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翻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字翻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14ff28195f312b3069a503

以吴地人民(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 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省略句,省略主语;介后,于朝请。

3.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用手压住不动) 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于是皇上也只好用手压住缰绳不动,让马慢慢行走。 辔:驾驭牲口用的缰绳。 4.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事之(抑住,遏制) 司马光《赤壁之战》

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面向北面向他朝拜称臣呢。 北面事之:宾语前置,面北事之。

5.按法以治众(按照,依照) 《韩非子?备内》 按照法令来治理民众。

6.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通“安”,安定,安抚)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国在长平屯兵,来安定、占

据上党的百姓。 军:名作动,驻军;省略介词于,介后,于长平军。 7.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用手弹奏或击)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在茶店酒店用手弹管弦拨弄琴弦。 介后,于茶坊酒肆按管调弦。 8.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巡行,巡视)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于是向西面平定黄河以南的地区,巡视榆溪的旧边关。 河南:黄河以南;塞:边关,险要之处。 西:名词作状语。

9.赵高有罪,蒙毅按之(追究,查办) 苏轼《志林、赵高李斯》 赵高有罪,蒙毅去查办他。

10.赵简子按兵而不动(使动,使?止住,停止) 《吕氏春秋?召类》 赵简子使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

11.按强助弱,圉暴止贪(抑制,遏制) 《管子?霸言》

抑制强暴扶助弱小,禁止暴虐阻止贪欲。 圉:养马的地方。 强、弱、暴、贪:形容词作名词。 12.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考察) 《汉书?贾谊传》

考察现在的事情,每天思考(这些)事情极周详。 务:事,事情;日:白昼,白天;夜:从天黑至天亮;日夜:名词作状语。孰:仔细,周详;至:形容词,极,最。 案:

1.无案牍之劳形(文书,案卷) 刘禹锡《陋室铭》

没有繁忙的公务使身体劳累。 劳:使动,使?劳累;形:身体。 2.成妻纳钱案上(几案,矮长桌) 蒲松龄《促织》

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几案上。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于案上纳钱。 3.召有司案图(通“按”,查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叫相关的官员查看地图。 省略句,省主语。 4.庑下一人伏案卧(长方形桌子)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厢房里一个书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5.对案不食(盛食物的有短脚的木托盘)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对着盛食物的有短脚的木托盘而不吃。 省略句,省主语。

6.案土息民,以待其弊(通“安”,使?安定,安抚) 贾谊《过秦论下》

(秦)使百姓休养生息(安定),等待诸侯的衰败。 案、息:使动,使?安定,使?休息;省略句,省主语。

7.案所梦而寻得之(通“按”,按照,依照) 《西京杂记?画工弃市》

按照梦中的样子去寻找得到它。

8.何不案兵束甲(通“按”,压抑)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

9.案剑瞋目,声如乳虎(通“按”,拿着,握住) 《庄子?盗跖》 握住宝剑,瞪大双眼,声音像幼虎一样。 省略句,省主语。 10.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窄而低的床) 《周礼?天官?掌次》 天子祭祀上帝,于是铺设有毡子的矮而低的床。

11.遂案其前事(追究,查办)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于是追查

他之前的事。 省略句,省略主语。 12.参国起案(通“畔”,界限) 《国语?齐语》 三国确立界限。 参,三也;案,界也。

13.举左案齐,举右案魏(抑制,遏制) 《战国策?秦策四》 攻占东面可以抑制齐国,攻占西面可以抑制魏国。 举,攻占。 14.羡君索书常满案(长方形的桌子)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屋》 羡慕您寻找(求取)的书常常布满(充满)桌子。

15.是案曰是,非案曰非,是事中君之义也(就) 《荀子?臣道》

认为正确就说正确,认为不对就说不对,这就是侍奉中君的合乎正义的道德行为。 ①是、非:动词,认为?.正确,认为?不对;②是、非:形容词,正确、错误。 昂:

