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a5395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c

在计数活动中逐步理解并掌握计数法的,本单元只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首先借用小方块重温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新认识10个百是千,感受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然后扩展学生已有的数位知识,在计数器上显示数位在计数时的位置顺序,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算珠,分析数的组成和读、写数的活动体会计数的基本方法;第15页第4题和第23页第3题通过比较各个数位上的“3”、指出各个数位上的“5”表示多少,使学生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具体数值,感受到计数法的“位值”。

函数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小学数学中对学生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是利用他们熟悉的事情,通过展示事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让学生从中发现变化规律的渠道进行的。如第10页第7题,通过填表,学生从中看到在一共要走900米的前提下,已经走的米数越多还要走的米数就越少,从而受到函数思想的熏陶。还有找规律填表的题目:做的时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的时间充分一点,不要急于求成。

5、根据本单元特点对本单元教学做个提示:

(1)重视数数、把握数数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①解决数序问题,借助计数器掌握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顺序。

②体会满十进一、解决数到9以后拐弯的问题。 ③要解决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法问题。

④引导学生体会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值是不同的。

(2)比较数的大小教学提示:

①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并注意方法的优化。 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多次接触过这样的问题。所以,教材没有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例如教材的例题、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比较312和285这两个数:学生只能有两种想法:第一种方法:学生是凭数感加上自己的理解:第二种想法是上升到自己的抽象出方法来的。教学时,让学生自己说,最后引导学生上升到第二层次,注意方法的优化.

②要把比较数的大小的各种情况进行整合、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比数位,如:135()93。第二种是数位相同比最高位(百位),如:312()285。第三种是百位相同比十位,如:293()287。第四种是百位十位相

同比个位,如:387()383。例题说完后,要把这四类题放在一起整合,让学生系统的进行练习。 五、案例点击:

【教学片断1】

师:(出示空白计数器)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计数器。

师:对,计数器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伙伴,我们常常用它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看看,这个计数器缺了什么?

生:缺了“个、十、百、千”。

师:“个、十、百、千”这四个计数单位是怎样排列的呢? 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逐个出示四个计数单位。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四个数位按顺序记住它们,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教学片断2】 拨数游戏:

根据老师报的数在计数器上拨数:1、10、100、1000 拨完说一说,四个数各是怎么拨的。

拨完比较:四个数珠子位置拨的不一样,珠子个数却一样。

总结出:1个珠子拨在不同数位表示大小就不一样,让学生说说拨在个位、十位——各表示多少。

第三单元 分米和毫米

一、知识梳理

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在三年级下册学生还将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学习用千米作单位描述公路、铁路及河流的长度,描述常见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可见,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

从量与计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宽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等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积累经验,打好基础。教学分米和毫米要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要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要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教材细读

结合教材编排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确的概念。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活动体会。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1)在引出分米时,出示了一个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的文具盒,告诉学生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这样引出新的单位分米,能让学生知道表示文具盒的长、宽各多少,除了用厘米作单位还能用分米作单位,同时还知道1分米比1厘米大(10厘米才是1分米)。但是由于学生的文具盒大小不一,因此这里不必组织学生实际测量,可以利用直观图标出数据引出分米。在引出毫米时,用直尺量数学书的厚,发现不到1厘米。比1厘米小的长度怎样表示呢?需要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2) 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直尺是度量长度的工具,尺上的刻度比较准确。因此,通过看直尺上的1分米和1毫米能让学生准确地感知它们的实际长度。在看直尺上的1分米时,1分米的长度除了可以从刻度0到刻度10,也可以从刻度1到刻度11,从刻度2到刻度12……要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此有所认识。还要求学生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再次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画出1分米的线段后,一要让学生说说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二要让同桌交换量一量,以检查画得是否正确。在看直尺上的1毫米时,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感知1毫米是很短的。

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

(3) 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在直尺上感知1分米和1毫米固然准确,但往往不牢固,离开了直尺或间隔了一段时间,首次感知的印象会淡忘。因此,教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通过说可以有两点收获:一是反馈、检查学生在直尺上的首次感知是否有效,可以从他们说的物体是不是大约长1分米看出来。二是借助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自己找到的物体帮助长时记忆1分米是多长,以后在回忆1分米有多长或判断其他物体的长是不是大约1分米时,可以把熟悉的物体的长作为参照。1毫米是很短的,让学生寻找长1毫米的物体比寻找1分米的物体难。教材列举了一些实例,如1分硬币、银行卡或电话卡、10张纸叠在一起的厚度都大约1毫米,让学生知道1毫米的物体还是比较多的。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带一些这样的实物,让学生实际感受1毫米的长度。然后改变问题的提法,不是问学生“哪些物体的长或厚是1毫米”,而是问“哪些东西的长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凡是比较短的、薄的,不到1厘米的物体的长或厚,如米尺的厚度、蚂蚁的身长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显然,后面的问题容易回答。

(4) 用手势比画1分米和1毫米。学生进行了观察直尺、寻找实物等感知长度的活动,这些感知对象的共同特点是长1分米或长1毫米。用手势比画1分米和1毫米,是建立相关概念的活动。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用手势比画,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上的共同特征——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来,这样的动作拉动了思维就是形成概念。学生在用手势比画时,还可以经历“比画—在尺上验证—修正比画—再验证……”的过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渐做到尽可能地准确。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画1分米、1毫米后,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便于他们随时进行估测。

2

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可以应用于单位间的换算。本单元只进行比较简单的换算,只限于相邻的两个单位,而且都是单名数之间的换算。教材结合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单位间的换算,大致分两步教学。

第一步孕伏换算。第27页第2题看图说出橡皮的长是多少毫米,在图上能看到橡皮的一端对齐了直尺的“0”刻度,另一端对齐着直