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比较(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小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比较(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f95ea62f242336c1eb95ecb

【提示】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下,其入账价值的确定是不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以合同价为入账价值,不考虑公允价或折现价值。

?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装完成后再转入“固定资产”。

?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支出(含相关的借款费用)构成。小企业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形成的产品、副产品或试车收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提示】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在建工程转固是以竣工决算为标准的,而不是企业会计准则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标准。减轻了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职业判断要求。

?(1)自营工程

①自营工程领用工程物资,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工程物资”科目。 ②在建工程应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③在建工程使用本企业的产品或商品,应当按照成本,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库存商品”科目。同时,按照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提示】如果该小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建造的固定资产为增值税可抵扣的项目,则领用企业产品时,也无须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

? ④新准则首次明确规定了小企业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形成的产品、副产品或试车收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形成的产品或者副产品对外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的,借记“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在建工程”。

⑤新准则补充规定:在建工程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日应当根据借款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利息费用,在应付利息日,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等科目。

⑥自营工程办理竣工决算,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 ? (2)出包工程

①出包工程,按照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结算的工程价款,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等科目。

②工程完工收到承包单位提供的账单,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

3.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

而原制度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其成本。 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确定。 ? 借: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 贷:长期应付款

? 5.盘盈固定资产

盘盈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同类或者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扣除按照该项固定资产新旧程度估计的折旧后的余额确定。 ? 借:固定资产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 ?(二)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1.固定资产折旧

小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不得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小企业按月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小企业应当按照年限平均法(即直线法,下同)计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可见,新准则取消了计提折旧的工作量法。 ? 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新准则规定后续支出是否资本化取决于是否属于改建支出,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简化操作。

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是指改变房屋或者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年限等发生的支出。

(1)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① 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日常修理费, ?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 贷:银行存款等

②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 借:长期待摊费用 ? 贷:银行存款

(2)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但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和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建支出应当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三)固定资产的处置

处置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和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1.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投资等 (1)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 累计折旧

? 贷: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出售

借:固定资产清理 ? 贷:银行存款

? 应交税费(其他相关税费)

(3)固定资产清理的净损益的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 贷:固定资产清理 或借:固定资产清理

?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 ?2.盘亏的固定资产

小企业盘亏固定资产发生的损失,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累计折旧 ? 贷:固定资产 ? 借:营业外支出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四、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小企业(农、林、牧、渔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 第三十六条: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

(一)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购买价款和相关税费确定。 (二)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2.自行繁殖的产畜和役畜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前款所称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

第三十七条: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小企业(农、林、牧、渔业)应当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并考虑税法的规定,合理确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小企业(农、林、牧、渔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下月起按月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小企业会计准则》新增设了“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科目,用来核算小企业(农、林、牧、渔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成本)和小企业(农、林、牧、渔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

具体的核算见第一节流动资产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处。

五、无形资产

?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是指小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小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等。

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处理。外购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 ? (二)小企业无形资产的计量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小企业应当设置“无形资产”科目和“累计摊销”科目对无形资产及其摊销进行核算。 1、外购无形资产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相关的其他支出(含相关的借款费用)。

? 借:无形资产

? 贷: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评估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 3、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成本,由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含相关的借款费用)构成。

发生支出时 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研发支出 借:管理费用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4、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应当在其使用寿命内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根据其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开始至停止使用或出售时止。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10年。

【提示】小企业不存在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如果不能可靠估计,则强制要求按照至少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此外,小企业的无形资产摊销只能采用“直线法”,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

小企业按月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受益对象,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 5、无形资产的处置

处置无形资产,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相关税费等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借:银行存款等 累计摊销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 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也可能是借记“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

六、长期待摊费用?

小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小企业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