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自测题及答案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软件工程课自测题及答案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398f805ef7ba0d4b733b1c

有效性测试。

A. 组合测试

B. 集成测试

C. 有效性测试 D. 确认测试

53. 集成测试计划是在( C )阶段制定的。 A. 可行性研究和计划 C. 概要设计

B. 需求分析 D. 详细设计

54. 调试的目的是为了( B )。 A. 证明软件符合设计要求 B. 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C. 改善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D. 发掘软件的潜在能力

55. 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划分为6个阶段,其中单元测试是在( C )阶段完成的。 A. 概要设计

B. 详细设计

C. 编码

D. 测试

56.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B )。 A. 评价软件的质量

B. 发现软件的错误 D.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C. 找出软件的所有错误

57. 在整个软件维护阶段所花费的全部工作中,( C )所占比例最大。 A. 校正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58. 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能够被理解、校正、( D )功能的容易程序。 A. 变更

动B. 维护

C. 修改

D. 适应及增强

59. 人们称在软件运行/维护阶段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修改就是维护。( A )是由于开发时测试的不知名度、不完全造成的。

A. 正确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60. 在四种类型的维护中,( C )维护是针对用户对软件提出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的。 A. 正确性

B. 适应性

C. 完善性

D. 预防性

61. 软件生存周期的( D )的工作和软件可维护性有密切的关系。 A. 编码阶段

B. 设计阶段

C. 测试阶段

D. 每个阶段

62. 软件的可维护性、可使用性、( A )是衡量软件质量的几个主要特性。 A. 可靠性

B. 可复用性

C. 可理解性

D. 可修改性

三、名词解释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

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换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

2. 数据流 :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项组成。

3. 数据字典

: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就是用来定义数据流图中

的各个成分的具体含义的,它以一种准确的、无二义性的说明方式为系统的分析、设计及维护提供了有关元素的一致的定义和详细的描述。

4. 加工

: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是对数据流进行某些操作或变换。

5. 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简称DFD,是SA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

6. 模块:模块在程序中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

7. 模块化 :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8. 模拟独立性 :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

9. 耦合性: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10. 控制耦合:控制耦合指一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如开关、标志等),被调模块通过该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地执行块内某一功能。

11. 内容耦合 :当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而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这种模块之间的耦合为内容耦合。

12. 内聚性

: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

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13. 偶然内聚 :偶然内聚指一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14. 时间内聚 :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 15.顺序内聚: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

行,前一功能元素的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16. 条件覆盖 :条件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表达式中每个条件的各种可能的值至少出现一次。

17. 判定/条件覆盖 :判定/条件覆盖标准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判定表达式中的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出现一次,并使每个判定表达式所有可能的结果也至少出现一次。

18.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功能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19.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指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的功能,从而发现模块在编码中或算法中的错误。

四、简答题

1. 需求分析阶段的文档是什么?

2. 什么是结构化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什么描述工具? 3. 什么是数椐字典?其作用是什么?它有哪些条目? 4. 描述加工逻辑有哪些工具?

5. 衡量模块独立性的两个标准是什么?它们各表示什么含义? 6. 模块的内聚性由哪几种?各表示什么含义? 7. 什么是“变换型”? 8. 什么是“事务型”?

9. 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要点是什么? 五、应用题

1. 请使用流程图、PAD图和PDL语言描述下列程序的算法。

(2)输入三个正整数作为边长,判断该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边、等腰或一般三角形。

2. 某学校计算教材购销系统有以下功能:

学生买书,首先填写购书单,计算机根据各班学生用书表以及售书登记表审查有效性,若有效,计算机根据教材存量表进一步判断书库是否有书,若有书,计算机把领书单返回给学生,学生凭领书单到书库领书。对脱销的教材,系统用缺书单的形式通知书库,新书购进库后,也由书库将进书通知返回给系统。

请就以上系统功能画出分层的PFD图,并建立重要条目的数据字典。

3. 某厂对部分职工重新分配工作的政策是:年龄有20岁以下者,初中文化程度脱产学习,高中文化程度当电工;年龄有20岁至40岁之间者,中学文化程度男性当钳工,女性当车工,大学文化程度者当技术员;年龄有40岁以上者,中学文化程度当材料员,大学文化程度当技术员。请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或判定树描述上述问题的加工逻辑。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软件

程序

文档

软件工程时代

2. 程序设计时代 程序系统时代

3.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4. 结构化分析 5. 数据结构 6. 软件可行性研究

7. 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 操作可行性 8. 货币的时间价格 投资回收期 纯收入 9. 数据流

10. 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 每一个加工

11. 数据流 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 .文件 数据的源点或终点 12. 数据流 数据项 . .文件 基本加工 数据项 13. “做什么” 加工规则 14. 结构化语言 判定表 判定树 15. 控制结构 顺序、选择、重复 16. 结构化语言 判定表 判定树 17. 做什么 规格说明书 逻辑模型 18. 模块 模块 层次结构 19. 功能 输入/输出 程序及数据 20. 耦合性 内聚性

21. 块间联系 各模块间 紧密 独立性 22. 块内联系 功能强度 紧密

结构化设计

结构化程序设计

数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