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行政类)安徽会计继续教育网上考试练习及答案(中华会计学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3年(行政类)安徽会计继续教育网上考试练习及答案(中华会计学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dcb7cd770bf78a6429542a

19.

【正确答案】 对 20.

【正确答案】 对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A. 制定明确、合理的公共支出绩效目标

B. 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实施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价 C. 确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D. 把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2.( )是指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要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绩效信息的获得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收集信息进行评价。 A. 经济性原则 B. 相关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3.( )位于“金字塔”的最顶端,是指标体系的最高层次,从全局的高度对指标体系进行概括。

A. 一级指标 B. 二级指标 C. 三级指标 D. 总指标

4. 根据( ),指标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A. 适用性不同 B. 性质的不同 C. 眼光的长短 D. 作用的不同

5.( )是评价、衡量一个支出项目实施好坏的关键指标。 A. 共同指标 B. 专用指标 C. 定性指标 D. 定量指标

6.()是我国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A. 评价方法不当

B. 监督体系不完善 C. 缺乏统一的法律保障 D. 技术性缺陷

7.绩效评价标准按照()可以分为测算标准和经验标准。 A. 形成的方法 B. 时效性 C. 取值基础 D. 评价对象

8.绩效评价实施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 涉及一些个人的既得利益 B. 涉及一些团体的既得利益 C. 与政策规定不符 D. 制度体系设计不合理

9.美国的()一般由会计总署应国会或其他部门的要求进行评价。 A. 部门年度绩效评价 B. 立项决策绩效评价 C. 过程绩效评价 D. 专题绩效评价

10.()由主管部门、单位商财政部门研究确定。 A. 基本指标 B. 具体指标 C. 业务指标 D. 财务指标

11.目标绩效指标是评价对象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预定目标,目标绩效为()。 A.1 B.10 C.100

D.依具体情况而定

12.对定性指标的测定,不可从以下()取得判断基础或依据。 A. 数据计算 B. 专家经验判断 C. 横向比较 D. 问卷测试

13.评价结果分为()个评价等次。 A.3 B.4 C.5

D.6

14.资料审核属于绩效评价工作的()阶段。 A. 前期准备阶段 B. 撰写报告阶段 C. 评价工作完成阶段 D. 实施评价阶段

15.()是指绩效评价的衡量指标应与政府部门目标、项目绩效目标及评价的目的有直接的推定联系与逻辑关系,以确保指标评价体系真正起到评价支出项目实施情况的功能。 A. 重要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相关性原则 D. 稳定性原则

16.( )是整个指标体系的基础层。 A. 总指标

B. 三级及以下指标 C. 一级指标 D. 二级指标

17.()侧重从定量分析角度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缺少定性分析。 A. 专家意见法 B. 层次分析法 C. 比较平均法 D. 主成分分析法

18.()是指政府部门选定一个单位或流程作为比较标的物,以该标的物的指标数据作为比较的标准。 A. 政策标准 B. 经验标准 C. 标杆数据标准 D. 行业标准

19.从操作层面上讲,不属于绩效评价体系根本意义的是()。 A. 考核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B. 考核政府的职能实现程度

C. 对财政支出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 D. 以财政支出效果为最终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1.绩效评价着眼于预算资金使用之后的未来效益,从目标导向出发,必须充分体现以下( )方面。

A. 目标设定要具体明确

B. 目标确立要有实现性 C. 目标实现要有时间性 D. 目标着眼于执行过程

2.长期以来,在我国财政支出管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 A. 重分配 B. 轻管理 C. 重投入 D. 轻支出

3.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分离是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 A. 预算报告 B. 预算监督 C. 预算编制 D. 预算执行

4.确定权重时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 A. 不同行业、不同工种间的权衡 B. 同行业、同工种间的权衡 C. 社会公认价值和企业特殊性 D. 历史指标和现实指标

5.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这是由( )决定的。 A. 支出项目多样性 B. 支出项目确定性 C. 项目评价复杂性 D. 现实情况随机性

6.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 A. 专家意见法 B. 线性分析法 C. 层次分析法 D. 比较平均法

7.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包括( )。 A. 相关性原则 B. 经济性原则 C. 可比性原则 D. 稳定性原则

8.适当的评价标准应具备下列特征()。 A. 可靠性 B. 客观性 C. 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