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最新-2018年下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语文第四单元测试B卷(附答案) 精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中语文最新-2018年下学期同步测控优化训练高三语文第四单元测试B卷(附答案) 精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f4b36a66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3

高三语文同步检测(十六)

第四单元(B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行伍(hánɡ) 酒酣(hān) ..惨怛(dá) .B.列观(ɡuān) .曩者(nǎnɡ) .C.盆缶(fǒu) .罢驽(pí) .D.执辔(pèi) .

屏人间语(bìnɡ) .

渑池(miǎn) .

秦王不怿(yì) .馁虎(něi) .

屈平既绌(chù) .温蠖(huò) .

璧有瑕(xiá) 不可为讳(wěi) ..

解析A.“屏”读“bǐnɡ”;B.“观”读“ɡuàn”;D.“讳”读“huì”。 答案C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谗谄 博闻强志 形容枯槁 蝉退浊秽 B.径道 完璧归赵 怀瑾握瑜 眷顾楚国 C.汤镬 怒发冲冠 坚明约束 谈冠相庆 D.不肖 持璧睨柱 肉袒付荆 吻颈之交 解析A.退—蜕;C.谈—弹;D.付—负,吻—刎。 答案B

3选出全是被动句的一项()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智勇多困于所溺 ⑤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⑦求人可使报秦者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⑦ D.②④⑥

解析③句是宾语前置句,⑤句为状语后置句,⑦句是定语后置句。①②④⑥都是被动句。 答案D

4选出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相如引车避匿 引:拉、伸,引申为把车子调转方向。 .B.则仆尝前辱之责 .C.舍相如广成传舍 .D.屈平属草稿未定 .

责:责任。 舍:安置住宿。 属:连缀,写作。

解析B项“责”,通“债”,指下狱受宫刑。 答案B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旦暮且下?A. ? ?②且公子纵轻胜????①徒以吾两人在也?B. ? ?②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高义,为能急人之困?C. ? ?②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①为天下笑?D. ?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解析A项①“且”,将要,②“且”,况且;C项①“所以”,表原因,②“所以”,表手段、措施;D项①“为”,表被动,②“为”,疑问语气词。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相如前进缶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C.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D.而以公子为长者 ..

解析A.“前进”,走上前进献;B.“宣言”,扬言;D.“长者”,有德行的人。 答案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谢客就车?A. ? ?②欲就公子之名????①愿枉车骑过之?B. ?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C. ? ?②致食客三千人????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D. ? ?②短兵相接???解析A项“就”:①坐上,②成就;B项“过”均为“访问”之意;C项“致”:①表达,②招来;D项“短”:①诋毁,②短小,与“长”相对。 答案B

8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译:尊重大国的威势而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译:把张仪送到汉中做人质,我愿意到楚国去。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译: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如姬想为父亲报仇的念头存在心里已经好多年了。 解析C项应翻译为:“用一个张仪抵汉中地方(这是很便宜的事),请您让我到楚国去。” 答案C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0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还而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命,自刎而死。

9下列各个句子,不构成石奢“自刎而死”的原因的一项是() A.杀人者,臣之父也。 B.废法纵罪,非忠也。 C.追而不及。

D.伏诛而死,臣职也。

解析C项是楚昭王为石奢“不当伏罪”所找的理由。 答案C

10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石奢“坚直廉正”的一组是() 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 ②纵其父 ③不私其父 ④不奉王法,非忠臣也 ⑤王赦其罪,上惠也 ⑥遂不受命,自刎而死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解析②句表现石奢的孝心,⑤句说明君王的宽恕。 答案B

第Ⅱ卷(共90分)

三、(10分,每小题5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匡 庐 奇 秀 甲 天 下 山 山 北 峰 曰 香 炉 峰 北 寺 曰 遗 爱 寺 介 峰 寺 间 其 境 胜 绝 又 甲 庐 山

元 和 十 一 年 秋 太 原 人 白 乐 天 见 而 爱 之 若 远 行 客 过 故 乡 恋 恋 不 能 去 因 面 峰 腋 寺 作 为 草 堂

(选自《白居易·草堂记》)

解析先试读两段文言文,然后再断句,抓住本文段句式整齐的特点。

参考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12依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空。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2) ,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其志洁, ;其行廉, 。

答案(1)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3)举类迩而见义远 故其称物芳 故死而不容

四、(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7题。

[甲]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乙]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13下列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所以遣将守关者 B.吾所以为此者 C.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D项表凭借,A、B、C三项都表原因。 答案D

14下列句子中,“之”字指代的是(3分)() ①而君畏匿之 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蔺相如固止之 ...A.①这件事 ②廉颇 ③舍人 B.①廉颇 ②这件事 ③舍人 C.①廉颇 ②舍人 ③这件事 D.①这件事 ②舍人 ③廉颇 解析结合上下文分析指代义。 答案B

1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

解析抓住“孰与”“或”“发”等关键词语。 参考答案(1)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哪个厉害?

(2)可是士人有的胆小懦弱而不敢行动。

16乙文中,可用来概括甲文第三段内容的一句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