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行程问题(6题),非常有用、经典!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奥数:行程问题(6题),非常有用、经典!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135f0b79563c1ec5da71af

奥数:行程问题(6题)

例1:某校和某工厂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点钟派车去该厂接某劳模来较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钟便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上车去学校,在下午2点40分到,汽车速度是劳模的几倍

解:汽车行驶全程时间是1个小时,现在情况汽车2点出发,2点40分回来,说明汽车行驶40分钟,也就是说走了全程的三分之二。在不管单位的情况下可列式:车速*20min=三分之二路程(因为往返用了40min,所以单程是20min),人步行的时间是1点走到2点的60min,再加上汽车行驶三分之二路程用的20min,即80min,可列式:人速*80min=三分之一路程。两式相除车速=8倍人速

8倍

例2、自行车队出发24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了自行车队。通信员立即回出发点,然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再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答案:与例1类似,摩托车24分钟行9千米×2,所以速度为 9×2×(60÷24)=45(千米/小时) 摩托车行9千米用12(=24÷2)分钟,比自行车快24分钟,所以自行车36(=12+24)分钟行9千米,速度为9×60÷36=15(千米/小时)

1

例3、刘江骑自行车在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上行驶。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间隔相同的时间发一次车,并且车速都相同。他发现从背后每隔12分钟开过来一辆汽车,而迎面每隔4分钟有一辆汽车驶来。问汽车是每隔多少时间发一辆车?

答案:由于每隔12分钟,背后开过来一辆车,而每隔4分钟有一辆车迎面驶来,所以每经过12分钟,恰好有两辆车从不同的方向驶过身边,不妨假设一开始就如此。设相邻两辆车的间隔为1个单位,到开始时,刘江背后的一辆车与刘江相距1个单位,刘江前面的在第三辆车与刘江相距3个单位,经过12分钟,这两辆车从不同方向驶过刘江身边,由于这两辆车之间相距4个单位,车速相等,所以各驶过2个单位,而刘江则走过1个单位,这表明车速是刘江的2倍,于是汽车6(=12÷2)分钟驶过1个单位,即每6分钟发一辆车。

例4、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与一个步行人同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

答案:20÷10×3=6,所以骑车人20分钟所走距离是步行人的6倍,多出5倍,也是汽车在20-10=10分钟内所行距离是步行人的5倍。所以两辆汽车(即步行人与身后第一辆车)的间隔是步行人10分钟所走距离的5-1=4倍,汽车10分钟行5个间隔,行4个间隔用 10÷5×4=8分钟,即每8分钟发一辆车。

2

例5、 两只蚂蚁在相距300厘米的甲乙两地分别以每秒22厘米和28厘米的速度同时同向爬行。它们爬行1秒、3秒、5秒……(连续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了多少秒?

答案:如果蚂蚁都不调头,相遇需300÷(22+26)=6(秒)。蚂蚁先向前爬1秒,再向后爬3秒;然后向前爬5秒,再向后爬7秒;然后向前爬9秒,再向后爬11秒。即由出发点向后爬了11-9+7-5+3-1=6(秒)。因此再调头爬6+6=12(秒),两只蚂蚁相遇,这时已经爬了1+3+5+7+9+12=37(秒)。

例6、长途汽车在甲、乙两地之间行驶,每辆车经4小时行完全程。从上午6点开始,每隔1小时从甲、乙两站同时发出一辆长途汽车,最后一班在下午四点发出。那么从甲站发车的司机在途中最多能看到几辆驶来的同路线车?最少能看到几辆?

答案:甲、乙之间可以分为4段,每段车用1小时。中间的3个分点依次记为丙、丁、戊。甲站的最后一班车在下午4点发出,这时乙站在12点发出的车刚好到甲站。所以在途中,甲站发的末班车只见到乙站发出的4辆车,它们分别在下午1、2、3、4点发出。同理,甲站的头班车在途中也只见到4辆乙站发的车。其他班次的车在途中都至少见到5辆车,并且上午10点发的车,在途中见到7辆车,即由乙班在上午7、8、9、10、11、12点及下午1点发出的车(出站时刚好见到乙站的头班车,进站时刚好见到乙站下午2点发的车)。甲站上午11,12点及下午1点发的车,在途中也各见到7辆车,其他班次在途中见到的少于7辆。因此,在途中最多见到7辆车,最少见到4辆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