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f92a06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f7

比知识你海纳百川,比能力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心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沛,综上所述,高考这场比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利。限时训练

选题细目表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 题号及难度 1(易) 2(中) 3(中) 6(易) 7(中) 9(中) 10(中) 12(中) 13(中) 14(中) 15(中) 1(易) 4(易) 5(中) 6(易) 10(中) 13(中) 15(中) 8(易) 10(中) 11(中) 9(中) 10(中) 12(中) 13(中) 14(中) 15(中) 群落的演替 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 综合提升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6·太原五中模拟)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可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C.不同的群落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玉米或竹子高矮不齐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A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能保持动态平衡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错误;玉米或竹子属于种群,未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答案:A

2.(2017·潍坊调研)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叫作群落的丰富度

B.由于种群没有空间特征,所以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种群呈镶嵌分布

C.不同种群间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作生殖隔离

D.群落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信息传递或者共同进化 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A错误;种群具有空间特征,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导致在群落的水平结构上种群呈镶嵌分布,B错误;生殖隔离即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C错误;群落中两个种群之间通过捕食等相互作用关系可实现信息传递或者共同进化,D正确。

答案:D

3.下图表示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种蝙蝠对夜间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棕蝙蝠活动能力强,更适于长时间夜间活动

C.三种蝙蝠活动时间存在重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解析:由题图知,三种蝙蝠对夜间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棕蝙蝠活动能力强,但持续时间较短,B错误;从活动时间上看,三种蝙蝠的活动时间重叠,可能捕食的是同一种昆虫,彼此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C正确;蝙蝠的夜间觅食是躲避天敌的有效措施,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D正确。

答案:B

4.(2016·莱芜一中一模)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解析: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B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错误;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然发生微小的变化,D错误。

答案:B

5.(2016·衡阳一模)将一荒地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该地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果园中果树生长整齐,但该群落也有垂直结构

B.将荒地建成果园,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若各种昆虫之间的竞争、捕食等关系发生了变化,对果树的产量没有影响

解析:一荒地被改建成(复合种植的)果园后,若以果树为食的农业害虫的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会使果树的产量增加,或者利用捕食关系,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由此推得D项错误。

答案:D

6.(2016·佛山二模)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稻田中水稻长势无高矮差异,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人类活动决定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沙丘、火灾后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解析: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群落都有垂直结构,B错;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错;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D错。

答案:A

7.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甲 图乙 图丙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图乙中b生物对a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解析:题图甲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图,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此关系;题图乙是捕食关系图,b生物与a生物共同进化;据图分析,题图甲是“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题图乙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题图丙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题图丙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都会存在,后期因消失了一种,X种内斗争会加剧。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