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答案2012-09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608693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b

2、把水的几个特点和相应的现象用线连接起来。 曹冲称象

水库大坝上窄下宽 表面张力

树叶上的露珠 浮力 硬币漂在水面上 毛细现象

小纸船在水上漂动 溶解

压力 粉笔吸墨水

用洗衣粉洗衣服

四、科学阅读

水污染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都离不开水。一般说来,人类要维持生命,每人每天最少需要5升水,可以说,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

什么是水污染泥?在环境学领域,有一个重要名词叫“水体”,它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的水,另外,还把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水生生物和底泥都作为水体的组成部分来看。

水体一般是指海洋、湖泊、河流、沼泽、水库、地下水的总称;水体按类型可以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陆地水体可分为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体。

那么,水污染是怎么引起的呢?水体中的污染物,根据它们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类:

1.病原体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畜禽饲养场污水等,常含有病原体,如病毒、病菌和寄生虫。这类污水如不经过适当的净化处理,流入水体后,即会通过各种渠道,引起痢疾、伤寒、传染性肝炎及血吸虫病等。

2.需氧性污染物:生活用水,造纸和食品工业污水中,含有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等有机物。这类物质随污水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对它们的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含氧减少,从而影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繁殖。当水中的溶解氧耗尽后,水中的有机物即产生厌氧消化,生成甲烷、硫化氢等,使水体出现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3.植物营养污染物:造纸、皮革、食品、炼油、合成洗涤剂等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以及施用磷肥、氮肥的农田水,含有氮、磷、钾等营养物,如果大量的这类污水排入水体,使营养物质增多,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这类物质多呈红色,称“赤潮生物”。

9 / 17

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覆盖水面,附在鱿类肋上,使它们呼吸困难。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消耗掉水中的溶解氧。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替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常常引起鱼贝类中毒死亡,并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4.石油污染物:多发生在海洋中,主要来自油船的事故泄露、海底采油、油船压舱水以及陆上炼油厂和生化工厂的废水。

5.剧毒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和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它们大都来自矿山、冶炼废水,它们都富集在生物体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水体的污染还有放射性污染,这是由于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造成的。盐类污染,各种酸碱盐无机化合物进入水体,使淡水含盐量增加,影响水质。热污染,发电站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大量热水排入水体,使水温增高,水体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的生存与繁殖。

以上短文摘自:《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水体按类型可以分为哪几类?

水体按类型可以分为海洋水体和陆地水体。陆地水体可分为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体。 (2)水体中的污染物,根据它们的性质,可以概括为哪几类?

1.病原体污染;2.需氧性污染物;3.植物营养污染物; 4.石油污染物;5.剧毒污染物。

(3)阅读完本文,你还知道了水的哪些有关问题?

我还知道了: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都离不开水。一般说来,人类要维持生命,每人每天最少需要5升水,可以说,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 (答案不唯一)

五、我有问题千千问

地球上存在的所有物质中,对人类及其它生物体的存在来说,最基本的东西是水和空气。地球表面积的3/4为水所覆盖。水也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生命,只有通过生物与环境间永不间断的水分交换才得以存在。

淡水水体的面积虽然远不及海洋,但却是维持陆栖生物和人类生存的根本,也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的桥梁。目前世界上已有43个国家和地区缺水,缺水地区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约20亿人用水紧张,10亿人得不到良好饮用水。当前,淡水资源短缺是困扰人类社会生存的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属贫水国。按人均占有径流量计算,每人每年平均大约2600吨水,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水资源量在下降,需求量却在不断上升,而且不断增加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正使全国约1/2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日益尖锐的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因此,保护淡水资源也是维护我国人民生存环境的头等大事。

淡水只占

海洋和咸水湖中的水占97% 水蒸气等0.66% 河流湖泊0.34% 深层地下水11% 10 / 17 阅读上面的短文并观察上面的图片,找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提示:可以从你所观察到的咸水、淡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等现象来写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我所看到的现象有:

现象一:淡水资源只占世界总储水量的3%。

现象二:有限的淡水资源还有还有绝大部分储存在南北两极的冰川里而不能被人所利用。

我能提出的问题有:

问题一:怎样才能把咸水变为淡水?

问题二:在生活中怎样更好地节约淡水资源?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四、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科学关键词:自然材料、造纸术、不易分解、查资料、观察和实验、导电性、坚硬性、人造材料、木材、棉、丝、毛、人造纤维、尼龙、有光泽、易传热、《昆虫记》、具有延展性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纸的主要原料是:木材。2、常见的纺织材料:棉、丝、毛、人造纤维。 3、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自然材料。4、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5、铁、塑料、玻璃等属于:人造材料。6、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尼龙。 7、金属具有的性质:有光泽、易传热、具有延展性。 8、塑料的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不易分解。

9、科学家法布尔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昆虫记》。

10、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查资料;观察和实验。11、斧头等农用工具利用了金属的坚硬性。 12、用铜线将灯泡与电池相连接,发现灯泡亮了,这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 1、家里做饭用的锅一般都由金属制成,主要是因为 ( BD )。

A.金属有光泽,很美观 B.金属容易传热,饭很快做熟,节省能源 C.金属具有导电的特点 D.金属具有延展性,容易做成锅的形状

2、金属通常会被制成装饰品或钱币,下列原因中错误的一项是( D )。 A.金很有光泽,做成装饰品很美观 B.金不容易获得,所以很贵 C.金很耐腐蚀,不生锈,容易保存 D.金的重量轻,容易携带

3、家里使用的白炽灯的灯丝是一种很耐高温的金属,它是下面(C)金属。 A.铜 B.铁 C.钨D.银

4、塑料制品被广泛利用有很多原因,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D )。 A.塑料很容易被塑造成形。B.与金属相比,塑料加工更简单、更经济。

C.大多数塑料制品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特点。D.塑料制品能导电、传热性强。 5、保护环境,下面这些做法错误的一项是: ( C )

A.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具,比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具。 B.对废旧物品应分类收集,以便回收。如废金属、废塑料等。 C.把废塑料、废纸等能燃烧的废品集中起来,自己烧掉。 D.节约使用纸制品,比如用纸要把纸的两面都用到。

11 / 17

6、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重量决定下落速度”的观点的科学家是 ( A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 D.法布尔

7、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 A )中提炼出来的。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岩石

8、下列材料中不属于天然材料的是(C)A.木材 B.麻 C.油漆 D.棉花 9、下列现象不属于不属于白色污染的是( D )

堆积如山,占用土地 影响市容 A.

威胁海洋生物

C. D.

10、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这是在比较纸的(D ) A.光滑程度 B.结实程度 C. 软硬程度 D.透明程度 11、如图所示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奖牌,它主要是利用了金属下列哪一种性质(B )A.导热性 B.金属光泽C. 导电性 D.坚硬性

12、塑料的优点包括( ABC )A. 轻便 B.强度高C. 经久耐用 D.能导电 三、实验对对碰

1、把教材中的几个实验与金属的相应特点用线连接起来。 用砂纸打磨金属表面 金属的延展性 把铝勺、塑料棒放进热水里 金属有光泽

把一段粗铝丝用铁锤敲打 金属的导电性

金属丝作导线 金属的导热性

2、

请把造纸的每个环节的序号填在图中的括号里。

12 / 17

B.

喷洒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