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40-外国文学史--(吐血整理)史上最完整版笔记小抄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00540-外国文学史--(吐血整理)史上最完整版笔记小抄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22e0f2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e

犹豫:犹豫并不是他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破灭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在犹豫的同时,哈姆莱特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

延宕: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在复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要重整乾坤。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莱特想要行动,但又不知如何行动,这就造成了他行动的拖延(主管)。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时代与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他不可能去依靠群众、反动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终于被恶势力吞没。哈姆莱特的悲剧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客观)。

《哈姆莱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在艺术上,《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1.在结构上,《哈姆莱特》突出地表现了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沙剧情节一般都是多层次多线索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或平行发展或交错推进,不仅有巨大的包容性,而且也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2.在人物塑造方面,《哈姆莱特》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3.为了使人物形象达到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莎士比亚还成功地把对比手法用于人物塑造。4.在语言上,莎士比亚表现出大师的风范。他将五韵诗体与散文、有韵的诗句、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丰富多彩,生动传神,它们不仅构成了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大厦的基石,更加强了英语语言的表现力。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1在莎士比亚第一时期的《亨利四世》中作者塑造了个最成功的喜剧形象:福斯塔夫,他是个封建没落骑士的典型。2作品通过人物生活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描写,为主人公活动提供了一幅广阔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所提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1情节的生动丰富(三条线索 复仇:哈姆莱特为主线,雷欧提斯为副线)线索的丰富,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增加读者的可读性。2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哈姆莱特由快乐王子—忧郁王子)人物真实可信。3广阔的社会背景(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宫廷—家庭、深闺—墓地、乡下—城市)人物活动与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后者为前者服务。4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哈姆莱特:前语言明快、后忧郁。双关语:“生存还是毁灭”。)

以上也是《哈姆莱特》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名词解释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代希腊神话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2、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它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针对教会的神主宰宇宙的思想,人文主义者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的思想。其核心就在于对人的肯定。 3、“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指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它有七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1549年,七星诗社的成员推举杜伯莱执笔发表了题为《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的宣言,主张采用民族语言创作诗歌,废弃拉丁文写诗的传统,其代表诗人是龙沙。 4、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的新型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他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在布局谋篇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5、“大学才子”

“大学才子”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 一 节 概 述

17世纪欧洲文学: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又称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前2者)

①巴洛克文学: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运动。在文艺复兴后一度流行。 意大利和西班牙巴洛克文学较为盛行。 意大利:著名的是“马里诺诗派”,代表人物马里诺,成名作《阿都尼斯》。 西班牙:以“贡哥拉诗派”为代表,代表人物贡哥拉。 巴洛克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事西班牙剧作家卡尔德隆,《人生如梦》充分体现巴洛克文学特点。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代表:约翰?弥尔顿。作品: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以圣经为题材。 另一名著名的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 讽喻小说《天路历程》

③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欧洲文学的成就主要在法国。

笛卡尔:开创了唯理主义哲学,认为科学认识必须符合“明白与确切”的标准,把“灵”与“肉”截然对立起来。

古典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原则。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1) 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古典主义邀请作家为专制政体服务,把歌颂国王,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自己的神圣的天职。

(2) 古典主义文学表现为对理性的绝对遵从。

(3) 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创作规则。(主张“三一律”) 古典主义文学者大力提倡向古代学习,注意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历史中选取创作题材,借用古代形象来塑造当代人心目中理想的英雄人物。

古典主义戏剧创作成就分别表现在悲剧和喜剧方面。 喜剧:莫里哀代表

悲剧:高乃伊、拉辛代表

高乃伊: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代表作《熙德》,是古典主义的第一部典范作品,也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作。当个人感情与封建家庭发生利益冲突产生矛盾时,封建义务让位于国家利益。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与荣誉、义务的冲突中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表现了理性战胜感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熙德》服从于戏剧情节和人物需要设置了2个场景:王宫、施曼娜的家,没有恪守“三一律”。 拉辛:代表作《安德洛玛克》。另一部重要悲剧《费德尔》。拉辛的创作使法国古典主义悲剧走向成熟。 拉封丹(寓言诗人)《寓言诗》:通过动物世界来表现人类世界,有很强的现实性。 布瓦洛: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理论集大成者,是“古典主义的立法者”,采用诗体创作了《诗的艺术》,明确提出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该作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第二节 莫里哀

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杰出代表。 作品:《可笑的女才子》(第一个剧目)、《妇人学堂》(标志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伪君子》、《恨世者》、《吝啬鬼》、《唐璜》(莫里哀创作中现实主义精神最强的一部)、《史嘉本的诡计》(表现民主主义倾向的喜剧)、《无病呻吟》(最后一部喜剧)。

分析答尔丢夫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伪善的没落贵族,职业宗教骗子。

1、表里不一:表面上虔诚教士“把世界看成粪土一般”,实际上是贪图享乐的酒肉之徒。如: “一顿饭吃两只竹鸡、半只羊腿、一离开饭桌就睡觉”;看到桃丽娜袒胸露背是竟扭过脸去,掏出手帕,要她把胸脯遮起来。然而,他一边答应做奥尔贡的女婿,一边又向奥尔贡的妻子求婚;当奥尔贡送他一点钱时,他