1.裸胸露乳,矫首昂视(仰起) 魏学洢《核舟记》 敞胸露怀,抬头仰望。 省略句,省主语,佛印。 2.昂其直,居为奇货(使?高,抬高) 蒲松龄《促织》

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 直:通“值”,价格;居:积,储存。省略句,省主语,市中游侠儿。

3.激昂大义,蹈死不顾(振奋) 张溥《五人墓碑记》

被大义所激励振奋,踏上死地也不回头。 顾:回头,回头看;被动句。 4.令左昂右低,如有首尾然(高) 《礼记?曲礼上》郑玄注

使(让)左面高,右面低,像是有头和尾的样子。 省略句,省主语。 5.简书见迫身今老,樽酒闻呼首一昂(抬起,扬起) 苏轼《和子由次王巩韵》

被公文逼迫,如今已老,听到呼唤喝酒便抬起头。 简书:用于告诫、征召等事的文书,指一般文牍。 被动句,“见”表被动。

6.故谷价低昂,一贵一贱矣(上升,升高) 《论衡?变幼》 因此稻谷的价格时高时低,时而价钱高时而价钱低。 傲:

1.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轻视,蔑视)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轻视(蔑视)一切人。 既:以后。

2.倚南窗以寄傲(高傲的心情,形容词作名词)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我靠在窗边(观景),来寄托我的傲世情怀。 以:来。 3.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轻视) 《商君书?修权》

屡次增加严厉的命令,但不进行刑罚,那么人民就轻视死亡。 数:屡次。 4.傲小物而志属于大(蔑视) 《吕氏春秋?士容》

蔑视细小的事物,但是志向是归属于大的。 属:隶属,归属。 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骄傲) 魏征《十渐不克络疏》 骄傲不可以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

6.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急躁) 《荀子?劝学》

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 省略句,省略“之”,未可与之言而言谓之傲。 7.既可畅情性,亦足傲光阴(通“熬”,

忍受) 白居易《饱食》

既然可以使情绪性情舒畅,也就值得忍受时光。 畅:使动,使?舒畅;足:动词,值得。 8.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轻视) (高考试题)

轻视小民百姓的忧伤,却以博取身边近臣的高兴为重,那么国家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拔:

1.拔剑四顾心茫然(拔出来) 李白《行路难》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提拔) 诸葛亮《出师表》 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来给予陛下。

3.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拔:超过。

4.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克,攻取)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石城。

5.过蒙拔擢(提拔,“拔擢”同义连用) 李密《陈情表》 (我)承蒙被过分地提拔。 省略句,省略主语;被动句。 6.项庄拔剑起舞(拔出来) 司马迁《鸿门宴》 项庄拔出剑开始起舞。

7.窦融始以豪侠为名,拔起风尘之中(突然) 《后汉书?窦融传》 窦融最初以性情豪迈而出名,突然出现在世俗之间。

8.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突出,超出) 《宋史?辽沈传》

年幼时特立超群,年长后专心研究学问,喜欢与古人交友。 省略句,省主语“辽沈”。 友:名词作动词,交友。

9.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动摇) 苏轼《晁错论》

还必须有坚定忍耐不动摇的意志。 省略句,省主语“晁错”。 10.夫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取) 《论衡?累害》 采玉的人去除石头选拔美玉。

11.渔人萦小楫,容易拔船头(移动,掉头) 杜甫《江涨》

捕鱼人握着小船桨,可以 改变、移动船头。 萦:缠绕;容:许可,肯。 12.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得到) 《战国策?秦策二》

于是拿出私人的(个人的)钱来增加公共奖赏。第二天击鼓进军,攻取宜阳。 益:增加;明日:第二天。

13.何其拔兴之暴也(迅疾) 《史记?黥布列传》

为什么迅速兴起得那么突然呢?

14.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解除) 《史记?孟尝君列传》

当初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中的时候,宾客无不感到羞耻,等到孟尝君在秦国遭到劫难,终于靠着这两个人解救了他。 介后,于宾客列此二人。 尽:都;羞:意动,以?(这件事)为羞;卒:终于,最终。

15.城之不拔者二耳(攻取) (高考试题) 未攻破的都城仅有两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