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 - 2016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 - 2016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30f56b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6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题(文

科)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考 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 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计30分)

1.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在某时刻物体的速度v和合外力F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F

F A

v

B

v

C v F

D

2

F v

3

2. 设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T/R=K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

A.只与恒星有关 B.与恒星和行星均有关 C.只与行星有关 D.与恒星和行星的速度有关

3.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以下各物理量中 不发生 变化的是 A. 线速度 B. 向心力 C. 周期 D. 向心加速度

4. 在水平路面上转弯的汽车,所受向心力是 A. 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B.静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牵引力的合力

5. 建造在公路上的桥梁大多是拱形桥,较少是水平桥,更没有凹形桥,其主要原因是 A.为了节省建筑材料,以减少建桥成本

B.汽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凹形桥时对桥面的压力要比水平或拱形桥压力大,故凹形桥易损坏 C.可能是建造凹形桥技术上特别困难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B、C三点,这三点所在半径rA>rB=rC,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A、aB、aC的关系是

1

A. aA=aB=aC B. aC>aA>aB C. aCaC

A ??C ???B

7. 如图所示,以9.8m/s的水平初速度v0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可知物体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233s B.s

33C.3s D.2s

A.

8.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C.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的受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也有可能做直线运动

9. 木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那么木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的大小是 A.恒定不变的 B.近日点大、远日点小 C.近日点小,远日点大 D.无法判定

10. 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哪种情况中乙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较大 A.它们的线速度相等,乙的半径小 B.它们的周期相等,甲的半径大 C.它们的角速度相等,乙的线速度小

D.它们的线速度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甲与圆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比乙的大

二、填空题(每题2分,计20分)

11. 火车转弯时实际是在做__________,转弯处外轨________内轨,若铁轨不受轮缘的挤压, 则此时向心力完全由____________提供, 此时行车是安全的.

12. 汽车过拱桥的最高点时, 汽车对桥的压力_________汽车的重量; 而且, 汽车的速度越大,汽车对桥的压力_________.

13.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是_________,在轨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中最快的速度是

2

_________

14.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__________, 引力的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____________成正比, 与它们之间__________的二次方成反比.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7 C 2 A 8 C 3 C 9 B 4 B 10 A 5 B 6 C 三、计算题(

每题10分,计20分)

15. 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0.95倍,质量为地球的0.82倍,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休加速度是多大?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 km/s

16. 质量为2.0×10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4×10N.汽车经过半径为50m的弯路时,如果车速达到72km/h,这辆车会不会发生侧滑?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 圆周运动 , 高于 , 重力和支持力合力 12. 小于 , 越小 13. 7.9 km/s , 7.9 km/s

14. 相互吸引 , 质量的乘积, 距离

三、计算题(每题10分,计20分) 15、8.9m/s 7.3 km/s 16、会

3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