总是说“太多了,一半已经太多”;当奥尔贡把全部家产赠给时,他没说半个“多”字。

2、进一步揭露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如:一看见欧米耳太太就垂涎欲滴,“要拔去上帝这样一个障碍”。当他的罪行面临败露时,他伪装深受委屈而不予计较,致使奥尔贡盛怒之下将儿子赶出家门,并立下字据,把全部家产赠给答尔丢夫。至此,伪君子的罪恶用心已昭然若揭。

3、再进一步揭露了答尔丢夫伪善的危害使人家破人亡。如:把奥尔贡一家赶出大门,还到宫廷告发奥尔贡私藏政治犯的秘密文件,想置人于死地。并声称:“现在王爷的利益是我的头等重要责任。”伪善的社会孕育了这类伪善的人。

社会意义: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是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伪君子》的主题与艺术成就 主题:(1)《伪君子》通过塑造伪装成虔诚教士的天主教徒的恶人答尔丢夫的形象,暴露了法国天主教会和贵族社会成员的伪善面目,充分揭示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2)《伪君子》还揭示了骗子共同的欺骗手段,即掌握人们内心最希望得到的东西,满足人最强烈的欲望,从而达到目的。 艺术成就: 1、《伪君子》首先基本符合古典主义的要求,比如戏剧采用韵文诗体,分为五幕,完全遵从三一律的创作法规,人物性格扁平、概念化。

2、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已经带有明显的悲剧意味。

3、吸收了各种民间戏剧、笑剧、闹剧、风俗喜剧、传奇喜剧等手法,增强了喜剧的艺术效果,使喜剧突破了古典喜剧的模式,走向近代喜剧。

《吝啬鬼》的主题和阿巴贡的形象

(又译《悭吝人》)嘲笑资产阶级贪婪、吝啬和虚荣。取材于罗马喜剧普劳图斯《一坛黄金》。作品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作者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

阿巴贡: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文章集中表现了阿巴贡性格中的主要特征——吝啬。

①阿巴贡所有的言行都围绕着金钱进行。他只崇拜金钱,对名誉、爱情等一切都轻视。他与儿女的关系由金钱支配。

②阿巴贡吝啬的特点表现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特征。将搜刮来的钱财掩藏起来,装穷,掩饰富有。 ③他的吝啬与其贪得无厌的掠夺占有财富的冲动之间密不可分。想方设法放高利贷,不顾别人需要钱时迫切的心情。

名词解释

1、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指17世纪一度普遍流行的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文学创作。巴洛克是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巴洛克文学创作在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堆叠辞藻,作品结构常常框架宏阔,叙述风格扑朔迷离。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巴洛克文学较为盛行,意大利著名的是马里诺诗派,代表人物是马里诺,西班牙巴洛克文学以贡哥拉诗派为代表,其中的主将就是贡哥拉。巴洛克文学中成就较高的是西班牙剧作家卡尔德隆,其剧作《人生如梦》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巴洛克文学的特点。 2、三一律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重要的创作规则。他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过分拘泥于形式,不够真实和自然,尤其与现实距离较远。

第五章 18 世 纪 文 学

第一节 概 述

18世纪欧洲文学主要成绩是启蒙运动。代表人:伏 尔泰、狄德罗、卢梭、莱辛。哲理小说、书信体小

说及戏剧等题材最受这些启蒙文学家的青睐。 英国文学: 笛福: 英国的现代小说先驱。《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理查逊:书信体小说《帕美勒,或美德有报》,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

菲尔丁:是18世纪欧洲成就最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 其他小说创作形式:以斯威夫特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斯特恩“感伤主义”小说为代表。 “感伤主义”得名于斯特恩《感伤的旅行》。斯特恩最主要的成绩:《项狄传》 法国文学: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是第一阶段启蒙运动的代表,启迪了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和卢

梭。

主要作品:《查第格》、《天真汉》、《老实人》(是伏尔泰最出色的哲理小说)。 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领袖。创造了一种新的戏剧“正剧”,又称“严肃剧”。 主要作品:2部“严肃剧”:《私生子》、《一家之主》。小说《修女》《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中成就最高的。 主要作品: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教育小说《爱弥儿》、自传体小说《忏悔录》 德国文学:

莱辛:他号召,德国要摆脱对法国文学依赖,主张创作“市民悲剧”。 最有名作品《爱米丽亚?伽洛提》《智者纳坦》

“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作品有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席勒《海盗》《阴谋与爱情》 “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狂飙突进》。 运动中诞生了2位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席勒。

席勒:主要创作是戏剧。早期创作的剧本《强盗》体现出强烈的“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 代表作: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被称作“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事》:首次提出并区分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基本创作方法。

第二节 歌 德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最大成果,是德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 戏剧《托尔夸托?塔索》是歌德及其看重的作品,被称之为“骨中的肉,肉中的肉”。 明确的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思想。

被誉为“最后一位文艺复兴式的伟大作家”。

浮士德人生探索的5个阶段:知识悲剧、生活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事业悲剧的追求。

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英国启蒙文学的特点:

1、鲜明地拥护民主和自由,把文学作品作为启蒙的工具。 2、取材于日常生活,市民阶层的人物更多地成为主人公。 3、在小说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维特的形象

歌德的中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的性格是社会铸造的,他以孤傲来对抗德国现实的丑恶,但他总以不合作――逃避的方式来反抗,显得无力。因此他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是,围绕着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地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具有反封建的意义。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表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 作品。小说中维特的形象也有它消极的一面。他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