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技术交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dy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技术交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102e8b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2

精品文档

02-17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技术交底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J53-9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2.1.3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粗径0.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2.1.4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作业条件:

2.2.1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钢筋办完隐检手续。

2.2.4构造柱、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2.2.5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 3.2混凝土搅拌:

3.2.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检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3.2.6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3.2.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 3.2.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3混凝土运输:

3.3.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3.3.2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

3.4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

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4.2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

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4.3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

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3.4.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3.4.5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3.4.6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3.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6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

4、质量标准

要求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4.1砼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4.1.1主控项目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上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4)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4.1.2一般项目

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4)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5)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4.2、砼施工工程 4.2.1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OO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水泥、掺合料 粗、细骨料 允许偏差 ±2% +3% 3

3

3

4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