中人,黄权对阆中的地形更熟,可以指使张达、范疆杀害张飞后顺流而下投奔孙权。

我们当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黄权是刺杀张飞的主谋,但不妨做一个倒推。如果黄权降吴,会有什么后果,留在蜀地的家室被满门抄斩不说,而且声名尽毁。那么,黄权有没有暗杀张飞或者期待刘备战败的动机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