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育间伐作业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抚育间伐作业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dce82c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f

八、其它注意事项

对幼树、幼苗一般进行移植处理;对珍稀植物保护性移植;对古树名木加强保护。

九、伐区生产工艺流程 1、生产工艺确定的原则:

(1)尽量简化工序,缩短工艺流程,并有利于生产连续性和充分利用资源; (2)尽量使用作业机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3)方便生产管理,减少木材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当地实际,选择伐区生产工艺流程为:采伐→打枝→造材→人力集材→人力归楞(或现地销售)。

2、采伐机械的选择

对坡度不大、胸径大的林木采用机械作业,主要用油锯伐木、打枝、造材;对坡度陡,胸径小的林木采用手工作业,主要工具采用砍斧、油锯伐木、打枝、造材。集材、装车等工序以手工工具为主。

3、劳动组合:油锯采伐4人一组,手工采伐5人一组。 4、注意事项

(1)林木采伐尽可能齐地面砍伐,伐桩高度按我省采伐更新规程规定,“胸径40cm以上者,伐桩高度不超过10cm;胸径40cm以下者,伐桩高度不超过5cm”,树根可以保留在施工区,以减少水土流失量;

(2)严禁超限采伐林木(蓄积); (3)注意保护采伐边界外的林木;

(4)杜绝因采伐施工而带来的森林火灾隐患;

(5)采伐时严禁上下坡同时作业,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5、集材方式选择以人力集材为主,采用人力串坡方式集材。

6、劳动组合组合5人一组。 7、木材运输

项目建设区内交通道路较好,就近向附近村民销售木材如有剩余,以机动车辆运输搬运贮存或外地销售。

8、伐区剩余物的清理

伐区剩余物的清理是指对木材生产中产生的各类梢、枝等进行清运。采伐lm3经济材就有伐区剩余物0.58m,采伐量为 m,该工程的伐区剩余物约为 m3,可作为当地居民的烧材,否则将剩余物运到伐区外的适当位置深埋处理,避免污染环境,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9、需工量

根据外业调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生产任务量,计算伐区生产总需工量为 个工日。详见表4-2。

当地劳动力较为充足,伐区生产所需劳动力全部由当地提供。 十、项目区采伐林木成本及效益概算 (1)项目区采伐成本

该项目区的采伐成本只有木材生产成本,各分项成本详见表5-1:项目采伐成本汇总表,概算表见表5-2:木材生产成本概算表。

(2)木材生产成本

据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和当地劳务费标准及物价指数推算,每1m3木材生产成本为280.0元。其中:伐区生产成 本170.0元,木材销售税费90.0元,经营成本及其它20.0元。

各类需工量概算一览表

3

3

表4-2 单位:工日/m、工日/t、工日/ hm

32

项 目 采伐规模 需工量概算 采伐 归楞、集运 剩余物清理 计 定额 需工量 定额 需工量 定额 需工量 木材生产 1 1.5 0.3 2灌木林地采伐 经济林移植 2总计 备注:经济林移植需工量按300工日/hm计算,灌木林采伐120工日/hm 项目区采伐成本汇总表

表5-1 单位:元

项 目 工 程 量 经营成木材销售税费 伐 区 总成本 本 生产成本 计 育林基金 更改基金 及其它 总 计 木材生产 生产木材 本项目木材生产出材量 ,成本 元,其中伐区生产成本 元,占 %;税费 元,占 %;经营成本及其它 元,占 %。木材生产成本详见表5-2。

(3)效益概算

采伐总收入:生产木材 ,每1m3按综合价格550元计算,收入 元( ×550元/m3元),伐区生产成本 元(仅为木材生产成本),除去税费和经营成本 元,纯利润 元。

木材生产成本概算表

表5-2 单位:元

序号 一 1 2 3 二 1 2 三 四 成本项目 伐区成本 采伐 集运和装车 伐区清理 销售税费 育林基金 更改基金 经营成本及其它 合计 木材(元/m) 成本(元) 170 50 100 20 90 54 36 20 280 3备注 按木材综合价格550元/m计算 按销售价格的12%提取 按销售价格的8%提取 生产木材 m 33木材生产可提取基金 元,其中育林基金 元,更改基金 元。 经营成本及其它 元。 十一、综合评价 (1)经济效益

生产木材 m3,实现销售收入 元,扣除成本和税费,纯利润 元。生产成本中除少数原材料外,大部分为民工劳务收入,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提取育林基金 元,更改基金 元,以作为林业生产及管护的相关资金。

(2)生态效益分析

本次采伐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是客观现实的,对局部小区域的生态平衡有一定负作用。鉴于采伐区林木生长受限,生态效益难以发挥,对此区域公益林的改造应为合理。同时,采伐林地的面积小,采伐的林木数量较少,并且在采伐过程中通过合理布局伐区、严格控制采伐方式,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把森林采伐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对破坏的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